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河桥争夺战(下)

点燃火把的任务交给了吕和他们都——经过血战,本来就不满员的该都只剩下四十四人了。太平军的战斗意志惊人,忍受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伤亡而没有崩溃,但也已经抵达了临界点,得知还要重新点燃火把的时候,差点酿成临阵崩溃。

关键时刻,一直以来的“老实人”吕和却喝止了抱怨的军兵:“现在为大家的身家性命厮杀,逃跑的一个也活不了!要么跟我上,要么等着军典的处分!”

搭档的军典夏叔邗很配合的抽出横刀——这玩意儿不适合作战,砍头倒是不错。这位夏叔邗本是陈太公陈恪庄上的,读过几年书,但是入伍后从军兵做起,历经战阵,凶悍的紧。

吕和说的没错,蒙古人来势汹汹,逃跑等于死亡。

事不宜迟,趁着用残余的权威压制住军兵的慌乱之际,吕和大声命令,让军兵跟随他去重新点燃火炬。

“你们看看,这不挺简单的吗?跟着做就是了!”一开始,蒙古人也没有关心已经熄灭的火炬,他们很轻松的就近找到了一处火把,将之重新点亮,吕和趁机率军兵们继续努力。

然而战斗随即变得越来越艰难——天完全黑了,想要寻找火把的确切位置本身就不容易,蒙古人也发觉太平军正在重新点亮火把,似乎大有让渡口守军与潘正的人马汇合的趋势,于是更加凶狠的厮杀过来,与太平军混战一团。

在点亮第四簇火把之后,军兵们终于彻底失去了斗志,任凭吕和怎么呼喊,夏叔邗怎么挥舞横刀,也不愿意再继续了。

吕和和夏叔邗让他们牢记自己的职责,想想自己获得的土地,想想在家的妻子儿女,想想背叛之后的下场,想想自己的祖宗八代。

然而军兵们不为所动,他们真的疲惫至极,已经难以继续作战,这时又有一队蒙古骑兵过来,所有的军兵下意识的就要转身逃跑。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响起了激烈的兵器碰撞的声音,吕和激动的喊道:“潘统制已经过来了!”

他说的一点都不错,这激烈的兵器碰撞正是潘正所率领的主力赶来的声音,尽管损失过半,但是在路途中汇合了其他走失的小股军兵,潘正依旧坚持不懈。

这是一针强心剂,渡口的许国燃尽最后一点卡路里,居然压制了两面夹攻的蒙古军,与主力会合。

盖着天把大旗牢牢插住,这才伸手拔掉了射中自己的箭支,不知道是谁挑头,太平军山呼万岁,士气一振。

此时难民基本上不是被杀就已经过桥,剩余的人也全部走散,形势对蒙古人变得有利起来,他们的战马驰骋不必再受人潮的约束了,然而此时蒙古军何尝不是人困马乏,不愿意继续作战?

一名百户向察合台抱怨:“大家都累了,他们想要休息。”

察合台回身望着自己的那可儿,他们确实也都显得疲劳不堪,甚至握刀的手都有些发虚。

趁着蒙古人因为疲惫不能组织攻势的短暂时间,太平军迅速在河桥汇合,并开始沿河撤退,潘正亲自率军留守。

意识到形势有变之后,蒙古人赶紧打起精神,继续发动突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潘正手下的军兵们狠狠的向地上砸了几瓶燃烧瓶。

这是燃烧瓶2.0版本,采用的是根据地自己制造的玻璃瓶子,里面装的也不再是滤清的石脂水,而是在根据地蒸馏的酒精,而附着颗粒则是从广南走私来的白糖,燃烧效果十分之好。

除了价格昂贵,储存不便之外,这东西也没别的缺点了。

“是修罗火!”蒙古人的攻势为之一滞,士兵们不敢越过面前这堵火墙,后排士兵叫骂着,徒劳的想要把战马拨开,但大家还是牢牢的挤成一堆儿。

借助修罗火的威力,潘正等人迅速渡过了河桥。

大约也是当天晚上,铁木真抵达大名府,这座在一年前因为者勒蔑之死被屠杀殆尽的城市,此时显得荒凉萧索,没有一户人家。

铁木真下令就近抓捕壮丁,将整座城市的城墙削平。以安慰这位蒙古英杰的在天之灵。然而周边地区连这种人力都很难满足了,刚刚投降的张柔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军马干这种苦差。

正当铁木真驻跸于大名府的时候,前线的军报也传了回来,由亲近的失吉忽秃忽在铁木真的床前为他念。听完战报,铁木真也皱起了眉头,损失远远超过了事前的预计,这个高俊果然有两把刷子。

不过幸运的是,南北两路虽然都遭到了上千人的重创,但也杀伤相当,将敌军打了个人仰马翻,高俊不过只有一路之地,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来看,他的硬军还不到一万人,总兵力也不过三、四万左右。

和博尔忽的算术方式不一样,铁木真从之前的战例中感觉到了高俊的威胁,即便因此牺牲掉一两万蒙古军兵,也未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趁着高俊还是一颗嫩芽的时候,抓紧时间掐死他。

听完报告,铁木真只从嘴边吐出几个字:“士兵们都累了,他们现在应该睡觉,一直睡到太阳升起来,除了必要的岗哨之外,让大家都睡觉,好好睡觉。”

潘正的败兵退到黄河岔道以南,所谓黄河岔道,是大定年间黄河在李固渡垮坝之后所形成的一条岔路,从李固渡开始分岔,却又在数百公里之外的金闸口重新汇合,因而形成了类似河套的一块河间土地,足足有数县。

当年,金朝也也曾经想过堵住这条分水河,维持黄河下游的原始形态,但是都水监田栎考察上下游之后,认为旧河道已经无法容纳黄河水量,主张顺其自然,维持这段岔道。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现在的黄河岔道这片河间,处于黄河的包夹之间,确实要稍微安全一点,但是蒙古人兵力众多,可以从岔道的任何一个方向渡河,而潘正现有的实力不足以同时堵截两个渡河地点,进攻方是有利的,而防守河道则显得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潘正也不打算据此地防守。他下令,让少量军马护送百姓们继续向南渡过黄河主道,逃往河南,而潘正则率领残余的主力人马向东行进,抵达老根据地,以待补充兵员,等待再战。

他所想的一点都没错,经过一整天的休整之后,蒙古人分多路渡河,不过他们对难民已经失去了兴趣,而集中力量追击潘正的主力部队,在老根据地附近又将是惊心动魄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