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尊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何子安在装逼。

准确地说,他是在卖艺,也可以说是在乞讨。

因为他现在正穿着一件半旧单衣在大明京师城宣武门内大街上的青石板上写着诗词。

何子安一手提着一只破烂木桶,一手拿着一布团,一边蹲在地上后退着,一边拿那布团蘸水在地上写着。

破烂木桶是他捡来的,布团是他撕掉了半截裤腿找了根棍子缠绕上去的。

何子安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现在已经身无分文。

“不是说古代识字率不高吗,读书人是稀缺资源吗,我这都写三首繁体版古诗词了,怎么还没一个达官贵人来投资我。”

何子安摇了摇头,有些绝望。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一普通青年,但不知怎么回事就穿越到了这古代世界,附身在了与自己同名的少年身上,而且一醒过来,就出现在这古代城镇里。

好在何子安继承了原主人的语言技能,所以,他也打听得明白,眼下是大明万历元年正月。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毕竟不是乱世。

不过,何子安记忆里只知道自己本是湖州府南浔镇一名民籍百姓,十岁年纪,本是何氏宗族二房的遗孙,因二房无人,故由自己族里的长房大伯做主,将自己过继给了在京师经商的三房族叔为继子,然后让自己进京与三房族叔生活。

但何子安来了京城后,却被三房族叔拒绝收为继子,且被赶出了府。

可何子安此时已盘缠用尽,送他来京的长房大兄已经离京,所以他只得流落街巷,孤身一人。

万般无奈之下,何子安也就想到了这招,他想吸引达官贵人的主意,或者引起人牙子的主意,给他一份工作,甚至卖身为奴从家丁开始奋斗也行。

毕竟,京城自古以来就达官贵人多,应该也不缺谋生的机会。

他现在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只想吃一顿饱饭。

天有些冷,毕竟眼下还是春寒料峭之时。

何子安跺了跺有些僵冷的脚,继续写着。

何子安没有因此放弃,但内心也难免有些揣测不安,且心想以往的穿越者不是直接靠抄诗词就能混的富贵吗,自己为什么现在就凑不了效?这里可是明朝京师最繁华的街道啊,还是明朝官员去衙门与回家的必经之路。

但何子安有些失望的是,眼看午后的阳光就要漫射过来,地上的字迹就要干涸,却没有一个达官贵人因为自己写的这几首诗词而驻足。

这可是万历朝以后才出现的诗词佳作啊!

各位大明帝都的土著北漂们好歹瞧瞧啊!

这绝对是大饱眼福的事啊,看了绝对不吃亏!

不识字的也可以让我给您念念啊。

何子安一脸无奈地看着周围,他快要绝望了,心想自己真的要端个破碗才能讨碗饭吃吗?

其实。

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倒也注意到了何子安在写字,都知道何子安应该是个读书人,要不然早就不会留出空地让何子安写,直接往何子安写好的字上踩一脚了。

毕竟读书人在大明还是有些地位的。

……

“张先生,冯大伴,你们看,那人在写字!”

这时候。

一名身着华丽的胖胖小孩在两成年人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这胖小孩满脸好奇看着何子安。

而这两成年人也循着这胖小孩的目光看了过来。

“书法造诣貌似很高,更惊奇的是,这诗词倒是平生未见!”

这两成年人中,一面白无须的人先笑了起来,初看何子安的第一首诗时就惊讶至极,说了一句,然后又接着看第二首,不觉收住笑容,凝神看了起来,脸上露出惊骇之色。

而另一名长须瘦脸,看上去气质儒雅的成年人本也淡然地捋着胡须,待看了一会儿后也停住了手上的动作,最后叹道:“难得,难得!”

“的确难得,看年岁也不大,也不过十来岁的年纪,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诗词来!”

这面白无须的人便是被这胖小孩称作冯大伴的,冯大伴此时接过了话,似乎很是好奇眼前正在地上写字的何子安到底是谁。

这胖小孩也很好奇,甚至有些不服气,但他也读了不少书,知道这三首诗词造诣不凡,故而也好奇地问道:“冯大伴,你是说这三首诗词是他自己写的?”

“陛下,内臣平生未见过有这样的诗词,当是这少年自己写的,也或许不是,至少应是时人所作,而非古人所作诗词。”

这冯大伴回了一句。

这胖小孩点了点头,他不得不相信冯大伴的决断,因为他知道冯大伴是内书堂出身,学问本身就很高,既然冯大伴说这三首诗没见过,那就肯定不是古人所作的诗词。

“更加难得的是,这人看上去颇为寒酸,裤腿还烂了一截,犹如乞丐,但写出来的诗词却有如此文采!”

这时候,那名长须瘦脸被胖小孩唤作张先生的儒士也说了一句。

冯大伴也笑着点了点头,他也觉得好奇,按理,这种衣不裹体的乞丐根本不可能识字,更何况是写出好诗词,即便是有这样水准的寒门士子,也应该混迹于科场积极争取功名改变个人命运才是,怎会来这大街上蘸水写字,而且还是一小少年。

“张先生,这诗词文采有您高吗?”

这胖小孩向自己身旁的张先生问道。

“陛下,诗词上,臣不得不承认,此作者之才在我之上,但也因此,臣很是好奇,此诗作者是谁?还有这少年郎既写得出如此佳作,为何落魄至此?”

这张先生回了一句。

“或许是什么寒门薄宦之子弟,但因家败了,才落难至此,请让臣前去问问。”

这冯大伴说了一句。

这胖小孩既然被称作陛下,自然就是大明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而冯大伴自然就是冯保。

张先生自然就是张居正了。

这朱翊钧听自己冯大伴这么说,便点了点头,也跟了过来。

张居正见皇帝朱翊钧走了过去,也跟了过来,且说道:“冯公公,让我来问吧,以免暴露了你内臣身份。”

冯保微微一笑,便退后一步,做了个请的姿势。

于是,这张居正走上前来,站在何子安的背后,捻须摸颌道:“你是何家少年郎?请问此诗词为何没写上作者之名号?”

何子安不惊一喜,心想总算有识货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