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封天议

“君上从天而降,真是能人所不能啊。”刘煜站到了地面上,顿时觉得踏实不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抬眼看到了毒舌先生李去疾。

“李兄,真是好巧啊。”刘煜打了个招呼,这时才发现自己好像还抱着白无瑕,有第三方在场,顿觉尴尬,赶紧松开了佳人。

“师伯说今日紫金山有飞龙在天。”李去疾笑道,“我分明看到了郎情妾意。”

李毒舌的一句话顿时把小白说得面红耳赤,她本来是男儿性格,但经历了刘煜在空中跳落救她之后,心中泛起一丝旖旎。

要是在以前,她早就出口否定了,但这一次不知怎么无法说出口。

“你这个李毒舌,现在又开始变八卦了。”刘煜还是顾忌小白的感受,在他看来,小白的性格有些像后世的那些独立的现代女性。

“刚才空中出了点意外,我才跟小白紧张降落的。”他对李去疾还算了解的,知道对方嘴虽大但还是守口风。

刘煜然后把李去疾介绍给白无瑕,小白恭敬地叫了一声先生。

“师伯想见你,就在上次的那个静室,你自己去吧。”李去疾直接跟刘煜道,让后者一阵惊讶,才想起刚才李去疾似乎在说自己今天降落紫金山,已经被太史元算准了。

“白姑娘就跟我在这里等候吧。”

太史元在晋国声望很隆,白无瑕听后便留在了外面。

依然是四面无窗的房间,顶上闪烁着夜明珠的光芒,虽然光线昏暗,刘煜对这处静室已经有点熟悉,进去之后,他就坐上了空着的蒲团上面。

太史元如入定一般,静坐在另一个蒲团上,默无声息。

刘煜叫了声前辈,太史元缓缓地张开了双眼,淡然道,“你来了。”

“是啊,前辈知道我今天会来吗?”刘煜对这位阴阳大家越来越觉得深不可测。

“该来的时候,就得来了。该走的时候,就得去了,一切都是天意。”太史元话语透着深意。

“你可听说过十三年前的封天之议?”

“什么?封天之议?”刘煜有些懵,话说自己到这个时代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这十三年前似乎太遥远了。

“那一年秋天,泰山天柱峰,有一处黄帝当年祭天的高台,被世人称为封天台。”

刘煜不知道太史元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来,隐隐觉得会跟自己有关,静下心来倾听。

“当时,老夫与齐国阴阳大师邹罡在天柱峰观星,天象诸变,隐隐出现十多颗惊世新星。斗转之下,四国穹庐为之一变。”

“我们两人便各自占卦,老夫所占却是上上的乾卦。虽先迷后得,但却是潜龙渐起之势。”太史元缓缓地说道。

“邹罡乃是五德始终说邹衍的嫡系子孙,善变阴阳。他却占到了下下的屯卦,万物初生,艰难困苦。若无天助,却是早夭之象。”

“我们两人在天柱峰争论不休,谁也没法说谁是对的。但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这十多颗惊世新星怕是会应在四国之中的年轻人当中。”

“阴阳本天术,奈何不入世。两人所见终不及诸人所见,于是我们发帖请来四国之中诸子百家的高深人士,共聚封天台,畅议天下。”

刘煜听到年轻人的字眼之后,马上想到了那个太史英杰榜单,“前辈,莫不是十八人的太史榜就这么来的?”

“不错,这十八人是按照天象上的新星排列,诸人一起讨论而得。”太史元点点头道。

“但是在谈到天选之子时,诸人却都各执一词。”

“老夫当时邀请的几人当中有楚地纵横家南湘子、晋国儒家董其琛、墨家大匠公输无用。”

“邹夫子请来的是秦国法家鲁仲子,鬼谷兵家刘元德、汉国墨家欧阳卓,老夫还记得当时欧阳矩子还带着他的侄子。”

“刘元德?”刘煜听到这个名字后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师傅元德道人,“这人是不是道士?”

“哪里是什么道士,却是一个虎腰雄背的武将。老夫对他并不了解,因为他是邹夫子请来的。”

“据说曾是齐国技击营的练兵主将。但是不为齐王所喜,封天台之议后,便不得而知了。”

刘煜想起自己的那位授业师傅身形还真是魁梧得很,但却不能定论是这个刘元德。

“诸人当时对四国乱战形势都是各说各的理,五德始终之说倒是得到大部分人认同。”太史元继续道,“但在水德所兴之地,鲁仲子说秦人一直认为兴于渭水,水德在西。”

“董其琛当时却不以为然,只是渭水之德的言论已久,秦人要兴的话早兴了。”

“欧阳卓又说水德之说当兴于南方,天象移位,江水所向正是水德之兴的方向。”

“我觉得诸位前辈的立足点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刘煜听着评论道,“水德什么的,都不必太较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讲到了一句千古格言,“这水既不是渭水,也不是江水,而的天下的百姓。”

“刘小友好见地。”太史元抚须笑道,“只是世人流于表象,揣摩天意之举实在是有些牵强。”

便是被称为老神仙的太史元似乎对天意之说也有一份客观的心,刘煜不由地感到奇怪。

“诸人在封天台一连争吵了两日,除了十六个年轻人之外,其他的观点都出现了剧烈的争论。”

“十六个?不是十八个吗?”刘煜诧异道。

“另外两人在星象排列一个在北,草原一方,另一个在南,则是在山越之地。”太史元笑道。

“恰好那日商贾景道茂为诸人送些饭食,无意出口道,草原上的那人或许是魏氏的人。众人才醒悟过来。”

“这景道茂倒是关于经营的人,事后便借了老夫的名号开起风云楼,虽然不提封天台之议,但却让十七人的榜单天下皆知。”

“而山越之人,也不是在座诸人提起的,却是欧阳矩子的侄子提醒会不会是项氏之人?”

“原来项如意是后面加上来的。”刘煜不禁一笑,接着问道,“前辈,魏氏中又有哪位少年英杰?”

“魏冲,魏家家主魏邦的孙辈,年纪应该比你还小两岁。”

“那么封天台之议后面怎么样了?”刘煜终于了解到了风云榜的前因后果。

“能有怎么样?”太史元笑道,“大家不欢而散。”

“前辈今日为何跟晚辈提及这件十三年前往事?”刘煜想不出来太史元为什么跟自己谈这件事。

“因为十三年后,又有异星划过秦地,贪狼之祸将遍及华夏四国,甚至蔓延至北方草原。”太史元接着道。

“老夫想来想去,这些事情似乎跟小友都有关联。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小友不日就打算西北而行了吧。”

刘煜听后吃了一惊,“前辈何出此言?”

“还记得当时你离开静室时,老夫跟你说的那句话吗?”太史元问道。

“云月三千里,风沙故人归。”刘煜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话来。

“老夫告诉你封天台之议,就是告诉你,天意在人,尽力而为。即使开始有些困难,但若挺过去,却不失为一场历练。”太史元缓缓地道。

“晚辈受教了。”刘煜恭敬的地拜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