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七章 形势

随着黄台吉对多尔衮等人的处置决定的公布,大清国对金海镇的第一次征剿战争,也暂时告一段落了。

在这场战事之中,大清国出动了一堆王爷,出动了数万大军,然而却劳师糜饷,损兵折将,最后无功而返。

多尔衮率领的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结果不仅没有收回先前丢失的复州、金州和旅顺,而且还又搭上了一座熊岳城,实实在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城池又折兵。

黄台吉对此当然极其不满意,不仅对多尔衮本人不满意,而且对从征诸王以及从征各旗都很不满意。

但他也很无奈,也很无力,只能快刀斩乱麻地处罚了与自己积怨已深的多尔衮、阿济格两人而已。

至于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及智顺王尚可喜、恭顺王孔有德,他却不能再轻易处分了。

按理说,郑亲王济尔哈朗与英亲王阿济格两人的表现大同小异,都是光出兵,不出力。

相比之下,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人马,更是一仗没打,就全师撤回来了。

照理说,英亲王阿济格因此被夺了才得到不久的和硕亲王爵位,又降回了武英郡王,那么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应该如此才公平啊。

但是,黄台吉没有这么做,他可不想把郑亲王济尔哈朗彻底推到多尔衮兄弟那一边去。

黄台吉身边的那几个内三院大学士,全都看出了多尔衮为自己以及为军前诸王自议死罪的用心。

如果黄台吉将济尔哈朗、尚可喜、孔有德这几个人,与多尔衮、阿济格兄弟绑在一起处置,全都给予降爵、罚银、夺牛录的处罚,那就等于帮了多尔衮的大忙,等于硬生生地将这几个人打成了多尔衮的同党。

黄台吉虽然被气得不轻,差点气昏了头,但他一点不傻,在范文程、希福、刚林等人的劝谏下,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

同时,将阿济格调往海州,将孔有德调回盛京,而且让济尔哈朗带着尚可喜到鸭绿江上去造船。

独独留下已被降为睿郡王的多尔衮,戴着个奉命大将军的高帽子驻守盖州城,率领他的正白旗人马,顶在大清国对峙金海镇的一线,筑城,屯田,备战。

对此,多尔衮、阿济格两人心中也非常不满,尤其是阿济格的心中更是充满了对黄台吉的怨气。

你黄台吉对多尔衮该怎么处分就怎么处分,多尔衮是奉命大将军,是这次征剿金海镇的主帅,劳师糜饷,损兵折将,原本就该他负责任,你黄台吉处置他就完了,干嘛老是牵连到老子的头上呢!

再说了,围城打援的主意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出的,见势不对就提议撤军的人,也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他一仗没打全师撤回,你黄台吉怎么不夺他的和硕亲王爵位呢?

令阿济格尤其憋气的是,自己是先汗之子,堂堂一旗之主,和硕亲王,难道地位竟然还不如尚可喜、孔有德这两个明军降将吗?

恭顺王孔有德丢了大批重炮,对了几乎全部人马,为什么不夺爵,不罚银?!

智顺王尚可喜丢了熊岳城,丢了连云岛及其新建船厂的工匠和木料,为什么不夺爵,不罚银?!

头脑精明的多尔衮当然知道黄台吉为什么会这么做,可是头脑没那么精明的阿济格,却想不明白,只觉得黄台吉这是有意针对自己,有意针对自己兄弟俩。

之前黄台吉为了分化多尔衮兄弟,通过阿济格为和硕亲王而刻意营造出来的和解假象,一下子彻底破产了。

原本对多尔衮的野心并不怎么热心的阿济格,经过此事,终于认识到,他和多尔衮两个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管他阿济格跟多尔衮到底是不是一条心,在黄台吉的眼里,他们一母同胞的兄弟俩就是一伙儿的。

带着这些沉痛的领悟,被降为武英郡王的阿济格,在接到公开传达的圣旨之后第二天清早,就带着自己的镶白旗兵马,奉旨移防海州城去了。

至于黄台吉之前叫他做了镶白旗的旗主,将他晋封为和硕英亲王,所催生出来的那一点感激之情,经此一事,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发生在盖州城一带的满鞑子兵马大规模调动,自然瞒不住留守在兔儿岛海岸附近充当金海镇前哨的胡大宝所部。

崇祯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午后,一直停留在复州城一带、一边率军休整一边等待形势明朗的杨振,终于收到了胡大宝派人送回来的消息。

