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县合讨贼(下)

在馆驿休息了整整一天,二十五日一早,高俊一行人好好梳洗了一番,参加韵娘三人的葬仪。

所谓的葬仪,其实是在妫川县义寮进行的火葬,这是专门为无主、无力安葬的人准备的场所,由本县的公廨、富户、寺庙共同出资维持。

“女尸一具,讳林韵娘,年二十,无力安葬……”刘马三详细记下了韵娘的情况。“诸位,如果果真无力安葬,那就把尸体搬到尸台上去吧。”

“尸台?”

所谓尸台,是用木头搭建的高台,放在郊外,一般的无主尸体撒上石灰后直接放在台上,避免蛇鼠噬咬,任其自然腐烂。

听到刘马三的解释,高俊急忙问:“那有没有好一点的安葬方式?”

“那就要花点钱了,义寮里面也有不少骨灰坛、薄皮棺材,火化后放在本县法岩寺也不错,也可以在郊外找地方埋了。”刘马三侃侃而谈,还带高俊看了一下棺材和坛子。

“好吧,我们出钱,火葬后安放法岩寺之中。”高俊二人和小冷、陆娘商量了一下,做出了决定。

“嗯——三人合葬,骨灰坛半贯、烧埋半贯,都要足陌。法岩寺诸僧还请诸位自行打点。”刘马三报了价。

“这么贵?”高俊心里一揪,望向何志也,何志也也苦笑着摇摇头,两个人穿越过来就是逃兵,哪里有钱啊。

“奴等还有些身家。”陆娘等人大约凑出来半贯钱,也只够买个骨灰坛的,高俊捏着一枚崭新的“明昌通宝”,顿时明白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是什么概念。

“小冷等人在这里?”门口传来一个健朗的声音,原来是蒲察阿虎,他今天没穿中都武卫军的赭黄服色,而是青色圆领袍,鹿皮靴,没戴幞头,这一身传统汉服,加上脑袋后面的两根辫子,让高俊从心底生出“沐猴而冠”四个字来。

“这是怎么了?”蒲察阿虎看着面色不郁的几人,有些奇怪。“高俊,你这厮做什么花样?”

“义寮里面,说话注意些。”高俊对这个曾经打过自己一鞭子的女真公子哥儿可没什么好感,干脆不回答。

“你!”蒲察阿虎瞄了一眼小冷的神情,就要对高俊发火。

“郎君,我等是在为小冷的义姐办葬仪。”陆娘急忙躬身下拜。

“小冷的义姐?”蒲察阿虎小小的吃了一惊,即刻转身安慰小冷。

“不想姑娘遭遇这样的事,某贸然打搅,十分惭愧。”蒲察阿虎先是道歉,然后又挺直腰杆,故意清了清嗓子。

“这义寮主事是谁啊?”

“是在下。”刘马三凑了上去,心想这位爷看上去应该拿得出钱。

“这位姑娘的义姐,装殓所需多少?”

“骨灰坛半贯、烧埋半贯。”

“寒酸了。要我看,虽说早年去世富薄,经不起盛殓厚葬,但也不能太将就,你且去打三个好些的棺材,请人写个牌子,请几个吹鼓手,还要烧埋的纸钱、香烛。喏,这个。”蒲察阿虎从腰间掏出一块白花花的东西,扔到刘马三手里,刘马三定睛一看,嘴张的老大。原来蒲察阿虎扔出来的是一块二两的银铤“泰和重宝”。

“这,郎君,咱这里是义寮,您这,这当不起啊。”

“就当是你的跑腿钱了!”阿虎挥挥手,示意刘马三赶紧去办。

丧事办得很顺利,法岩寺的维那得知对方是中都武卫军的人之后态度万分殷勤,派了两个具结僧人,领两个小沙弥来念经超度,牌位也放进了寺中,蒲察阿虎谢绝了主持的邀请,看着韵娘入殓。

韵娘三人被被合葬在郊外的一座小山坡下,坟包小小的,没有任何标记,只有旁边一株小小的梅花。一群人在墓前默默无言。

回来时已经夕阳西下,蒲察阿虎故意和小冷、陆娘等人走在前面,高俊和何志也落在后面。深夜,馆驿里梦境正沉,高俊披着件单衣,坐在馆驿院子的台阶上。13世纪的夜空无比清爽,院子里一片清辉。

“吱——”门轻轻地被推开了,何志也从屋内走了出来,径直坐到高俊边上。

“你心里难受吧?”何志也问。

“志也,你以前说,愿意为了别人的利益动一下的人很少见,我想韵娘就是这么一个人。”

