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人才选拔的问题

人们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遭遇更是表示愤慨,多好的一对啊,就这样被生生逼死了。但是这种事情真落到了自家头上,可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鲁若麟也并不是想通过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实现自由恋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是希望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遭遇,暗示父母在决定子女婚姻时还是最好考虑下子女的感受,否则保不住真有几个一根筋的寻死或者私奔之类的呢。

等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了好几日,城内的气氛被渲染的差不多的时候,早就备受煎熬的徐班向父母表达了要娶向招弟的想法。徐班的父母被徐班的想法气到了,刚才还在谈论祝英台父母多么狠心,拆散了两个可怜人儿的徐班父母立马变身为祝英台父母的模式,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行!

早就与刘雅婷沟通过的徐班马上就“病了”,没几日就“吐血”了,其实那是早就准备好的番茄汁。虽然觉得这样欺骗父母良心上很是过不去,但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也只能忤逆一次了。

早就被《梁山伯与祝英台》下了心理暗示的徐班父母一下子就慌了神,如今徐班可是徐家的顶梁柱,是徐家兴旺发达的依靠,要是徐班出了什么事情,徐家就彻底完了。徐班父母赶紧请来了济州岛最好的医生,医生早就被刘雅婷叮嘱过,直接诊断为这是心病,只有心结打开了才会好。

梁山伯可不就是得心病死的,徐班父母被吓到了。这个时候那还管得了其他了,救儿子要紧,立马答应了徐班娶向招弟的要求,把徐家大房那边的亲事推掉。即使再丢脸,为了儿子两老也只能这么做了。

好在徐青松早有准备,推说那边说好的女孩因为一直等不到徐班的消息,正好又遇到了合适的人家,已经跟别人定亲了,所以徐班父母同意的消息并没有传给对方。听到这个消息徐班父母舒了口气,好歹少了个麻烦,同时心里还有点不乐意,这么急着出嫁,指不定不是什么好人家。

两老对徐青松自是万般感谢,并且央求徐青松到向家说亲,毕竟是一家人,徐青松在济州岛的身份地位也不低,大家都知道他与鲁若麟交情匪浅,亲自去说亲也是给足了向家面子。徐青松也乐得做这个人情,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向家也是对向招弟的婚事很苦恼,自从与徐班的绯闻发生之后,向招弟的名声就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后来得到了澄清,但总是会有些好事者拿来说事,搞得明明一个大好的闺女居然没有人来上门提亲,令向招弟的父母很是气愤。但是要他们放下身段主动找个差点的,他们也拉不下这个脸来,干脆决定在家里多养两年,再为女儿寻个合适的夫君。

就在这个时候,徐青松上门为徐班提亲,这下让向招弟父母脑袋都方了。本来就想避开徐班这件事情,现在可好,连亲都提上了,以后自家女儿还怎么嫁人啊。向招弟父母坚决反对,不是说徐班不好,相反徐班前途远大,绝对可以说是佳婿。只是老师怎么能够娶徒弟,徐家人是怎么想的,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敢拿出来说事。

徐青松照搬了鲁若麟的话,向招弟可不是工匠协会登记在册的徐班弟子,而且向招弟也没有向徐班敬过茶,根本算不上徐班的弟子,只是在学术上有些切磋罢了。

向父只知道向招弟曾多次向徐班请教学问,也曾开口叫过徐班老师,这不是师徒是什么。徐青松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文人之间相互交流学术称达者为师只是表示尊敬,并没有真正的师徒关系。招弟也曾经帮徐班解决过不少困惑和难题,这在工匠协会里大家是都知道的,难道徐班就是招弟的弟子了吗?”

