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情报

大明崇祯十三年九月初,也即满清崇德五年九月初,黄台吉借故罢免了多尔衮的奉命大将军职务,然后将驻扎辽东南海州、盖州、镇江堡等地,应对金海镇崛起的大清军队,统一交给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指挥。

九月初三日下午黄台吉的旨意下达,九月初四日上午,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兄弟达成了一系列约定,然后就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盖州城,在智顺王尚可喜和敬谨贝勒尼堪等人的陪同下,一路翻山越岭往东行,返回镇江堡方向去了。

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兄弟达成的约定,并不是什么新的约定,而是老早之前他们就已经定下的战略。

只不过黄台吉突然罢免了多尔衮,同时又任命济尔哈朗为定海大将军,统揽征讨金海镇的全部军队,这个情况,即使在济尔哈朗看来,也实在是有点厚此薄彼了,于是便叫他的心里,多少有些感到不踏实。

他担心一贯桀骜不驯的多尔衮兄弟不配合,不好指挥,甚至是从中作梗架空他。

但是,多尔衮和阿济格兄弟的最后表现,却让济尔哈朗彻底放了心,也安了心。

多尔衮与阿济格虽然不会派出军队,跟他到镇江堡一起乘船向金海镇东海岸的大后方迂回,但是他们承诺会持续向熊岳城、许官堡等地增兵,并摆出再次攻占复州城的架势,以吸引金海镇的主力北上,然后给济尔哈朗的联军制造机会。

同时,济尔哈朗也与多尔衮兄弟在各自防守区域上做了明确的划分。

熊岳城以北直到海州城以西的辽东湾沿海地区,由多尔衮兄弟的正白、镶白两旗人马负责守御,出了任何事情,都由多尔衮和阿济格二人自负其责。

而他济尔哈朗这个总揽大局的定海大将军,既不去蹚辽东湾方向的浑水,也不会替多尔衮两兄弟背锅。

与此相应的是,联合朝人兵马战船走黑水洋迂回金海镇后方的事情,则由济尔哈朗及其麾下人马负责,多尔衮两兄弟的两白旗只管吸引金海镇主力北上就好了。

对于这个约定或者说安排,济尔哈朗是很满意的。

而且济尔哈朗也确信,只要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两白旗人马肯出力气,那么接下来的战事,自己就没有打不赢的理由。

然而正当济尔哈朗满怀信心地穿山越岭,经岫岩,走汤站,终于在九月初七日午后返回了镇江堡城的同一时间,在他心目当中几乎已被当成了待宰羔羊的杨振,正率领麾下人马浩浩荡荡地北上到了庄河堡外。

对于济尔哈朗的心思,以及济尔哈朗与多尔衮等人的计划,杨振当然无从得知。

金海镇的统计公所虽然在金海镇五路防区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但是在针对满鞑子国内的情报问题上,却迟迟打不开局面。

统计公所在向襄平伯沈志祥的前续顺公兵各部中招录了不少眼线细作,可是那些人对内可以,对外不行。

他们虽说当过八旗汉军下面的二鞑子,但是毕竟并非真鞑子,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打入盖州、海州、镇江堡等地刺探情报的能力。

莫说多尔衮、济尔哈朗这种满鞑子王爷身边,这些人根本就渗透不进去了,事实上就连智顺王尚可喜、恭顺王孔有德这种八旗汉军二鞑子王爷的身边,他们也完全渗透不进去。

杨振现在有关辽东南地区尤其是镇江堡等地以及鸭绿江沿线满鞑子驻防情况的一些十分有限的情报,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李朝那边。

沈器远的另外一个弟弟沈器成,跟杨振回到金海镇这边以后,没到旅顺口来,而是直接去了平壤城。

现如今这个沈器成就常驻在平壤城,一边负责居中联络介川铁矿开采输送交割等有关事务,一边也负责从平安道那里打探鸭绿江对岸的清虏驻防情形。

每次金海东路水师营的船队往返于介川矿场的时候,除了运回金海镇急需的铁矿石之外,也会带回来一些有关平安道以及平安道北部鸭绿江沿线的消息。

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联络输送铁矿石的事务,还是打探情报的职责,沈器成在平壤城的活动,都只能暗地里进行,所以效果很一般。

输送铁矿石的事情,还好说一些,毕竟有李朝君臣的江华岛密约存在,有其国王李倧和议政府洪领相的指示在,又有李朝新任兵曹判书沈器远的面子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公开进行,比较好办一点。

