第255章 三水之战(四)
第255章三水之战
项羽大本营虽然设在莒县,但并不是全无动作。他将军队分为三部,龙且带领一部,攻占即墨,钟离眛带领一部围困临淄城。也只有项羽亲自率领着的一部在莒县中修养。
一月后,传来消息,龙且攻克即墨城,即墨城破后,随即遭到屠戮,龙且以此举向齐国百姓宣布,凡是对抗西楚的,都是这般下场。
项羽在齐地屯驻,所需钱粮甚巨,从彭城往来运输困难,项羽令龙且攻克即墨,也有筹措军粮的考虑因素。
在屠戮即墨之后,齐地百姓无不振恐。龙且在胶东散布军卒到齐国乡里,逼迫齐人交出自己的储粮,甚至连春季播种的谷物也要上交。交完了粮食,乡里还要组织人手,将粮食运输到莒县去。
范增建议项羽屯兵即墨,如此也能减轻齐地百姓输运之苦,却被项羽笑道:“亚父何以重齐民而轻楚民呢?我大军上有大部粮草从彭城运来,若是去往即墨,岂不是劳累西楚百姓了吗?”遂不与采纳。
如此,整个胶东郡满路都是押运粮草的百姓与监视运粮的楚兵。
齐国百姓无不对项羽所代表的西楚恨之入骨,不断有人反抗,但反抗的代价便是遭受更严重的报复。龙且甚至为此制定政策,一里有人反抗,全里处死。
最后是整个里的反抗。但龙且屯兵即墨城外,控制了胶水,齐地百姓不能西行,只能往东逃,龙且便派遣麾下楼烦骑兵往西去,只要将逃跑的齐人尽数杀死即可。
这些楼烦骑兵并不紧追这些逃难的齐国百姓,只是驱马慢赶。
珂兰是楼烦小队的队长,统帅六十名楼烦骑兵。此时,他正与其他几个小队配合,负责追赶往东逃窜的齐国黄县百姓。
他不明白这些齐国人往东逃跑有何意义。各个楼烦小队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要缓慢往东驱赶这些百姓,将这些不知所谓的人赶下海去,那将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渐渐的有其他逃跑的齐国百姓汇合,同时楼烦骑兵小队也加入这场狩猎之中,仿佛群狼追逐着羊群。十个楼烦小队,将数千逃亡的齐国百姓赶到了海岸边。
楼烦骑兵拿出干粮咀嚼着,他们等着欣赏这些逃难百姓的跳海演出。
珂兰看到这些齐国百姓纷纷走到海滩之上。海平面一片晦暗。齐地百姓跪在了海岸上,似乎在祈求某个神明的保佑。
看到这一幕,珂兰嗤笑了一声。
有骑兵小队长道:“他们到底跳海还是不跳海?实在不行,我们可以送他们一程!将他们赶下海去。莫耽误了回去复命的时间。”
就在珂兰等十名小队长商量出了结果,若是天太阳下山之前,这些逃难的齐国百姓还在岸上犹犹豫豫,就莫怪他们不留情面了。
众楼烦骑兵又等待了一段时间,却见到一支舰队从海面而来。上面的旗帜赫然是刘字。
珂兰瞳孔微缩,喊道:“是辽东的舰队!大王一直等待与之决战的人,终于来了。”
随着珂兰的一声喊叫,众楼烦骑兵小队都朝海面望去,只见到海面之上至少有上百船只,不久,一部分商船靠岸,从上面下来一批黑甲的士兵,手持gōngnǔ、长矛、长戟。
珂兰道:“快走!通报大王,辽东王已经在黄县登陆!”
这十个楼烦骑兵小队本来没有领袖,珂兰的话一出,有认为对的,也有不愿听从的。
其中一个楼烦骑兵小队长道:“珂兰也太脓包了,若让辽东王接走这些逃难的齐国百姓,如何回去向龙且将军复命!”说罢踢着马肚,带领自己的队伍冲向逃难的齐国百姓。
又陆续有三、四个骑兵小队被其行为鼓舞,也随着一起冲锋。
逃难的齐国百姓四散而逃,被这些楼烦骑兵杀死踏死着数十人,但同时楼烦骑兵也暴露在了上岸士兵gōngnǔ的射程之下。
这些楼烦骑兵血气上涌之下,竟是冲向上岸的敌方gōngnǔ手。
上岸的gōngnǔ手见到楼烦骑兵冲来,当下不慌不忙,抬起弩机,对着冲上来的楼烦骑兵射出了弩箭,骏马中箭哀鸣,一个个楼烦骑兵倒下马去。
gōngnǔ手放出了弩箭之后,随即向后退去,长矛手上前,一排长矛尾端顶在地面之上,像是竖起一道带刺的扎拦,当楼烦骑兵冲来,随即长矛向前一刺,将马上的楼烦骑士刺下马来。戟手随即上前补刀。
这样的作战方式,已经不需要吩咐,而是成为了一种本能。
奔在后面的楼烦骑兵看到势头不对,开始撤退,可gōngnǔ手已经再次上好了弩箭,奔向前面,对着逃跑的楼烦骑兵射击,这次,他们瞄准的是马上的骑士。
一波箭雨之下,妄想逃跑的楼烦骑士随即坠马。失去了主人的马在海滩之上因为惊慌四处乱窜。
珂兰站在远处,眼睁睁看着冲向岸边的五小队楼烦骑兵精锐死在了登岸士兵的手中。
如果说珂兰之前对这支打着辽东王旗帜的舰队还有什么怀疑的话,现在都已经烟消云散了,他听闻辽东王崇尚秦兵训练方法,这种有条不紊的作战方式,不正是秦军所擅长的吗?
“还愣着做什么?大家是要留在这里等死吗?”珂兰也不等别的骑兵小队如何作想,自己率先调转马头,如果还有想要送死的人,就尽管去吧,他珂兰就不奉陪了。
众楼烦骑兵小队见珂兰撤兵,当下也调转马头,逃离了黄县海滩。
随着更多的船只靠岸,一艘巨型的楼船旗舰也靠岸了。所有靠岸的士兵也都涌向这年,在楼船下船阶梯处,站成两列,维持秩序。
齐国逃难百姓当下都涌向旗舰附近,跪在地上,向将要下船的“辽东王”磕头,感谢全命之恩。
辽东王之名,齐地百姓也有听闻,传闻那是一个俊秀的青年指挥天才,可从旗舰之上,下来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留着山羊胡须,穿着大秦武将的黑甲,随行中隐隐以他为首。
在齐国百姓看来,这应该就是辽东王了,传闻有时会失真到可笑的程度,年龄的偏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一个二十多岁的辽东王,与一个四五十岁的辽东王,自是后一个选择更为真实。
齐地逃难百姓一起山呼:“感谢辽东王大恩大德,辽东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