这个还真不是徐青松说假话,向招弟还真帮徐班解决过几个思路和难题,得到了工匠协会其他工匠的认可,对向招弟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令向父非常有面子。

如果顺便喊几声师傅就能成为弟子,那工匠协会的规矩还要不要了?反正万会长亲口说过,协会不会承认向招弟是徐班弟子的,而且万会长准备收向招弟为弟子,招弟已经答应了。

万金山愿意收向招弟为弟子肯定是鲁若麟打了招呼的,为的就是给徐班和向招弟的婚事扫除障碍。

听到有自家老大万金山的背书,而且还准备收向招弟入门,向父心里的疙瘩终于没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惊喜了,万金山作为工匠协会的老大,又是鲁若麟的乡亲,有万金山做靠山,向招弟甚至是向家以后的好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障碍扫除了,向招弟的父母自然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最终徐班和向招弟有情人终成眷属,工匠协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出席了婚礼,给足了万金山和徐班面子。鲁若麟还亲自到场表示祝贺,让徐家和向家与有荣焉。

徐班的婚事虽然过程有些难以启齿,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事实上向招弟确实不错,在徐家孝敬公婆、持家有道,对徐班的弟弟和妹妹们也非常不错,很快就被徐家人接受。加上向招弟本身也是有本事的人,有万金山扶持,加上自己的天赋,很快就进入了工匠协会,徐家夫妻二人都身处协会,也是一时美谈。后来即便徐班父母知道了徐班装病的事情,也是一笑而过了。

对于鲁若麟处理徐班婚事时展现出来的手段真的是令刘雅婷和柳如是叹为观止,还顺手整出来了一曲惊世之作——《梁祝》,这两人现在看向鲁若麟的眼神就差在脸上写个666了。《梁祝》现在已经传到了大明的江南,引起了文化界的轰动,要是哪个青楼没有梁祝之声,都不好意思开门,不知道多少二胡人因此而受到热捧。

有些琴技高超的姑娘更是将《梁祝》用在了古筝上,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总之如今《梁祝》是大明的最热单曲,还将经久不衰。至于传闻中的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令江南文人心向往之,时常哀叹不能一观。

甚至有些文人为了观看梁祝,特意跑到济州岛来了,也算是文化旅游了。这些人一旦来到了济州岛,很多人都不愿意回去了,有钱有闲的他们直接住在济州城享受生活,间接拉动了济州岛的GDP,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梁祝》这首曲子对外宣传上是柳如是的作品,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样是柳如是的心血之作。鲁若麟本来就不是文学类的人设,也没有必要出这个风头,得不偿失,反而柳如是作为宣传口的老大,更需要这个名气。

如今柳如是在江南一带是名声大噪,名气直追当世大家。文人墨客们都已经拿她和宋代的柳永比了,可惜她不在江南,难缘一见。正是人不在江湖,但江湖都是她的传说。

如果不是为了徐班这个人才,鲁若麟才不愿意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毕竟这里面有很多事情是上不了台面的,太掉鲁若麟的价了,这可是黑历史啊。最好是手下的人将事情处理漂亮,他再来个光鲜的结尾,这才是应该有的操作。

这帮手下还需要磨练和成长啊,哪有拿老大顶雷的道理嘛。今天晚上回去一定要惩罚一下李雪晴,谁让她把麻烦推给自己呢,要不让她换个新姿势试下?鲁若麟对着李雪晴猥琐的笑了下,惹得她莫名的打了个寒碜。

经过几年的发展,济州岛的船厂终于形成了规模,技术也日渐成熟,已经可以建造大型的海船了。济州岛的新式海船并没有沿用大明的福船样式,而是结合了中西方的造船技术精华,三根主桅,船型更加的细长,风帆也是软硬结合,创造性的使用了水密隔舱,抗沉性更好。

济州岛发达的纺织业为船只提供了优质的风帆材料,新式风帆的布料更加结实防水,而且在上面涂有防火涂料,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风帆的表面用粗线打成了一个个的田字格,既不影响受风,在发生破损的时候也不至于创口扩大。

新船上下四层,下层是压舱石,第二层是二十门重型铜炮,增强威力的同时起到一定的压舱作用。第三层则是40门新式佛朗机大炮,也就是大众口中的子母炮。这种子母炮是在佛朗机大炮打基础上进行改进后的产品,比原版的更加先进。最上层则是露台,也有10门新式弗朗机炮。

作为一种预填装后装炮,子母炮在射速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因为后堂开口,在气密性上天然要比前装炮要差,导致射程和威力都有不小的下降。济州岛的工匠们为了解决气密性的问题花了很大的功夫,最后采用了在连接处增加石棉布垫圈,母炮底口做成一个大小口,子炮的炮管可以直接插进母炮,炮匣底部空间再用硬木抵住固定,尽量减少漏气。

