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镜子风波25
“你说的那个地方,它真的存在吗?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复杂,人不用怎么劳动就可以获得食物?”孙蝶又一次认真的问道。毕竟现在有好几万他的族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里之浩渺……
“在这个问题上,我怎么可能骗你呢?只要他们不傻,一直往南航行,就会遇上这块大陆的!当然,除非他们傻到随便逮住一个小岛登上去,就说是到了澳洲……事实上一直往南方走,遇见的小岛,多的数也数不清的……”
“那些小岛面积也很大吗?”
“当然了,地图上随便的一点,现实中就大的一眼望不到边际……”
“他们应该没有那么傻的。毕竟带了好几万人呢,遇上一个小岛,很容易就会走穿的……而且他们带了好多经验很丰富的老水手,老船工,他们对地图和地形地貌地势都很敏感,应该不会出差错的……”
“好吧,但愿这些人能够发挥作用。”
事实上,真的是一叶扁舟入万里烟波,虽然有好几万人,但是对苍茫天地来说、对变幻莫测的命运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
刘谌和孙蝶都不再说话,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一点,现在他们能做的,唯有默默祝愿……
这年头的澳洲,或者准确一点,应该是这个亦幻亦真时空的澳洲,到底是什么样子,鬼才知道……
战争打了一段时间,终于停止了!
司马炎颓然答应刘谌割让汉中,而刘大壮亦成功被羊祜从“贼人”手中“解救”了!
在成都以及周边的废墟上,汉晋双方签订了条约,也拉进了孙吴一方,事实上是一个三方协定。刘谌当然是最大的赢家,汉国提供武器给晋国,晋国负责压制五胡,阻止其南侵步伐,当然,孙吴可以用粮食、铁器等等换取晋国俘虏的胡人作为奴隶;晋吴两国以后互不侵犯,若有一方违约,汉国则帮助对方制裁!
这是一份十分不平等的条约,规定晋国和吴国这样做、那样做的,但是没有一条规定汉国做什么的条款……
换句话说,汉国还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三方在刘谌的威严注视下,竟然默默签订了,一切都十分顺利,没有谁有半句怨言……
都打乏了,打累了,需要休息了!就像一个受伤了失血过多的人,最重要的就是疗伤、养伤,只要还不想死,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刘谌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营建成都了!既然现在的政治中心,刘禅不想北迁,那就留在南都吧!现在成都,刘谌打算把它建成天下的经济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时尚之都……
所以,大汉营造,这个核心才是优先发展的!必须产出东西,产出好东西,才能货通天下,才能富庶强盛……
南方的各种营造厂,除了大型制船厂,全部都在成都周边建起新的,规模更大的……
当然,刘谌着手解决的就是粮食危机问题,现在汉国进口最多的就是粮食,因为汉国的大量百姓都在职业搞营造,在职业当兵、职业经商,生产粮食的人很少,虽然大家现在已经很富庶,但是这不完美,因为粮食生产目前为止还是全天下的弱项!汉国百姓吃的粮食,都是从天下百姓饭碗里夺过来的,虽然汉国付出了其余商品,但这种商品的购买者,都是权贵、是官方,他们为了得到这些譬如武器、譬如美酒、美食、茶叶、香皂、玻璃镜等等,就不得不加重对百姓的盘剥……
虽然这是个策略,让愤怒的饥民最终彻底抛弃晋国和吴国的朝廷,要么疯狂偷渡来到汉国,要么揭竿而起搞的两国大乱,最终都会让着两国崩溃,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粮食终究要掌握在这自己手里,因为现在吃着天下百姓的粮食,若是天下百姓都没了粮食吃,汉国岂不是要端着金饭碗挨饿?
所以,粮食要自己种出来!
现在的成都平原很空旷,早年间开垦的地,还没有完全撂荒,经过这几年的荒弃,地力相反得到了休整提升,现在只要大规模种植,总是有高产出的,唯一的不足就是人手不足!
人手不足,机械弥补!
现在的刘谌就在日日夜夜画图纸,和前面培养出来的那些机械师试着打造蒸汽动力农机!
条件实在是太简陋了,这年头甚至连橡胶树都没有,生产不出制造轮胎的东西,不能炼石油,制造不出内燃机,一切都很原始!
不过幸亏刘谌作为理工科的学霸,各方面的理工小知识还是懂一点的,他知道最初人类制造的拖拉机,其实就是蒸汽动力的,就是钢铁轮子的……没法子,试着造一下吧……刘谌的设计图慢慢的具备雏形,四轮拖拉机,蒸汽机前置,全架铁制机架,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卧式蒸汽机,煤作燃料,前后轮均为铁轮,前轮小,后轮大。为保证田间直线行驶,前转向轮外轮缘中部已有导向筋;为能在田间行驶并能发挥足够的拉力,后驱动轮大而且外缘有金属抓地齿,这也是农业拖拉机和牵引机动车中其他类型车辆的重要区别。用开式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将蒸汽机的动力传到驱动车轮,布置在拖拉机后半部,侧面还有带轮可输出动力,用来驱动脱粒机等……
图纸交付给那些巧匠之后,刘谌监制,大家每天都被有熏有抹,脸上一团黑一团灰的……
在这群人中,没有人认得出,那一个是尊贵的南王殿下……有一回,崔氏闲的没事,叫人抬着前来工厂看丈夫,虽然工厂重地闲人免进,但崔氏作为南王正妃,可不是闲杂人等,且和刘谌的亲兵都熟,所以就放了进来……当她看到丈夫乌漆嘛黑的脸,赤着的胳膊,甚至还有擦伤的时候,她哭了……
孙蝶陪着她,对崔氏道:“大汉有如此之人,焉能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