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东会馆

结束了本时空的采购李峥再次回到1907年,刚刚回到大宅,大头远远看到他就马上跑了过来,吓的李峥以为出了什么事。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大头愣了下说:“老板,兴顺号的张老板昨日派人邀请您今日赴山东会馆参加鲁商聚会。你看要去么?”

“哦,鲁商聚会?当然去,什么时候?”李峥正为怎么打开局面而发愁,没想到这么快机会就来了,李峥这才想起自己的家族可不就是山东移民,自己安排的身份也是地道的鲁商了,没想到身份问题还能给自己带来这个好处,要知道这个年代鲁商在东北特别是是吉林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商帮之一了。自己要想更快的在东北发展,借助乡谊,以此建立共同利益圈,无疑是最快的。

雇佣了一辆马车,李峥带着李城来到了崇文书院胡同附近的鲁商会馆。李峥之所以每次出来都带李城,除了他是自己宗族兄弟外,主要还是觉得李城比较精明会来事,希望多锻炼下他,以后能在商业上给自己帮助。相对来说其他几人就木呐了些,反而适合当兵,李峥对1907年的世界只有最片面的书面了解,他必须一步步甄别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毕竟人才是世界发展的推动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当李峥来到鲁商会馆的时候发现张万初居然在门口等他,两人寒暄了两句,李峥就在张万初的引领下来到了会馆大堂,李峥发现来参加聚会的足有三四十人。不同于西方的酒会,大家自由的饮酒取餐跳舞,也不同于后世一聚会就大吃大喝,谈生意更是在酒桌上完成,这个时代的商人聚会大家是以饮茶为主,李峥进来的时候人群已经分成了五桌各自在喝茶聊天,桌子上除了茶水外就只有一些糕点。

大堂内的人看到李峥和张万初,纷纷和张万初打着招呼,张万初拉着李峥向大家介绍道:“这是李老板,登州府莱阳县的一个小老乡,是我张万初的兄弟,以后和大家一样在吉林经商,希望大家多多照顾。”

“各位老板大家好,我是李峥,以后希望各位老乡多多照顾,今天真是不好意思,第一次和大家相见就迟到,只是我去联系工厂的设备,今天刚回来,接到通知就来了,希望大家多多见谅。”李峥马上解释到。

这是一留着络腮胡的青年占了起来笑道:“大家都是山东同乡就不需客气了,张大哥的兄弟就是我朋友,早就听说李老板能买到新式洋货,没想到李老板刚到吉林经商就打算经营工厂,不知道李老板打算做什么?”

这时张万初开口介绍道;“这是许家机房的老板许华利。”

李峥有些惊讶的打量着这个三十多岁的的青年,想不到他就是民国时期吉林知名的裕华纺织工厂的创始人许华利。许华利早年逃荒来到吉林,先后在在汇合成、源升庆、兴顺号打过杂工,19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创办了许家机房,民国时期改名裕华工厂,一度是吉林省最大的民营纺织工厂。用现在话说就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啊!

张万初看到李峥没有说话于是又对李峥开口说道:“许老板十分喜欢你重外洋带回来的手表,足足买了三只。”

李峥听到张万初的话看了下在座的居然基本上都有一块手表,没想到这几天时间,手表就在吉林商业圈子里流行起来了。向着许华利生硬的拱了拱手李峥道:“多谢许兄抬爱,我这次打算在吉林开一家火柴工厂,刚刚定制了机器回来,以后还需要许兄多多帮忙。”

张万初听到李峥话接道:“李老弟上次说打算在吉林筹备火柴厂,没想到这么快设备都买回来了,不知产量怎么样,投资多少,如果你打算招股的话我想在座的同乡一定愿意的。不如你给大家介绍下”

李峥听到张万初的话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站起来介绍道:“各位好,我这次打算建立的泰丰火柴厂规模比较大,仅设备就投入了二十五万两白银,预计全部投资达三十万两,采用现在最先进的自动火柴生产机,建成年产火柴一百二十万箱,预计建成两年内能收回成本。工厂采取公司制,由股东组成董事会负责公司经营方向,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雇佣经理即掌柜打理工厂事物,再有各位股东派亲信处理帐目。由最大股东担任公司董事长,具体状况我要看招股情况再定。”

实际上李峥没有说实话,因为他知道火柴厂建成全力开动生产的话,估计一年的盈利在八十万两左右。(不好意思前文出现了点错误,应该是两万包火柴,一包一钱银子,十盒一包,十包一箱。年销售额一百二十万两,扣除零售商的利润,八十万两是比较合理的,这是因为主角的机器生产速度远超同时代的机器,木材之外的原料从现代采购成本也极低)但是他不会说,因为那太夸张了,没人会相信。

如果合股事成,事实上李峥已经相当于挣了大量利润了,因为他已经对机器的价格和原料价格尽量高定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生产机器原料才是最贵的。

听到李峥的介绍原本不太在意喝着茶的人也都议论纷纷,大多在讨论产量问题。

许华利听到李峥的介绍,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而是沉思了下发问道:“李老板打算募集多少股份,每股多少银子?”

李峥开口回答到“一两银子一股,具体数量还要看大家想法。”

许华利考虑了下说:“我出三万两银子购买三万股”

张万初马上道:“许老弟下手太快,老哥我也入得三万股。”

众人看许华利张万初带头,火柴又有大利润,纷纷入股。最后一统计既然募集了十九万五千股,这样的话李峥不但不用出一两银子,拿出机器设备后,他还能收入十四万五千两银子,但是他在火柴厂所占的股份也仅有百分之三五了,这和他最初打算的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不符,但是李峥也没有在意,毕竟这仅是一家火柴厂,再说仍旧是最大的股东,担任泰丰公司董事长,大家议定分别由许华利、张万初、刘鸿儒、孙郁烈、宋心斋担任公司董事,最后决定聘任孙郁烈的弟弟孙光烈担任公司经理一职,厂房地址在李峥的强烈建议下建在东关以北的昌邑屯附近。(现在已经变成昌邑区了)

李峥之所以强烈建议公司设在昌邑屯是因为李峥打算在昌邑建设一个工业开发区,最初他打算工厂设在龙潭区的,那里1907年更多的是荒地,土地成本极低,但是考虑后就否决了,在没有大桥的年代交通是个大问题啊!共和国的开发区特区制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李峥打算卖掉药材后在昌邑收购大批的土地,等他一系列工厂建立起来了,自然吸引其他人来建立工厂,静待土地升值。不过他也不打算谋取暴利,毕竟民族工业发展不容易,李峥是不可能去吸血的。

各位不好意思上一章是第五章,打成第四章了发表之后才发现。我诚心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