但是,搜集鸭绿江沿线的清虏八旗驻防情况,只能暗地里打探,这可就难多了。

尤其是在李朝平安道兵马节度使柳林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明不肯断然下注的情况之下,几个月来,沈器成在打探八旗驻防情报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前前后后跟随运送矿石的船队送到旅顺口的所谓情报,也只有极其简单笼统的几条消息而已。

比如,鸭绿江以东的李朝境内平安道没有清虏八旗驻防。

比如,鸭绿江以西镇江堡、九连城等地驻有清虏大军开荒屯垦。

再比如,清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整修镇江堡城以及主管李朝事务大臣驻地在义州府城对岸的九连城等等。

除此之外,沈器成能够打探到的稍微具体一点的情报,也就只有平安道下面各府城的主要官员姓名了。

当然了,沈器成所所打听到的这些简单的消息,也不是完全没有用。

最起码,正是沈器成叫人跟随铁矿石船队送到旅顺口的平安道下主要官员名单,让杨振对介川铁矿供应问题放了心,没有再专门为了此事跑一趟平壤城。

李朝的平安道下设两府两州以及若干郡县,其中的两府分别是平壤府与义州府,两州分别是定州与安州。

介川铁矿在平安道下的安州境内。

这也意味着,李朝介川铁矿的开采与运输,如果得不到安州牧使的支持或者说默许,是根本瞒不住鸭绿江对岸的清虏的。

同样,金海东路水师在东江岛、云从岛以及清川江口的动作,也不可能完全瞒得住定州方向的朝人官将。

如果定州牧使,是降清派的官员,那么沈器成从介川往金海镇供应铁矿的行动,也迟早会传到镇江堡清虏军中。

这样一来,杨振与李朝君臣达成的江华岛密约恐怕就隐瞒不住清虏了,而一旦如此,很多事情就会麻烦多了。

庆幸的是,与杨振本人相比,汉阳城内的李朝君臣甚至更担心他们与杨振所达成的江华岛密约暴露出去。

所以,江华岛密约达成之后没过多久,即在六月末的时候,定州牧使与安州牧使就全都换上了新的人选。

如今的安州牧使安克诚,定州牧使张厚健,都是由李朝现任的兵曹判书沈器远提名给议政府领相洪瑞凤,然后再由领议政洪瑞凤提名给李倧之后任命下来的。

至于平安道下面的两个府,即平壤府与义州府,杨振也并不担心他们的主要官员会对自己不利。

一来,平壤府的府城平壤城与义州府的府城义州城,距离清川江的江口以及介川铁矿地区,都比较远,杨振不怎么担心介川铁矿重启的消息会走漏。

二来,就算一时走露了风声,杨振不担心平壤府的府尹或者义州府的府尹,会向清虏通风报信。

因为平壤府的府尹,目前正是由平安道兵马节度使柳林所兼任,而义州府的府尹,则是黄一皓。

这个柳林,虽然在效力于杨振的问题上一直模棱两可,处在骑墙观望的状况之下,但是在执行江华岛密约的问题上,他已经做出了抉择。

毕竟在沈器成的奔走联络之下,金海东路的水师船队已经两次进出清川江,并从介川铁矿顺利运出了两个批次的铁矿石了。

而金海东路水师营的船队能够做到这一点,没有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兼平壤府尹柳林的点头默许,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以现在金海东路水师营的实力来说,一路从清川江口沿江打到安州城北的介川矿区,当然不是不可能。

但是一旦有了这样的行动,那就很可能会惊动鸭绿江西岸的镇江堡或者九连城的清军。而一旦惊动了鸭绿江以西沿线的驻防八旗军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从这个角度看,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兼平壤府尹柳林的默许和配合,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人到现在之所以没有完全倒向金海镇,倒向杨振,或者倒向大明朝,是因为他常年领兵驻扎在平壤城,对鸭绿江对岸的所谓大清兵的恐惧心有点过于根深蒂固了。

然而,只要接下来杨振的金海镇能够再次大胜他所恐惧的满清八旗军一回,给驻守镇江堡或者九连城一带的清虏以沉重的打击,那么不需要沈器远、沈器成兄弟再劝他,他就会自动倒向杨振这边了。

杨振对这种人的心思很了解,所以他并不怎么担心柳林真的会对自己不利。

再者说了,就算他在关键时刻想要对自己不利,他的亲家沈器远那边已经有了后手,已经把他的亲儿子柳之蔓派到了自己的军中。

到时候就算他真的有心坑自己一把,量他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

至于义州府尹黄一皓,碰巧杨振知道这个人在历史上的鼎鼎大名。

杨振对这个黄一皓的生平事迹其实所知并不多,只是碰巧知道这个人在原本历史上的死因和罪名。

他的罪名是私通明朝,而其死因是被清虏抓捕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