“可是她却,却不这么认为,自轻自贱,觉得自己……”何志也感觉眼眶发热,连忙偏过头去,不想让高俊看到。

“志也,无论她自己怎么想,我们会记得她。”

“高俊,你记得过来吗?天下像韵娘这样的女人不知有多少,被完颜宣这种狗贼欺压的百姓又有多少?自从唐末乱世,天下板荡,辽占据燕云,金占据中原,过些年蒙古又要席卷华夏,到那时流离失所,无辜惨死的百姓又有多少?”何志也的声音高了起来。“高俊,你记不完。”

高俊没有立刻答话,他遥望着天上的群星,每一颗都是浓重夜空的一点凿痕,孤孤零零,几颗微弱光芒的星星连成了一条线,那是一条跳跃着、波动着、变化着的线,无数条线凝聚成了光芒璀璨的星河,一直绵延到视力所不能及的远方。

高俊深呼吸了一口,这阴冷的空气摩擦着,让他心头冒出了火,他站起来,走到院子中间,站在星河之下。

何志也跟了上来,他似乎明白了高俊的决心。

“我们改变他,我们改变这个世道!”

两个青年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第二日,高俊二人也知道住在馆驿不合适,主动要求去见那位术甲通十人长,立刻在县公廨得到接待。

令二人没想到的是,术甲通看上去不像是个军官,倒是很温和儒雅,他三十多岁,面色白皙,穿着赭黄袍子,乌靴,腰间有精致的小刀和香囊,戴着软脚幞头,稍微留了点胡子,看上去很像是读书人。

没有像蒲察阿虎那样显摆自己的威风,甚至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高俊和何志也是逃兵一样,他仔细地询问了那天在到妫川的道路上发生的一切,尤其是袭击者的人数、武器、战术等等。另外,还尤其询问了僧虔与白六的对话。

“挖心剖腹?那未必会马上动手啊,是要挑个日子的。”术甲通沉吟着。

片刻之后,他又恢复了常态,随便又问了些东西,之后,他才半正式的问了一句“两位愿意先帮我剿灭这股贼人吗?”

高俊清楚自己没有拒绝的资格,他学着这个时代的人施礼。

“某等愿往。”

校场上烟尘冲天,妫川和大部分金代县城一样,有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县公廨在中间,左右两边分别是县学和校场,很有点文武相济的意思。高俊二人回答完问题,直接就被县里的公使送到校场来,之后就扔在这里不管了。看着正在整顿的弓手、保甲,两个人在场边感到浑身不自在。

沉下心来,高俊开始关注场上的形势,马匹早就被行省征发一空,故而校场上的近百人里只有步兵,其中一部分穿着黑色的单夹袄,是由县里开支养活的弓手、土兵,另外的都是穿着普通农民的短衫,个个面色黧黑,想必也都是种田的把式,两伙人都是闹哄哄,按照各自来的地方分成三五个大大小小的人群,围在一起谈笑怒骂,一点没有操练的意思。

但就在这群人当中,高俊明显的注意到一队人马与众不同,他们虽然也是装容不齐,武器各异,但是好歹大致站成了一个有点抽象的方阵,而且和其他队伍的喧哗相比,这群人安静多了,虽然也有些嬉笑,但基本上是在听一个暗红色短衣的头领训话。

高俊忍不住凑上前去,这群人大约有三十号人,拿的武器七七八八,大多是木枪,将将近五尺长木杆的两头削尖烤硬,就做成了一把木枪,此外就是弓箭,都是木弓、竹箭,大约有七八张,在这些粗陋的武器当中,倒是有几把长枪看上去非常精致,明显是军队货,不是村头铁匠的手艺。这类长枪分为两种,高俊凑的更近了,想要看清。

“郎君喜欢长枪?”一个声音在耳后响起,高俊赶忙回头。那是一个身材极为魁梧的大汉,按着腰刀、拄着长枪,他的声音不高,平稳有力,中气十足,一说话,周围立马安静下来。

高俊心知这便是这支人马的首领了,躬身回复:“在下其实不懂长枪。”

“哈,你看,这是长枪刃的枪,各地的巡检、土兵、德顺军喜欢使用,南家也喜欢这种大刃长枪,有许多种类,咱们这种叫鸦项枪;而这种短枪刃的,大多是猛安谋克子弟们用的。枪刃较大,杀伤就强,但是小刃枪使枪头变得轻巧许多,便于及时拔出。”那大汉给高俊指点起来,枪手们哈哈大笑起来,还有几位把手里的长枪比划了一下。

高俊听得心里颇为佩服。再次行礼。“在下高俊,山东移马河猛安押剌谋克人士,请教阁下大名。”

“某叫靖安民,就是咱德兴府人,德兴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