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骨丸还是断肠草,论轰轰烈烈的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上)

作者君习惯把这次改革称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或者“太和改制”,而不会将其称为“孝文帝汉化运动”,因为其中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太过宽泛,远不是汉化二字就能概括的。

甚至这篇介绍,也只能蜻蜓点水的概括说一说。

在正式介绍太和改制之前,首先就要说说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元宏上台前后,鲜卑北魏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有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教授叫川本芳昭,非常有名。他对于南北朝的定义就是“中华的崩溃与扩大”,作者君认为,这个定义是非常简练而精确的。

北魏的一代雄主拓跋焘去世之后,国家表面上依旧是雄赳赳气昂昂,但内部深层次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第一,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鲜卑人虽然有自己的文化,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独有文字去承载这些文化。

所以在北魏建立的过程中,鲜卑语/汉语双语并行,汉字独立记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导致随着地盘的扩大,政令军令的复杂化,鲜卑族的汉化早已无可避免。

即使不去做所谓的汉化改革,这个过程是改变不了的,也是逆转不了的。

事实上,北魏的统治者,选择的是使用汉字作为官方记录文字,而非创造一种独有的“鲜卑字”。这个观点,在当代中国史学界已经是有公论的结论,无需置疑,有很多文物都能证明鲜卑族是利用汉字记录鲜卑语。

这种现象,在官方与民间,各族之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第二,经济上,北魏所面临的问题,跟前面的前秦,前燕,跟后面的蒙元,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从游牧经济转为农耕经济,上层建筑也要与之相适应。

当打下来的地盘都是属于自己的以后,如何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孝文帝拓跋宏以前的北魏皇帝,做法是“鲜卑为兵,汉儿种地”,这样做好处先不说,有一个极大的坏处就是,在战争中,本就不多的鲜卑人口加速损失!

到了拓跋宏即位的时候,赖以立国的鲜卑军力,已经要镇不住场子了。就在拓跋宏即位的那一年,发生了农民起义三百多次,平均每天一次。

很多人认为拓跋宏汉化改革就是自我毁灭,国家民族罪人。但也要好好看一下,如果拓跋宏不改革,鲜卑很可能撑不过二十年!甚至十年都够呛。在鲜卑拓跋之前,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

当时的北魏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不能拿太和改制以后富庶的北魏去和之前那个北魏相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阶级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一些不应该成为统治阶级的人上位了。

应该成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人,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却没有获得对应的权力地位,这个国家能稳定么?

前秦苻坚汉化极深,其儒学水平超过很多南朝大儒,但是前秦有没有成功呢?并没有。

前燕汉化也是极深,鲜卑慕容的汉化水平远在当时的鲜卑拓跋之上,但是前燕有没有成功呢?也没有。

是因为北方汉人世家嫌弃他们不汉化吗?

其实不过是那些地主豪强不能参与到国家决策里面,不能当家做主,所以人家能不闹事么?

北魏在拓跋焘杀崔浩之后,北方的汉人世家心思已然变了,大有搞死北魏另起炉灶的心思,那些农民起义,一年三百多次,当真以为没有人背后推波助澜吗?

所以说摆在拓跋宏面前的,是个烂摊子,绝非是外人以为的好差事。鲜卑北魏如果不改革,那么必死无疑,这点无须解释。

第四,其他原因

这些说起来就比较杂糅一点。比如说当时的北魏都城平城,太过偏远,气候苦寒。难以掌控中原的繁华富庶之地。

首都离草原太近了,时刻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中原的前路遥远,草原的退路已断,迁都乃是势在必行。

制度落后,官员连俸禄都没有,靠着中央的赏赐过生活。一旦失去赏赐,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被饿死都有可能。这是北魏扩张太快留下的后遗症。

这种现象导致中枢以外官场混乱不堪,官员为了生活不得不私自发动战争以劫掠。

比如说因为战乱,土地兼并严重,地方豪强趁机做大,流民居无定所失去原有土地,新土地他们又无法占有,导致治安恶化,匪盗不断。

种种危机综合作用,让孝文帝下定决心进行改革。其实早在他即位那年,冯太后亲政时期,改革的种种铺垫就已经开始了,具体什么措施,下一篇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