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桶金

经过了近一天的水路跋涉,李峥终于带着手下来到了吉林府。吉林原称船厂,满语叫吉林乌拉,位于美丽的是松花江畔,是清廷关外重镇吉林将军驻地,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八(1907年4月20日),清廷发布政令,裁撤吉林将军,设立吉林省,省治吉林府,任命朱家宝为吉林省首任巡抚。

在二道码头登岸后,李峥带着手下想刚进城的乡巴佬一样四处凑热闹,想在这里找到一些后世家乡熟悉的印记,这可苦了他的一帮手下了,李峥是海军出身在水上漂习惯了,但其他人坐了近一天渡船基本处于快虚脱状态了,看着李峥兴致勃勃的样子,大头看着大家实在受不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老板,你看我们是不是先找家客栈安置下来?”

李峥这才回头发现大家都一脸苦色,心里不禁有点气馁,这点路就难以承受了,看来等自己安定下来一定好好操练操练他们了。一行人在朝阳门(现吉林大东门)附近一家客栈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李峥吩咐大家不要出去乱逛,他心里有点信不过这帮土匪出身的家伙,怕他们出去再给自己找出什么事来。就带着李城来到了河南街,这里是吉林的老商业街,因为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南边而得名,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仍是吉林最主要的商业区。

1907年的河南街已经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了,街上人来人往,沿街世一堂义和谦,兴顺号,天和昶,福源馆等店依次排开,其中世一堂义和谦福源馆后来都成为知名的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世一堂更是和北京同仁堂齐名,在药界素有“内有同仁,外有世一”的美名。

“这位爷有什么需要?”刚刚走进兴顺号的大堂,跑堂的伙计就来招呼道。

“你们掌柜的在么?我有笔生意要谈。”

“不知这位爷怎么称呼?”

“我姓李,你称呼我李先生(汗,卖牛肉面么?)就可以了。”

“好的李先生您稍待。”

过了片刻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虫内堂走出来拱手道:“李先生好,鄙人张万初,忝为兴顺号掌柜,不知道李先生有什么需要,鄙号一定尽力。”

“张掌柜好,我姓李名峥,是蛟河李家堡人,刚从外洋回来,带回来一批洋货不知贵号是否感兴趣?”

张万初听到洋货眼神一亮马上道:“哦?原来李先生刚刚留洋回来,只能是失敬,请内堂叙话,不知您带回的是什么货物?”

来到内堂李峥拿出早以准备好的手表和火柴放在桌子上,掌柜的请上手。

张万初拿起手表有些疑惑的问道:“这应该是洋表吧,只是这两根金属带是做什么的?”

李峥没想到张万初竟然没见过手表,只得伸出左手展示了下才说道:“这是手表,佩戴在腕上的”

张万初低头试着给自己带上手表,这才抬头问道:“这是西洋最新出的洋表么?倒是很方便,不知多少钱一块?”

“一百二十两。”李峥考虑了下说,这是他之前卖出价格的两倍,明显给对方留下了杀价的空间。

“不知李先生有多少只这种手表?”

李峥没想到对方没有还价,只是问有多少只表,看来自己开的价并不高,这个时代手表居然这么贵!但还是没有犹豫的说道90只,毕竟这已经是暴利的价格了。

“好,如果李先生同意我们兴顺号愿意以一百二十两的价格吃下全部,另外洋火不知李先生有多少?如果价格合适我们也可以全部吃下。”

“两万包,不知张掌柜觉得多少合适?”

“李先生敝号以一万两千两白银吃下全部货物您看可以么?”

“合作愉快”李峥习惯的站起来伸出右手说道。

张万初愣了下,随即也站起来伸出右手和李峥握了下手笑道:“合作愉快,李先生不愧是留过洋的人物,很有新派人物的风采啊。”

“张掌柜说笑了,只是在国外多年,一时还没有适应,张掌柜不要见怪。”

“那里,李先生一看就是性情中人,不知可有表字?”

李峥这才想起这会的国人还有表字一说,只是一时他还真不知道取什么表字什么好?只得说:“我成年后一直在国外,还没有表字,如果张掌柜不嫌弃,你我可兄弟相称。”

“那好,李老弟,今天和你很投缘,你是留过洋的人物,相信以后一定前途无量的,哥哥就高攀了。”

“张大哥客气了,兄弟初来乍到以后在吉林还需要张大哥多多关照。”

“哦!张兄弟想留在吉林发展,不只未来有什么打算啊?只要用得上为兄的只管开口”

“张大哥仗义,目前我初来吉林打算先找一处宅院安置下来,初步打算先开一家火柴厂。”

“想不到李老弟还懂得洋火生产?那可真是大有利润的行当,未来一定财源广进。”

“谢张大哥金口,如果大哥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投一股,我打算机器到位后就招股建立火柴生产公司。”听着这张万初一口一个洋表洋火的叫,李峥那叫一个别扭,只得不断强调火柴,看来国人自强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哦!这公司制我倒也听说过,可是老弟既然懂得生产为何还招股,自己经营岂不更好?可是银子不凑手,如果这样的话,为兄还是能帮上一些忙的。”

听着张万初的话李峥还真有些感动,两人初识不足一日,张万初居然敢借给自己钱。殊不知这个时代的商人们不同于后世大都异常重视信誉,在没有契约和商业法的年代,商人们反而全部是以信立身,各自都有着本身的商业圈子,一旦名声败坏根本无法立足。

“多谢张大哥,并非是资金问题,兄弟初来乍到,对吉林府没什么了解,是商场新人,希望借此结交更多的朋友,也想向各位前辈多多学习。”拉拢开明士绅商人建立共同利益是李峥的既定策略。

张万初意味深长的看了李铮一眼道“李兄弟前途无量啊,招股时一定通知我。”

“好,张大哥下次再会”

辞别了张万初,李峥又带着李城来到牙行,在牙行的介绍下花1800在东关附近(现在吉林火车站)置办了一处宅院,这是一处道光年间的宅子,据说是当时一个举人所修,占地面积很大足有近六亩,只是有些破败了,不过李峥只在意地方够不够大,方便安置人手。

至此李峥来1907平行时空已经5天了,安置好手下后,李峥带着银两再次来到河南街,这次他的目标是世一堂,从民国时期买回去一些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将是利润甚至是远超后世军火贸易的暴利行当。不过这次并没有见世一堂的东家,虽然结交世一堂是李峥在吉林发展重要一步,不过这个年月的世一堂,已经是整个东北甚至是全国数的上的企业了,每年利润上百万两,甚至在香港和日本设立了办事处,是当前中国少有的跨国企业,自己不到一万两银子的采购量并不算太起眼。所以李峥只是在世一堂的前堂花了8000两购买了10只年份在二三十年的干参就匆匆回到了新买的大宅子里。

吩咐一竿手下不要出去乱逛,留下了1000两银子给李继田,让负责一行人的花销,就在花园里找了个没人得地方回到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