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杨资谦的机会来了

朔州城外,杨霖带着一行人终于姗姗来迟,门口的官员们将他迎入城中。

这么几天的功夫,朔州已经陆续赶来了几万的兵马,都是各个部落挑选的精壮战士。

边境一场大战行将爆发,女真恶名传遍天下,谁也不敢等闲视之。

各处严防死守,边关的小城内,百姓们也都听从官府的调遣,往南边的城池去避难。

如今这边还是寒冬,本来就没有什么活计,不然也是躲在房中猫冬。

既然官府在后方安置大家,又为什么不暂时搬迁,朔州并不是首当其冲的战场,估计女真人还是要打云内和幽燕,所以此地的迁移户略少。

在上述两个地方,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坚壁清野地搬迁,或许只有彻底击溃了长城以北的这些鞑子,才有机会真正的安居乐业。

杨霖在夜落部换了一身裘皮大袄,裹在身上十分暖和,进到朔州之后,马上就召集了文武官员,询问备战情况。

朔州是各族混杂的一个府,回鹘人、党项人、克烈人、吐蕃人都有,每个部落虽然都贡献了一些兵马,但是彼此间缺少默契,并不适合用来大规模会战。

帐内武将为首的,是朔州守将杨可世,他身穿一身雁翎甲,整个人威风凛凛,单论武艺和勇猛,杨可世是老西军中公认的第一猛将。

他看了一眼杨霖,起身指着沙盘道:“少宰,朔州边界,短短百里与金人接壤,而且此地还是杂胡部落,依俺看不如由末将等人率兵奔赴云内,协同防守大同才好。”

杨霖沉思片刻,说道:“留下足够人手,再行此事,反正首要任务就是守住边境。这一次的战争,可能会持续很久,但是规模估计大不了。所以要严防女真鞑子,在任何一处突破,只要被突破,按照他们的风格,势必有一个州府甚至是更多地方,要被屠戮一空。若是真的出了这样的事,我是要追究到当地驻地每一个将领的责任的。”

“多派些哨骑、斥候、暗探,情报比什么都重要,女真那边在边境没有什么城镇,更多的是长城下的山麓和丛林,派出足够多的斥候,总归是没错的。”

如今天寒地冻,若是当初的契丹还在,是肯定不会南下的。

但是女真不一样,这些牲口似乎是不知道什么是冷,当年起兵反辽就是在北境最冷的严冬。

辽人连武器都拿不稳的时候,这些人却和往常一样,这都是常年卧在雪中打猎练出来的本事。

稍加安抚几句,杨霖没有在朔州久待,而是马不停蹄继续东行。

经由应州,没有去大同,直接到了幽燕之地。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天气转暖,在大同东边大概两百里外的焦山,战斗率先打响。

姚平仲率兵死守长城,女真一边派出的是大将完颜娄室,两人是老对手了,彼此积怨很深,一开战就是死战。

杨霖在易州府,刚刚坐下,就收到了焦山战报。

完颜娄室昼夜不停,驱使手下攻打焦山,姚平仲已经派人去往弘州调援兵。

易州守将吴玠捧着战报,念完之后问道:“少宰,完颜娄室是宗翰的心腹,也是他的麾下最能打的女真大将,既然把他摆在了焦山,是不是说女真人的主攻点还是云内?”

杨霖沉吟片刻,说道:“我看未必,幽燕河北的纵深太浅了,前者完颜希尹,轻松杀到开封府,至今想来仍然叫人后怕。云内则不一样,打破了大同,还有应州,打破了应州还有雁门关。至于河东一带,也是大城林立,遍地堡寨,我总觉得,女真人还会来打幽燕。活着他们想同时进攻多个地方。”

吴玠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故意问一下,是想听听少宰的看法。

看着沙盘上的山川地理,杨霖拍了拍吴玠的肩膀,道:“你守住易州府,十分紧要,往西一昼夜可到蔚州,支援王禀;往北一天就可以到居庸关,驰援宗泽;就算是檀州有失,你也能快速支援。总而言之,你要耐住性子,千万不要贸然行动。此次守边对边关将士来说,是一道考验。

本官如今巡视天下,考较的是地方官吏们的新政,而这次守边就是武将的考较。钱粮辎重若是缺了,算是朝廷的失职,断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你们为将的,就要一门心思,想好怎么守住这次攻势。”

吴玠点头道:“少宰所言大有道理,末将窃以为,此战多半是金国几个好战大将给皇帝进了谗言。金国也未必就要和咱们大宋决战,多半是试探居多。”

“他试探我们,我们也可以试探下鞑子和自己。若是想边关永远安宁,光靠防守是不可能的,我早晚要出兵长城,北上清剿鞑虏,此战不但要试探女真的实力,也要磨砺将士,准备应对今后更大的战争。”

杨霖一个前线城池也没有去,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要防守锻炼将士。

每个地方,自己都需要的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他们长期驻守此地。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刀悬在头顶的时候了,那时候真是苟住了比什么都强,什么手段一股脑使出来,只要保证幽燕不垮,当初那些刚刚掀翻大辽的女真鞑子,不要杀进武备羸弱的中原,就是天大的功德。

如今则不一样,要开始谋划更大的宏图,这就要在很多事情上,尽情放手。

浑身是铁,才能打几根钉子,一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无法面面俱到,事无巨细都插手,早完累死,也未见得有什么好的效果。

杨霖在吴玠等人的陪同下,正在校场检阅操练的士卒,陆谦过来抱拳道:“少宰,外面来了一群高丽使者,说是要见少宰。”

“高丽?见我作甚?”

杨霖大感好奇,来到军营外,只见又是熟悉的面孔。那个号称陇西李氏之后,霍去病的传人的无耻之徒。

杨霖突然觉得有些好笑,招手道:“李资谦,怎么追到幽燕来了?”

这位高丽权贵,弯着腰过来,笑道:“见过殿下,承蒙殿下赐名,小臣不胜荣幸,已经改叫杨资谦,连宗祠都改了!”

杨霖一下子噎住了,突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之后,叹了口气,道:“你...不错,挺好的,你来作甚?”

杨资谦一拍胸脯,道:“大宋即为高丽宗主国,殿下又与小臣有赐姓之恩,于公于私,于国于家,我等都应该为您抛头颅洒热血。前者小臣听闻,那女真鞑虏,胆敢出兵南下,简直是气的七窍生烟。小臣已经上书国主,劝谏他及时宣战,并且自告奋勇来此为边关将领出谋划策。”

“出谋划策就免了,你有此心,本官已经十分欣慰了。”杨霖笑道:“你马上回到高丽,做成征调民夫一事,硝烟一起,不知道有多少的物资,要运抵前线。你若是做成此事,我杨霖不会亏待了你。”

杨资谦眼睛一亮,甚至来不及说几句谄媚的话,转头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吴玠啐了一口,没好气地骂道:“世间竟有如此人物,末将可真是开了眼了。”

杨霖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消失的地方,突然笑道:“此人十分有趣,我有意提携一下他,就看他有没有这个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