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军大呼阴山动(上)
“唐日月,舜山川,周礼乐,汉衣冠。”
——文人刘昂吹捧金朝的统治
在高俊与撒察别乞对战的同时,潘正领着仅有的20名军兵,护送五千百姓绕道燕山,前往青白口。
“叔叔,高叔叔他们怎么了?”潘正抱着敏丫头,小心的避免碰到她的右臂,小姑娘双手环着潘正的脖子,眼泪汪汪的问他。
“没事,高俊叔叔要为你姐姐报仇呢。”潘正仔细看着周围的山势,估计着天黑之前能走到哪里。军兵背起了大部分包裹,百姓们各自扶老携幼,互相绝不抛弃。
“等他回来,我就带他去吃果子,山里面有桑葚,可好吃啦。”敏丫头含糊的说:“吃了桑葚,还可以在山里挖山参和五加子,吃了这些东西,什么疲劳都没有了。可是现在是秋天,没有这些东西,但是有野兔,我姐姐教过我怎么抓野兔……”敏丫头突然把头埋进高俊的肩膀,潘正知道她在哭。
“郎君,交给我吧。”白卉从后面追上来,要从潘正手里接过敏丫头。
“不用,山路不好走。”潘正有点腼腆的笑了,微微低下头。
“潘郎君是统率军兵,护送数千人的将军,怎么能做这等扭捏姿态呢?”白卉爽朗的笑了,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非常好看。潘正突然感觉心脏狂跳,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潘郎君别见怪,我们绣工都是野惯了的人,说话没什么顾忌。”白卉呵呵笑着,看着面色赧红的潘正,好像这个年轻郎君非常有趣一样。
潘正只感觉这个唐突的女孩子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让他瞬间没有了力量,只感到自惭形秽,在绞尽脑汁之后,憋出来一句“我只是个贴军,不是将军。”
“我在胡说什么东西!”刚刚出口,潘正心里就后悔了,他稍稍侧脸看白卉,希望她不要介意。
“啊?”白卉有点惊讶,随即脸颊上旋起两个酒窝。“那潘郎君可要抓紧了,眼下正是大丈夫效命疆场的时候。”
“是,是。”潘正感觉自己快变成傻子了,暗想昨天抓邰乐的时候怎么没注意到这个姑娘呢。
潘正带着一众人一直走到第二天中午才到达青白口,而血战一场的高俊所部当天早上就到了,潘正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落在高俊后面。
“我们走山路,高郎君却早早到了。”张成武还想开句玩笑,但随即他就看到了营地里面覆盖的一排排草席。
一共是三百多具尸体,从大营撤退开始到现在,高俊所部阵亡、伤重不愈的士兵共计一百零七人,另外一些则是被出走军官们带走的人。
高俊带着人早上抵达青白口之后,立刻派出人和潘正以及出走军官们联系,潘正如今带着百姓平平安安到了青白口,出走军官带领的二百余人却被人发现全部死在青白口不远的地方。
他们显然是遇上了蒙军袭击,军官们全无战意,想要加速逃跑,但是最终还是一个不剩的被蒙军全部射杀在荒原上。前去运送尸体的军兵啧啧叹息,如果这群人昨天没有出走,而是服从高俊命令的话,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活到今天。
不伤感也是转瞬即逝,在何志也的主持下,贴军们给所有的尸体进行了清洁处理工作,并且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等等,收罗他们的遗物并保存好,这项工作做得很细致,但是还有数十名士兵没有留下名字。
高俊有点伤感,其中有个年轻人他见过,是在宣德州收拢的溃军,是个很机灵的小伙子,说话带着点河南口音,没有同伴,在高俊军里也没有朋友,有人叫他小个子也答应,有人叫他登哥也答应,直到昨天在圆阵上被蒙军射死之际,还没有人想起问他究竟叫什么。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何志也立刻组织了十几个会写字的人,把全军所有人的姓名籍贯都记了下来。
阵亡将士的火化仪式由高俊、何志也主持,祭文是何志也自己写的,没有按照常见的写法,通篇都是半文不白的话,给十几个军兵看了,保证大家都能听得懂。
高高的木架支了起来,阵亡将士们被郑重地放了上去,高俊全副甲胄,面色凝重的向大家宣读了祭文,所有军兵和百姓们围成了一个半圆,安静的听着高俊的宣讲,不时还有士兵抹着眼泪。演讲完后,在高俊、何志也的带领下,全体军兵向死去的军兵一鞠躬,对他们的英勇奋战表示感谢,没有任何音乐,整个过程显得压抑而肃穆。
在高俊的命令下,几名士兵把火把扔到木架上,火焰缓慢地燃烧,慢慢扩散,忽然猛烈的爆发出来,吞噬了整座木架,不少人偏过头,不敢看火葬的场面。
完成了这个仪式,高俊也被绝大多数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领导了,之后的一系列命令顺利得多。
首先是联系良乡、昌平二县的公廨,准备收罗更多难民。根据记忆,蒙军不久后就突破了居庸关,攻克了良乡、昌平、怀柔、密云等县,兵锋直达中都城外,但是高俊也清楚,这两县的居民未必会跟他走的。
得知宣德州失陷的消息,矾山县百姓自然知道蒙军随后就会南下到这里,故而愿意跟随高俊逃亡,而中都路不一样,这里的大部分百姓还相信蒙军不会突破居庸关、青白口的防线,谁又会抛家舍业的和高俊离开呢。
其次就是联络居庸关的行省了,这个消息反而来得快,到达青白口的第二天,行省的命令就穿了过来,还有张翰的个人书信。高俊在牙帐里看完之后,把信递给了何志也。
“高俊,我告诉你,要是让咱们驻守青白口抵挡蒙军,我可不干。”何志也一边看信一边说。
“哈,那样的话我也不干。”
何志也的繁体字功底好于高俊,很快看完了信,脸上露出和高俊类似的,忍俊不禁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