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炼狱
很快,洛鸿勋猛然醒悟到这“QuyaoFang”多半就是那个厚颜无耻,差点害他去见阎王的方衢耀!
洛鸿勋这大半年来活得如此坎坷艰辛,基本可以说全拜方衢耀所赐。
那日在朝堂上,洛鸿勋本以为自己澄清事实后,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可没成想方衢耀竟上了证人席位,且还信口雌黄地指正他是洋行纵火案的主谋之一。
当时的洛鸿勋听完后紧张极了,还曾试图与方衢耀争辩。
可台上的知府却似乎只在意方衢耀的说辞,至于洛鸿勋的话他则有意屏蔽了去。
百口莫辩的洛鸿勋就这样荒里荒唐地被判处了死刑。
他一直想不通的是为何知府会轻信于他,难不成他背后有什么强大的靠山?
如今看来方衢耀多半是搭上了英国鬼子的船,成了他们的走狗帮凶。
而清廷羸弱,只得唯洋人的命是从。
咦?
此刻,洛鸿勋又想到那YouXia又是谁呢?
再度开窍的他很快便联想到这个YouXia八成就是东顺行夏虞的弟弟夏游!
的确,洛鸿勋猜得没错。
方衢耀离开了怡兴洋行后,虽栖身于英国人包龄的羽翼之下,可暗地里他却一直和夏家保持着生意上的往来。
其实东顺行贩卖华工由来已久,除了走私鸦片外,拐卖人口亦是他们的另一大经济来源。
方衢耀的加盟为他们引入了包龄这个强有力的后台,因而东顺行此刻经营起此行当来更加顺畅,甚至是肆无忌惮。
洛鸿勋想到这自是义愤填膺,他一面嚼着馊馒头,一面在心中怒骂着:“夏家和方衢耀这伙子人真是一丘之貉,无恶不作,连贩卖华工这种遭天谴的勾当他们都敢干,真该遭五马分尸,天诛地灭是也!”
可骂归骂,恨归恨,识时务的洛鸿勋心想蛮干硬来只能招惹杀身之祸,因而自己绝不能太过急躁。
进而,他反复叮咛自己,这种境况一定得忍字当先,静观其变,再寻对策。
若是此时流露不满,让那姓关的家伙盯上了,那自己想要见机行事可就难了。
就这样,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晃荡了四日,八百多名华工中的二百人终于走出了“天狼星”号登上陆地。
洛鸿勋不想被运的更远难以回头,因而拼了命地挤向前面。
也正因如此,他成了这二百人中的一员。
他们到了哪里?
南洋岛国新加坡...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离广州已很遥远,可若是被卖到了北美、南美那里,回家的几率怕是就更加渺茫了。
听说来到了新加坡,洛鸿勋大觉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毕竟这回可不是他第一次前来此地。
当年为了挽回怡兴洋行的声誉,洛鸿勋曾作为代表特意来此同新加坡富商李应泉解释海难一事以及最终将银器安全送到了此处。
于是,洛鸿勋心想若是能够再见到李应泉那自己重返广州便有了希望。
想到这,他的心境豁然开朗了许多。
可自己将被分往何处他却一点也没有话语权,完全得受旁人控制。
接下来,洛鸿勋未能如愿,他被迫与十二名华工一同被运送至一家名为华仁的橡胶种植场中。
抵达华仁橡胶厂的一瞬间,洛鸿勋和那十二名华工的辛酸苦难史便正式上演了。
他们被安排在了极为简陋的工房中,高不足三尺,宽不到五尺,里面无桌无床,地面上只铺了一层稻草勉强被当做席子。
由于地下返潮气,因而睡在这里又湿又冷。
且屋顶又无瓦,华工们只得盖些薄草遮挡了事。
只不过这草盖的太过稀疏,仰头望去,都可以瞧得见星星。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房子既不遮风,也不挡雨,遇上下雨天,简直难捱至极,令人有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感。
这的橡胶场主名叫张华仁。
可这张华仁却一点也不仁。
张华仁为了防止华工逃跑,特意雇了三名配枪的打手,像官差巡捕一般密切地监视着这十三名华工的一举一动。据悉,此前被贩卖至此场的五名华工皆死于非命,因而这次才多招了些来,以备需要。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有两名华工计划逃亡,被张华仁的打手当着其余众人的面活活打死了。
自此,为了防止华工再度逃脱滋事,张华仁再出阴招。
晚上睡觉时,用铁链将三人扣住脚踝,这也就是说要三人一同挤在那阴暗潮湿的工房里睡觉才可。
就这样洛鸿勋同另外两名华工居住在猪圈一般的环境下一年之久,这一年的苦难对他而言简直不堪回首…
可即使这样洛鸿勋依然督促着自己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终有一日曙光定会降临,他还鼓励着同他绑在一起的另两名华工高原和严克俭,告知他们千万不能放弃,最终一定会看到希望。
可即便如此,高原偶染疟疾,不久后便不治身亡了。
第二天一位叫做吴博元的工友则又同他们绑在了一起。
此时,一年半前,一起来此的十三名华工如今已剩下七人。
此刻的洛鸿勋心情黯然到无以复加,往日里自己也曾遭过许多大难,可加起来好似也不及这一回,这苦难真不知何时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