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棒打鸳鸯

要租个合适的大宅子安身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老徐家出来,天色已经不早。

也没打算把人叫去自己家里凑合一晚上的打算。

直接领着一众伙计来到了汴河边上的那家超五星级商务酒店——悦来楼。

花点钱而已,以自己目前的身家,包下半层悦来楼,一点也不会心疼,住的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主要是这里离杨府挺近,晚点,还得去杨府窜个门,煤炉厂的帐,已经有小半年没有核对了。

虽说人家绝对不会坑你,但自己心多少也还是得有个数的。

“大人,咱这些弟兄随便找个客栈里的通铺去应付一晚也就是了,哪能住这样子的地方!”

到了悦来楼门口,听说今晚这一帮人要宿在这里,老关首先就不答应了。

“没法子呀老关,兄弟今天身上没带够钱,只能住在这里了。”

“大人瞧您说的,没带够钱就更不应该住这样的地方了呀……”

老关知道这位大人向来语出惊人,这一路同行下来,早已有些麻木。

“在这里,咱可以刷脸……哈哈哈。”

王浩仰天大笑三声,不容分说地搀住老关的手,入楼刷脸去也。

几十个人当然不会是每人一间上房,大客寨也都是有专供商队居住的独立小院的,别说几十人,一两百人的商队都能给你安排的妥妥帖帖,不论人畜。

价格其实也不会很贵,可能比租个大宅子还要便宜一些。

这么想来,租宅子的事倒也不那么急迫了。

安顿好了这一帮子人,天色已经全黑,披着夜色敲开了杨府大门。

刚刚行到中堂,便遇见了一个最不想遇见的人。

“你!你来做甚!”

杨继业虎目圆睁,一脸惊讶,这小子阴魂不散呀。

“杨伯伯怎会在此!”

王浩同样吃惊,不过想来也对,小六这一家,暂时似乎也只能住在这里了吧?

“哼!老夫为何不能在此,王大人请自便。”

连句场面话都没有,草草一拱手便自顾离开了。

这倔老头,也太抹不下面子了,自己早就在小六那里探出口风了,您老对自己早就没了成见,何必还那么嘴硬。

杨重光的态度则与杨继业的倔强截然相反,颤着一脸肥肉,几乎又要拉着自己拜把子了。

每每提到他兄长,就是一箩筐的感恩戴德,无言以报,弄的王浩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心说其实自己也没那么高尚,之所以这么做了,那偶像效应,至少占去八成,谁让你杨家名声够响呢,其实你最应该感谢的,是后世那些写评书讲故事的人。

感激的话讲完,紧接着就倒起苦水来,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刚刚过完年,就撂下家里的生意跑去杭州了。

说是去杭州打理年前新开的铺子,其实自己早就在蝶儿那里将事情原委打听的一清二楚了。

这臭小子,也太不知轻重了,吴越王钱家的公主千金,那是自己这样的家族能招惹的嘛!

曾经的地方军阀与他国国主的女儿联姻,赵官家会怎么想!这门亲事,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王浩听着杨重光一脸严肃的力陈利弊,竟也产生了些许的认同感,不说不知道,现在听老杨这么一分析,貌似还真有那么一些道理。

可感情这种东西,是说一句不答应就能彻底撇清的嘛,听老杨的意思,他还派了人南下,试图把不孝子给绑回来。

这不是在逼着那对小情侣私奔么,再说了,这事情其实也没那么严重,不说你老杨家如今已彻彻底底的投靠了大宋。

他吴越国虽说还算是一个独立政权,如今北汉已亡,钱王的纳土文书怕是已经在路上了。

最要紧的是,自己还指望着那杭州义学在你门杨钱两家的牵线下开枝散叶呢。

京城的义学之路,走的已经足够坎坷,难道连杭州的义学也要走的跌跌撞撞?如此下去,自己的这一盘大棋,何时才能落的满棋盘……

“杨伯伯您这说的也太严重了些,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应该祝福他们才对。”

“有情人终成眷属?”

杨重光闻言眼前一亮,这一句说的妙,只是这一亮随即而逝,瞬间,肥脸又是一垮。

“对呀!有情人终成眷属呀,感情这种事,就像是洪水,您拦是拦不住的,顺其自然最重要,不可粗暴干涉。”

“这还是不妥呀贤侄,事关重大,不得不虑。”

“杨伯伯您放心,还远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这刚谈没俩月,面都没见上几回,可能连小手都没拉过呢。”

“这……这个……成何体统!”

杨重光都听傻了,这都是哪跟哪呀,心说这私相授受就已经大逆不道了,难道还要私定终身不成,结巴了两句,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

“老夫已经给内人商量好了,他大舅家的女娃是个乖巧伶俐的,这次将他捆了回来就……就准备把事给办了!”

大舅家的?那不就是表妹嘛!王浩听的一阵阵恍惚,仿佛是一幕人伦惨剧即将上演。

可怜的杨兄,不知道能不能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恐怕这注定会是一个凄婉漫长且精彩绝伦的爱情故事。

得时刻关注,时刻掌握故事进展,这绝对是个绝佳的小说题材,邻居大哥下一本书的素材就靠杨兄了。

随后的劝解并没有起多少效果,理念不同,很难说到一块去,在这个世界的人看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至于谈恋爱?那才是离经叛道,于世所不容的,至于表兄表妹啥的,那更是亲上加亲,良配中的良配,更没有理由反驳了。

看来杨重光是铁了心要将这一对苦命的娃给生生拆散了。

接下来,也顾不得再与他谈论煤炉厂的诸多事情,得去找廖掌柜一趟,让他派个人南下杭州,去知会小杨同学一声。

千万别回来,要回来,也先把生米煮成了熟饭,直接替他老爹抱个孙子再回来。

也顺便给文俊绣宁他们捎个信,差不多该回来了,这里的义学也该重新开学了。

这样的支教模式,以后还可以多搞搞,不但能传播办学理念,送去实用教材,培养先进人才,还能因此走上一条遍地开花的捷径,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等这次文俊他们回来,得重点培养一些专门负责去各地做支教工作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