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态(上)
与此同时,潘正那边也做出了类似的判断,高俊和潘正都很清楚,开封朝廷最欠缺的就是军事实力,只能把他们从河南刮到了大笔钱财用来购养完颜承裔这样的废物,一旦让他们得到骁勇善战的蒙古军队,起到的破坏作用极大,北伐战役将会功亏一篑。
更何况高俊更清楚,就算他将这万多人放回到南面,朝廷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在独裁的时代,只要你惹得皇上不开心,本身头上就悬着斩刀呢。
朱泚的那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一不做也,二不休也,既然跟朝廷的关系已经如此,那就别想着善始善终去讨好他们。高俊对朝廷就像是看守对待重刑犯一样,绝对不会让对方搞到任何一点强有力的武器。
半夜时分,大鼓突然敲响起来,无数的火箭凌空而起,飞向蒙古军队的营帐。紧接着,火枪声和火炮声都响了起来,由化学能驱动的大小弹丸如雨点般砸进了蒙古人的寨子,他们饿着肚子花了一晚上建立的所谓防线根本就不堪一击。
在悠长高昂的唢呐声当中,光军骑兵离开营寨,一股脑的投入到对蒙古人的作战当中,蒙古军队也早有这方面的预料,他们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惊讶,也立刻投入到反击之中。
仅仅是一个时辰的功夫,蒙古军队就彻底失败了,他们的战马无法承受枪炮的惊吓,他们的士兵已经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连刀剑都举不动,他们在进行着绝望的没有任何出路的战役,这所有的理由都让他们彻底丧失了信心,士兵问向南逃窜,在这里撞上潘正的铁墙。
潘正的骑兵高呼战号,投入到了对蒙古军队的围歼当中,天亮的时候,蒙古人的尸体满山满谷,剩下的三千多人都被迫投降。
“真是一支精锐,在这种绝境当中还能困兽犹斗,只可惜对于蒙古人来说,这样的军队打一支少一支,我们已经先后歼灭了快十万蒙古军队,原本由木华黎率领在中原征战的蒙古老本们已经拼光,现在咱们要到燕京去解决被也古带回来的援军了。”高俊很满意的看着山谷,招呼诸位将领:“大家整理一下衣服,咱们该和潘大总裁见面了!”
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是潘正却更加紧张,一个劲的问身边的人自己是否还有什么疏漏,他仔细的整理一下衣服,让人帮他换上一身干净的盔甲,把佩剑解下来交给身边的人,但是想了想,最后又系回到身上。
正当他又紧张又激动的时候,远处出现了一群人影,为首之人高骑马上,同样也是盛装而来,鎏金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辉熠熠,让潘正激动到无以复加。
“潘正见过元帅!”潘正直接步行跑了过去,在高俊马前深深下拜:“数年违教,今日终于重见元帅。”
“彦真,这些年在陕西你劳苦功高,是咱们光军的大功臣!”高俊看到潘正上来,即刻翻身下马,步行而来,看着潘正下拜,他直接扶住潘正双手:“你我不需如此。”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潘正居然双膝一软,作势就要跪倒在地,这把高俊吓了一跳,心里想着自己腰间也没有拴钥匙啊。
“彦真,你这是要干什么?”
“太尉,咱们之间自然不必如此,可是我身后这数万陕西将士还需要元帅领导,此时我要是不跪,以后要出大麻烦。”
“你现在就给我起来。”高俊好不容易把潘正拽了起来:“知道遵从这着实很好,但也不应如此,,我们按照太平军时期定下的军礼参见即可,以后不可轻言跪拜,此事切记切记。
潘正连连称是,就按照军礼参见,在场的数万名陕西军兵都看到了高俊与潘正争礼,也就在这一刻知道陕西光军真正的头领应该是谁了。
高俊并不反对潘正在众军面前大礼相见,事实上他还非常惊喜潘正能够想到这一点,替自己在陕西军将当中立威。但是,他唯一要反对的是跪拜,在高俊看来,跪拜之礼着实过分,至少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使用,古人所谓天地君亲师,在高俊看来,都不是天然值得跪拜的,这方面也要移风易俗,尽可能的打消不平等。
当然,不平等不是靠打消几种礼仪就能扭转的,高俊也没打算彻底解放人权,但是这是一个风向标。高俊拉着潘正的手,两人一块儿检阅军队,以示对下属的赞赏。就目前而言,光军里面好像还没有第二个享受这个待遇的。
潘正带来陕西光军五万多人,都是一等一的精兵强将。他们的优良装备让山东的同袍们都赞叹不已,尤其是每人一身漂亮的羊皮袄,白色斗篷披在肩上要多威风有多威风。而山东军马都只是在铠甲里加了几片黑棉布而已,相比而言穷酸的紧。
要说起战马,那就更是天壤之别,陕西的光军每个步兵都都有十六匹马,其中十二匹挽马,四匹战马。骑兵部队更是人均战马一匹半,人均挽马一匹半。
更不用说还有数量巨大的驴、骡、犏牛等力畜,难怪陕西光军这么快就完成了战场机动,从临洮府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赶赴河东战场,就他们这畜力条件,是山东军马万万所达不到的。
兵太强了,马太壮了,潘正都觉得不合适。会合的当天晚上,大家正准备在正营开宴的时候,蒋尽忠等人赶来,说陕西方面已经备好了战马两千匹,挽马五千匹,以共大军之用。
顿时人群一阵惊叹,高俊掐指一算,潘正这事把手头还能调配的装备都给了自己,心下更满意了。
晚上就在高俊的营寨内举办了极其盛大的宴会,高俊竭尽所有,一定要让诸将痛饮一阵,一醉方休。
高俊这是第一次见到完颜陈和尚,和他想象中的情况差别倒也不大,年纪轻轻,目光坚毅,但是要比高俊想象的儒雅温和一些。
高俊把他哥哥斜也情况基本说了一下,让陈和尚安心,日后自己一定给他一个交代。
说的最多的还是抗蒙的事情,不少陕西军将从来没有来过山东,对山东根据地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争着问这些老根据地的同袍们,当初高郡王是如何筚路蓝缕,在乱世当中做成一方豪杰的。
而来向高俊劝酒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整个宴会上,高俊精神焕发,妙语连珠,时而引得满堂叫好,终于在快结束的时候,他却把最后一杯酒放下来:“这杯酒,等咱们收复中都之后,与孙庭等人会师,在中都的大殿上共饮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