杨振得知盖州城的满鞑子大军一分为三,一路以镶蓝旗兵马为主,离开盖州城池,往东而去,一路以镶白旗兵马为主,离开盖州城池,往北而去,唯有正白旗兵马留守盖州,他的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就在当日中午,杨振立刻召集了跟他一起在复州城附近严阵以待的各路总兵、副将们,到自己下榻之地永丰寺议事。

这些天里,杨振一直留在复州城附近,没有离开,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担心多尔衮吃了亏以后不肯善罢甘休,再次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认真考虑和谋划金海镇北边的防务安排。

如果多尔衮不肯善罢甘休,或者说即便多尔衮暂时停战了,但黄台吉不肯善罢甘休,不肯停战,那么他就得继续留在这一带,继续与再次南下的满鞑子大军周旋。

如果多尔衮撤回盖州以后,是真正的撤军休整,暂时不再南下了,那么自己就有必要好好规划一下金州城以北的防御问题了。

杨振曾经一度有过放弃复州城的念头,因为他觉得复州城过于深入北边了,其周边地势又较为开阔,并不利于防守。

就此而言,全力守卫复州城,不如全力守卫金州城,因为金州城位处辽东半岛南段咽喉要道。

不仅是古老的金复盖海这条驿道,从此处经过,而且从宽甸堡、镇江堡这条路,经过辽东半岛的东海岸一线前往旅顺口,也必经金州城。

所以,只要守住了金州城,那么旅顺口北方陆地上的防御,就能万无一失了。

与此相应的是,杨振也在担心,他一直把复州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会不会有点过于刺激黄台吉了。

毕竟复州城相对金州城来说,已经接近黄台吉所谓大清国的辽沈腹地了,长期占据复州城,一定会让黄台吉把自己当成心腹之患。

这对杨振接下来好好经营金海镇,特别是全面开启移民垦荒计划,十分不利。

因为,杨振要想招纳移民,要垦荒,要春耕,要大规模地搞建设,首先得有一个相对安定的根据地。

否则的话,你这里天天打生打死,朝不保夕,哪个移民胆子那么大,敢携家带口地渡海到金海镇这里来呢?

但是,打了这一仗之后,尤其是消灭了阿巴泰,并缴获了六十一门重型红衣大炮,以及大量的其他中小型火炮之后,他的想法有了变化。

他突然认识到,现如今满鞑子的所谓大军,倒也并不像他自己原来所认为的那样难对付,那样难缠了。

满鞑子丢失了这么一大批重型红衣大炮,短时间内是无法再次向复州城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

而自己一方,缴获了这么一大批重型红衣大炮之后,防守坚城的能力倍增,绝对是今非昔比的局面了。

形势出现了这样有利于自己的变化,也让杨振终于下了决心,准备好好规划一下金海镇北路与东路的防御问题了。

“诸位,胡大宝派人送消息回来了,满鞑子的大军应是真的退了!消息说,有镶蓝旗大批人马出盖州,往东而去,我料,应是满鞑子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撤军返回其驻防地鸭绿江口镇江堡去了。”

当日午后,仍跟着杨振驻兵在复州城内外的各路将领们闻召而来,暂时居住在永丰寺内一个宽敞僧房内的杨振,一见众人到来,当即满脸喜色地向他们说出了这个喜讯。

“而且,阿济格所领的镶白旗人马,也在今日清早,离开了盖州城,一路往北去了!哈哈,如今盖州城内,算起来,就只剩下多尔衮自己的正白旗人马了,他就是想再起大军南下进攻咱们,起码在三两个月内,必定是有心无力了!”

前来议事的各路将领,刚在杨振居住的僧房内坐下来,就听见了杨振所说的这个喜讯,当下连忙又都站了起来,高高兴兴地向杨振称贺。

这次前来议事的将领,几乎涵盖了杨振麾下的所有头面人物,有金海北路协守总兵吕品奇,金海东路协守总兵祖克勇,金海西路协守总兵袁进,金海中路协守总兵许天宠。

除了这几个协守总兵之外,还包括了杨振自己直领的征东先遣军几个营头和各路水师的将领们,如火枪兵营副将张臣、掷弹兵营副将李禄、炮兵营参将杨珅,以及南路水师营的俞亮泰,北路水师营的胡长海、高成友。

至于襄平伯沈志祥以及南路协守总兵官张得贵、南路水师副将仇震海等人,则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带着缴获俘虏的人马物资,走海路南下安置去了。

毕竟金海镇并不是只有复州城,后方金州城与旅顺口内仍有大量的事务,需要有人坐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