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大祸临头
吴三桂伫立在山海关城头,静静地向西望着远方。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其关城为四方形,周围九里,城高四丈一尺,并有宽五丈深二丈五尺的护城河围绕。除了主体关城,还有宁海城、南翼城、北翼城、东罗城、西罗城、威远城六大城堡相拱卫;外围哨城、墙台、敌台、烽燧星罗密布,层层设障,可谓坚不可摧。
在吴三桂奉旨放弃关外土地,率军退守山海关以后,山海关一下子增加了五万精锐,防守力量更加强大。
吴三桂盘踞山海关,除了收到京城的圣旨,还收到了建奴和闯贼的劝降信,他都敷衍了过去。也收到了朱慈烺的警告,他表面对信使唯唯诺诺,心里却不以为然:“十六岁少年,久居深宫,懂得什么?”
尽管父亲吴襄来信,详细告知了朱慈烺出宫开府、筹饷练兵、真定大战的详情,吴三桂还是觉得大明的未来不可预测。
前面都有侥幸取胜的嫌疑。现在,朱慈烺能打败城下的五十万闯贼大军吗?对这个问题,不仅吴三桂怀疑,关宁军的上层将校无不怀疑。
更何况,建奴铁骑已经倾巢而出,朱慈烺如何能以一敌二?
“两面受敌,胜负难料!”关宁军的将领会议上,大家渐渐达成一致,普遍觉得朱慈烺前途未卜,“为今之计,莫如坐观成败,以待天时!”
自从移兵山海关,吴三桂就派了若干精锐的关宁轻骑,在京畿东侧昼夜游弋,密切关注战局,及时传报消息:一日一报,或者一日两报。
今天清晨,关宁轻骑紧急来报:
昨日傍晚,隐隐听见城西发出轰隆巨响;一个时辰,城东的田见秀部忽然仓皇后撤,从城北绕路往西去了;侦骑尾随往西,发现闯贼大军撤了北、东、南三面之围,全部聚集到了城西,颇为惶急。原本矗立城西三里外的“太子堡”碉楼,已经不见了!城头官军和闯贼大军之间奔驰往来,似乎发生了什么惊人的事情。
关宁轻骑无从打听,只好先分出人手马匹,片刻不停,赶赴山海关汇报。
接到消息,关宁军高层大为震动,议论纷纷;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黎玉田颇为意外,着急地问吴三桂:“吴总兵,这个消息到底是福是祸?‘太子堡’碉楼不见了,闯贼解了三面之围,城上城下交相往来——其中真相,实难领会。”
吴三桂震惊之后,已经恢复平静,淡淡地说:“猜也无用,且待新消息传来!”于是登上城头,眺望西边。
他希望父亲吴襄能及时派人送信来,但是只要京城戒严未解,就没有办法派信使出来。所以,只能盼着前方的关宁轻骑能迅速送回下一封急报。他站了半个时辰,来回看了两侧角楼数遍,也没有等到下一封急报,只好退入城楼,与心腹将领坐下饮茶;过了会儿,黎玉田也来了,一同等待消息。
临近午时,第二封急报终于到了,带来一个劲爆的消息:
“闯贼大军已经归降!闯军将领登城,深夜时分,城头大批官军进入了闯军大营,随后带走部分人马,往西去了。闯军与勤王大军混合一处,似乎已被朝廷收编!”
吴三桂和关宁军诸将都被惊住了。辽东巡抚黎玉田喃喃地说:“究竟发生了什么?太子修建的碉楼毁了,闯贼反而归顺了……李自成兵临城下,京城唾手可得,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吴三桂陷入深思,许久才说:“朝廷安然无恙,吾父身在京城,亦可确保无忧。幸事!幸事!”
黎玉田也满面喜色,说:“朝廷解此大难,中兴有望,可喜可贺!关宁军的粮饷,不必忧心了。吴总兵前途无量!”
众人道贺,吴三桂颔首敷衍,待大家安静说:“那多尔衮已经起了倾国之军,逡巡关外,正待闯贼和朝廷两虎相争,好坐收渔翁之利。现在没有指望了,想必不日就要撤军;一旦撤军,只怕又要用力于辽东。我等又要征战了。”
立即有将领站起来说:“收复宁锦,回到家园,正是末将所愿!朝廷若是能拿出粮饷,补充马匹,我等收复家园,无甚难处!”
吴三桂看了他一眼,说:“不必激动,这要等待朝廷……太子的旨意。”
众人点头赞同。黎玉田说:“看来太子,真是不凡。”
吴三桂听了,又陷入沉思,片刻后道:“各位回营吧!”
消息传开,关宁军士卒倒是一片喜气洋洋。吴三桂四处看着,默默无言。回到府衙,才用过晚饭,外面有人报:“京里来人了!”
吴三桂忙道:“老爷派来的?”
“不是,是一个自称‘周布衣’的人,说有京城消息,总兵一定会见的。”
吴三桂冷笑道:“名帖都没有,敢来求见,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何人!”
“周先生”一副儒生打扮,年过五十的样子,见到吴三桂,也不过是躬身一揖,随即站直,双目炯炯望着吴三桂。吴三桂忍住不悦,问道:“不知阁下尊姓大名,既然来自京城,又有何见教?”
来人微微一笑:“鄙人姓周,乃京城一介布衣。近日来此,是要为吴家除劫解难的。”
————————————
………………………………
本章3600字,放出1765字;
余下情节,还有近1800多字!
因为起点拒签,作者君无法获得收益,
不得不开通个人订阅号,以获得读者朋友支持。
现已有大部分收藏者关注了订阅号,不断打赏。
作者君深受鼓励。
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
订阅号有个好处是:可以插图,可以配地图。哪位朋友有好的角色漫画配图,可以投稿。
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Z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