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留客住(下)

除去担任高俊的副职之外,孙庭现在什么也不负责了,就连以往的练兵工作都交给旁人。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养好身体,并且在太平军中寻找可以带到辽东去作战的部下。在天胜寨养伤期间,孙庭天天听那个辽东过来的难民王礼讲述辽阳周边的地形和当前敌军形势,已经对自己冬季要执行的任务有所了解。

现在实际在帮助高俊处理工作,并且领导参谋部和第一营的是冯达。

冯达也是太平军的老人了,想当年,高俊第一次上战场,在小鹰原和高俊一起冲锋的几个人当中就有他冯达一个。潘正卸任之后,一直是冯达担任第一都军使,他在战术上颇有可取,在战斗中又敢打敢冲,治军严格,始终没有堕了高家军的名头。

高俊倒是一心想让冯达也再进步进步,王浍的两翼战略之下,也需要多个小规模进攻的一面,在河东和燕南地区可能还会派出太平军的战略力量,这就要看冯达他们能否争取了。

倒是这次有关军官授衔的规定热烈讨论的时候,冯达提出来想要邀请一位地方官员加入军队,这让高俊有些惊讶。

由于太平军中军官奇缺,尤其是负责军法政工的军官,再加上根据地士子们从军报国的决心强烈,经常有地方官要求进入军队的情况。因此冯达提出这个要求倒也不是没有先例,不过即便如此,主动想要从地方系统挖人,这还是头一次。

“我说,老弟你看上谁了?”高俊在脑中过了一遍根据地的地方干部,实在没想出来冯达会对谁特别感兴趣。

“承县县令师安国,我与他有些相交,此人有一腔报国之志,很想进入军中效力,因而我想请他担任我营的佐史。”

高俊的表情一下子变化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猛的一拍几案:“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师安国,河北清州人,曾任尚书省令史,在完颜承晖坚守中都期间跟随起处理政事,在中都城破之际,受完颜承晖之命,带给高俊那封让他印象深刻的无字信。

之后,师安国表示不想回开封述职,因而高俊就把他安排在何志也那里,进入民政系统后,师安国也算是兢兢业业,已经做到了县令,但是其人一直想要加入太平军中,哪怕做帐前一文学参军,也一定要跟随大军早日北伐。

“宁为十夫长,不做百里侯。”他是这么对冯达说的。

冯达对高俊说这些事的时候,还稍微有些不好意思,将领结交地方官员,听上去不像是什么好事。但是高俊显然没注意这些,师安国的请缨让他有些心情激动,立刻亲自草拟命令,要把师安国调进军队。

文人士子加入军队,对于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何进入军队,或者说,进入军队之后做什么,则一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的事情。

事实上,直到北宋中前期,文人参军报国的热情依旧相当高涨,不少读书士子感叹国家边境不宁,自愿转授武资,在边疆与异族作战。

但是,随着北宋政治生态的不断变化,重文轻舞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不少在文举上仕途不进的人为了做官,便去应武举。这些人中举之后进入三衙,却与军官们格格不入,自视清高,最可笑的是,当时的试世论还为其惋惜,认为他们本是清名士子,加入军队是误入歧途。

所以等到北宋后期,已经很少有一腔热血报国的人选择武资了,而是直接以文资争取知一州一县,然后前往边疆,这样来得更有尊严一些。

读书士子是社会精英,他们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态度,现如今蒙古肆虐,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在苦苦思索救国救民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屡屡战胜蒙古的高俊简直就是大家的希望,因而吸引了无数的人投奔山东。

这些人甘愿抛弃人人羡慕的文士的身份,转而进入军队,宁愿当将领身边的文学侍从,其实付出的牺牲是相当大的。赵昉当初对高俊说的那句“宁为一文学参军”,其实想说的就是,文学参军对于文人士子来说,真的是太辱没了。

但是高俊给他们的不是文学参军,他们并不是军官的幕僚,也不是文学参军这样一种近乎于文秘仆役的职位,而是实实在在的太平军长史、太平军典史。这是独立的一级军官,有自己的执掌,不依附于任何人。而且比起科举应试,然后一路坐到知州知府,成为一方长官之后再领军抗蒙,难度是要小的多了。

很显然,根据地以外的人,乃至于根据地以内太平军以外的人,对于这一点都不算是很清楚,他们对于军典所执掌的事务还不算很了解,凭借长史这一职位的名字,总还觉得这是将领的附属。

高俊要借用师安国这件事情,迅速改变大家的看法。

想当初,赵昉不过是个太学生,高俊看中了他的坚定信念,他也属意于高俊的大将风度,因而一拍即合,赵昉直接被授予长史之职。现如今太平军的军衔制度即将发布,太平军军官也成了正式的朝廷官员,这样直接征辟白身读书人当军官就变得不合程序了,读书人进入军队也就变得有了些难度。在此之前,高俊要争取最后再捞一批士子进来。

这些人加入军队,一方面可以坚定军队的抗蒙报国性质,让太平军代表社会精神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军队与社会取向永远保持一致,让太平军代表全国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这些士子们还掌握了不少技能,是这社会上最重要的智力资源,有利于太平军时刻代表这个社会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几天后,坻报和军报都大规模报道了此事,并且着重介绍了太平军的文学政工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果不其然,此人从军立刻掀起了根据地的一阵热潮,先是赵昉,后是师安国,读书士子进入军队,为抗蒙竭尽全力,一下子成了整个社会的风尚。

这一举动立刻传扬开来,远在河南陕西的人们都知晓了此事,不少年纪轻轻的读书人抓起行囊,满怀信心的向山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