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差事
很快,郭信升任都指挥使的封赏就兑现了。奉国左厢第五军都指挥使,领虔州刺史,以及配套的官服、甲胄,至于其余伞盖锣鼓之类用于仪仗的东西要等到班师回东京之后去侍卫司找史弘肇领。
其中郭信的虔州刺史也只是遥领,并不实授。郭信又私下问过王溥,才得知那什么虔州甚至都不在汉朝境内,而是远在南唐和南汉的边境,简直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只是按照俸制多些俸禄罢了。
至于郭信能遥领刺史,盖因此时因功升迁的禁军武将们除了本身的差事外,许多都有遥领地方长官作为官身补充,如郭信的老上司厢都指挥使解晖便是恩州防御使,再往上到了军都指挥使的级别,如刘词、史弘肇等人便有资格设旌持节,外放作为一方节度使了。
升迁固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郭信此刻身边却没有什么可以分享这份喜悦的人。一众兄弟和家人们不是在东京就是在凤翔,郭威虽然就在军中,可他显然不能去在郭威面前显摆。
身边的亲人只有郭朴,但这家伙得知升赏内容,先问了一句:刺史能分多少亩官田?当即也就让郭信的喜悦冲淡了几分。
随后不久,郭信又收到了自己的“本部”兵马。因他原先就有一个指挥的兵力,升都指挥使之后按照禁军编制是五个指挥,郭威大手一挥便从新募的士卒里抽调给他补满,还附带了一个都虞侯名叫向训,算是为他辅助军务。
郭信还是指挥使时,底下许多杂事都由副将章承化为他代劳,不过升任都指挥使,底下人手扩大了四倍,章承化未必还照顾得过来,这样也正需要一个都虞侯来在旁辅助做事。
不过除了这些之外,他还以缺少亲兵为由向老爹要了个人——赵匡胤。
自从见过赵匡胤,赵匡胤的一张黑脸就在郭信脑海里挥之不去了。这样一个人物留在军中任其野蛮生长,会不会日后坐大?尤其是赵匡胤似乎还很受父亲郭威看重,不然不会一来就授都将之职,要知道自己当初在太原从军的时候不也才是个都将?
思来想去,郭信还是放不下心里的提防,最终决定干脆把这样的猛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如果能有机会收为小弟,那就更好不过。让原本历史上棒打八百座军州的宋太祖做自己麾下的打手,想想也觉得十分美妙。
临时的营房里,郭信正在向老爹为自己派来的都虞侯向训问话。
向训是个标准的国字脸,身材魁梧,一脸正气,放在后世应该算是一个帅哥。郭信交给他的第一件事是将郭威调来的四个指挥打散重组,向训很快完成了任务,眼下便是来向他复命的。
“四个指挥,末将观之高矮瘦壮者皆有,便按照将军吩咐将其岔开编排,尽量使各指挥战力平均……只是几位指挥使之位还在空缺,若不及时选定,恐怕人心浮动,将军不可不察。”
郭信听着禀报,觉得向训虽是个武夫,办事却比较利索,郭威还是很有识人之明的。
至于四个指挥使的位置,郭信心里也都有数。首先当然是要继续提拔一直跟随自己的章承化、王元茂两人作指挥使——大伙上阵都在一起拼命,有好机会自然不能忘了底下的兄弟们。
原先的指挥则仍作为自己的亲兵仪仗,剩下两个指挥使按照惯例有一个应由都虞侯兼任,剩下最后一个当然要留给赵匡胤了。
于是他微微点头:“向虞侯眼下没兵,自己回头便先领一个指挥罢。”
“谢过将军。”向训拜谢道。
郭信又叫候在一旁的郭朴去找赵匡胤前来。
赵匡胤很快入内抱拳:“见过都使。”
郭信点点头,先为一旁向训介绍:“这位是本军都将赵匡胤,先前赵都将迎我入营,我与赵都将相见后自感很合眼缘,便厚着脸向父帅讨要来了。”
向训点头示意,赵匡胤又向向训行了一礼,郭信便接着说道:“赵都将先前就是都将了,如今到了此间自然不能亏待,本将决定且升你作指挥使。赵都将没有异议罢?”
“末将愿为都使效力,鞍前马后,绝无推辞。”
赵匡胤闻言当即一脸惊喜,抬头看向郭信时甚至面露拜服的神色。郭信见状暗想:权势之威,就连宋太祖恐怕也无法抗拒。
赵匡胤随即又道:“对了,末将如今部下还有几十骑,不知都使如何处置?”
“却忘了这事,”郭信佯装才想起的样子,把头转向向训,“向虞侯身为虞侯,眼下身边却无半匹马,赵指挥既然手下有几十骑,不如……”
话到此处意思已经明显,郭信说罢偷偷打量着赵匡胤。
只见赵匡胤毫不犹豫,直接爽快答应:“如此甚好,马军在虞侯麾下自然更有用武之地。”
向训也不推脱:“那本将也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又说了些话,郭信忽然发现了王世良,王世良正在门外来回走,时不时伸颈往里看。
郭信心下了然:王世良护送刘氏去东京回来了。王世良一去便是三个月,自然不仅仅是单纯护送刘氏回家,此外还身负着郭信别的差事。
向训这时微微侧目,也发现了外面踱步的人,便起身对郭信道:“时候不早,军中还有杂事,末将先行告退。赵指挥使,随我来点齐人马罢。”
“好,好。”郭信送二人出门,便招呼王世良进屋说话。
王世良一脸风尘疲惫,长途跋涉而来显然很是辛苦,郭信见他嘴唇干裂,先把水壶递给他喝口水。
王世良也不拒绝,等喝完水喘了口气,先抱拳道:“恭喜主公升都指挥使,主公在关中大胜蜀军的事已经传到东京去了,只恨卑下身在东京,未能随主公一同驱驰杀敌。”
郭信却皱起眉头摆摆手,迫不及待地向他询问:“不说这些旁的,王都将在东京差事办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