其实想要做到这一步,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极高的加工精度,以及冷削工艺。以前工匠们虽然有母尺,但是精度不高,在尺度上也不能做到完全统一,导致很多零部件不能通用。而雷霆号上恰好有一些精密测量工具,依据这套测量工具,兴汉军治下实现了度量衡的精准统一。

不要小瞧了这个度量工具精度提高,在工业化时代,工业品的大规模生产依靠的就是尺度的高度精准和统一。济州岛的量具部门制造的直尺和天平就以精度高、标准统一而闻名,凡是用济州岛量具部门生产出来的量具测量出来的数据基本没有人会质疑,所以很快就占领了市场。

普通的民用版本,直尺的最小单位到了毫米,天平的最小筹码到了0.5克,大大方便了商户的交易。大宗商品使用的大型抬秤也以制作精良,结实可靠而备受信赖。在容器上也推出了标准的玻璃量杯,最小精准到了毫升,不过民间使用的比较少。

工业用版本的量具则更加精细些,因为需求更高了,特别是一些精密加工件。通过雷霆号上的量具仿制出来的千分尺就是为那些精密部门专门配备的。

即使有现代千分尺作为样板,想要仿制出来难度也是极高的,废品率接近七成,成本非常高昂,数量极少。除了需要手艺非常高超的工匠手工制作外,对制作材料的要求也非常苛刻。目前兴汉军中能够制作千分尺的只有一位老匠人,以前是一个做称的工匠,耗费了很长时间练手才做出了可以实用的千分尺。

这个老匠人现在就是兴汉军的宝贝,受到了极高的保护,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兴汉军中的重要作用。现在他手底下也有几个徒弟,但是想要达到他的水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人的天赋你确实羡慕不来的。

兴汉军的弗朗机炮没有用钢铁制作而用的是青铜,除了海上腐蚀性强外,更主要的是为了方便炮管切削。虽然兴汉军的工具钢硬度已经很不错了,已经可以用来钻铁质枪管了,但是用来切削铁质炮管还是力有不逮。而青铜比铁要软的多,切削也更容易一些。

有了千分尺和切削工艺,很好的保证了炮管的精度,子炮就可以做成插入式的,间隙很小。并且能够保证全船的母炮和子炮可以通用,大大的提高了作战效率,降低了后勤负担。而大明和西方的弗朗机炮因为都是铸造的,精度很难保证,所以漏气比较严重,射程和威力自然大大降低,主要还是用于近战时打散弹。

螺丝、螺帽、扳手、老虎钳、起子等工具的仿制成功对于造船速度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相比起钉子和铆钉,螺丝更容易施工,也更加牢固,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对于工具兴汉军从来不吝啬用最好的材料做最好的东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舍得投入的却很少。

正是这些在外人眼里根本不起眼的小东西,确保了兴汉军无人超越的技术优势。有了众多技术部门的支持,兴汉军的新船不仅造的速度更快,质量还杠杠的,受到了水师部队的一致好评。

新下水的船只被鲁若麟定为“敖广级”,也就是东海龙王,首舰就叫敖广号,后续还将陆续开建很多艘。

敖广号的定位为战舰,所以火炮众多,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1600吨,载货量可以达到1000吨,在大明的标准里是妥妥的万料大船。除了作战,必要时敖广号也可以作为商船使用。因为体积大、火炮多,所以敖广号的船员有600人之多。当然这还不是最多的,雷霆号上就有近1000人,近卫水师一旅一团整团都在雷霆号上。

除了作为战舰的“敖广级”,同船型的武装商船被命名为“冥鲲级”,在减少了火炮数量的同时,对船体进行了一些调整,方便装载更多的货物,预计载重量可以达到1200吨,将是兴汉军以后主要的货运商船。

因为繁忙的海上贸易,兴汉军对船只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船厂的规模一再扩大,仍然不能满足造船的需求。兴汉军目前最大的造船厂依然设立在白翎岛,因为济州岛的优质木材缺乏,特别是适合制造龙骨和桅杆的大型木材。而白翎岛紧邻朝鲜,可以方便获得木材,但是依然比较麻烦,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在陆地沿河处建立生产基地,这也是兴汉军后期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