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这番打脸可还行

北朝求生实录

content

高演在上朝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便是高伯逸有通敌的嫌疑。

更进一步说,他的用心则更加险恶。

南朝历来都被视为汉人的正统!说高伯逸对陈霸先“献媚”,也是在暗示北齐的汉人都有可能对南朝献媚,谁出来给高伯逸帮腔,谁就有嫌疑!

所以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高演是在故意找茬,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高伯逸说话,包括李祖勋在内!

这个话题,非常敏感!

“报!江州战报!”

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的冲进大殿!

江州!

一听到这个词,所有人的耳朵都竖起来了。江州的事情,多半是跟高伯逸有关的。

“直接念!”

高洋懒得自己去拆竹筒了,他也是想在大殿里让所有人都听一下,免得最后弄得争议一大堆。

“高都督率军两千余,在江州豪酋余孝顷的帮助下,于鄱阳县大破陈霸先麾下轻骑五千余,此战大获全胜,陈霸先与其麾下大将萧摩柯仅以身免!”

这个消息就如同一枚核弹在池塘里爆炸一样!瞬间绚烂夺目的光芒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

高洋哗啦一下从龙椅上站起来,冲过去一把抢过书信,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高伯逸真乃大将之材!来人,传朕旨意,让荆州幕府代管江州事宜,军政民政均由高伯逸过目临机决断,事后报备中枢即可。”

一下子放这么大的权,实属罕见!上次北齐有这么大权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祸害了中原和江南十多年的侯景!

这时候,回过神来的人,拼命忍住笑,看着长山王高演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好似变戏法一样,全部在心中暗暗偷笑。

那些不经意带着揶揄的眼神,仿佛是在问高演:脸还疼么?被人这样打脸可还行?

高伯逸这无意中的打脸,还真是让长山王下不来台。

干掉了陈霸先五千精骑,在缺马的南方,不亚于砍掉对方几根手指!

难怪陈霸先现在求和上“降表”呢。高伯逸胜了这一仗的意义,不在于杀伤陈国多少人,而是鼓励着江州的那些豪酋们:你看,陈霸先不过如此。我轻轻松松就能黑掉五千骑兵,你们也可以做到。

将来陈霸先要是想来收编江州的这些豪酋为自己所用,先不说北齐会不会阻挠,就算不会,恐怕要收拢人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可以说这一战彻底断了陈霸先西进江州乃至荆湘的路!这梁子估计跟杀父之仇也差不多少了,不是有句话叫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挡人官路如杀人全家么?

“臣弟误信谗言,险些冤枉了国之栋梁,惭愧惭愧。等高大都督回邺都,在下定会去其府上负荆请罪。”

高演倒也光棍,很快找个台阶下来了,不然继续死撑下去,这笑话估计要传遍天下。

“陛下,臣弟还有话要说。”

高演再次出列,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高洋点点头,都懒得搭理他了。

“陛下,段大都督在淮南已久。如今梁国不复存在,陈国求和,臣弟建议让段大都督带着禁军回邺都。

然后派高归彦前往扬州镇守,高肃在邺都练兵颇有成效。不若让他带着新军,作为副将前往扬州协助高归彦。”

段韶这次在建康损兵折将,确实是要回邺城好好休整。但让高长恭去扬州,这就是典型的不怀好意了。

谁都知道在邺城,在高氏皇族里,就高长恭跟高伯逸关系最好。就连高长恭编练的新军,里面很多亲信都曾经是高伯逸的属下!

高演此番釜底抽薪,用得如此天衣无缝,此人不可小觑啊!

夺你的军容易引起报复和猜忌,所以干脆就调走好了。说起“文斗”,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高演还真是个高手!

就连高洋也有些意外的看了高演一眼。

“高归彦将帅之才,准奏,退朝吧。”

高洋一句话结束了今天的朝会。

下朝之后,各位朝臣的表情各不相同。

有如释重负的,比如说杨愔。有暗自窃喜的,比如高德政,有打酱油打到面部肌肉僵硬的,这样的人是大多数。还有眉头紧锁的,比如说李祖勋。

至于本次朝会的核心人物,尚书令高演,则是嘴角带着神秘莫测的笑容,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

西魏首都长安的宇文泰府邸里,正在开一场事关国家前途的重要会议!

在厅堂里,八柱国里面不算宇文泰和吉祥物元欣以及已故的李虎,其他五人已经悉数到场。而代替宇文泰出席的,乃是他的侄子,如今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宇文护。

五大柱国坐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之所以能坐在一起,是因为要商量一件大事!

如果宇文泰死了,谁会接他的班,成为实质上的皇帝!

至于现在的西魏恭帝元廓,就是西魏版本的汉献帝,这五大柱国虽然也不是一个鼻孔出气,但在这一点上,看得还是相当明白的,保持着高度一致!

宇文泰,就是西魏的真正主人,并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进入朝臣们视线的,是宇文泰的三个儿子。

长子宇文毓,是庶子,娶八柱国之一独孤信长女,今年22岁。

三子宇文觉,是嫡子,娶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五女元胡摩,今年14岁。

四子宇文邕,是庶子,还未娶亲,今年13岁。

其他都太小,要不是宇文邕少年老成,他也不会被提及。

而朝臣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宇文毓已经二十二岁了,虽然是庶长子,但年龄足够大,继承“皇位”毫无压力。

不说别的,就说那高伯逸,才十八岁就已经横行一方了好吧。

但有些人却认为,宇文觉是嫡长子,废嫡子,立庶子,乃是祸乱国家的行为,坚决不许。

坚持宇文毓为“太子”的,乃是他的岳父独孤信,这也很好理解。

坚持宇文觉为“太子”的,却是朝中德高望重的李弼。

其他三人,也是各有倾向,原因也不尽相同。

于谨倾向于宇文毓,赵贵倾向于宇文觉,侯莫陈崇并无明显倾向,故而一时间堂内气氛比较微妙。

北朝求生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