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匪夷所思的“肉环”
患者的家属赶来后,了解了情况,也都十分伤心。女子的妈妈泪水止都止不住。
更重要的是,这位患者一直在打拼事业,到现在还没有结婚,连男朋友都没有!
陈俊在自媒体上不止一次提到醉酒的危害,但是他还是想继续强调这一点,因为,急诊科常常见到醉酒的患者,有不少都危及生命,这样屡见不鲜的事情,陈俊感觉,强调多少遍都不为过!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引起了轰动,说是某大型集团酿酒工程师被推荐进入院士候选人名单,陈俊看了之后也十分气愤!
院士是什么?国之名士,在国人心目中代表了一种崇高无上的荣誉!对科技,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才有资格入选吧?
一个酿酒的总工程师……酒精算什么?安全摄入量为零的东西,每年急诊科多少这类的患者,有的甚至抢救不过来,英年早逝,这要是能进院士,陈俊第一个不答应!
这名女患者只是其一,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以前急诊科也接诊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壮年男子,聚餐时喝下一斤白酒,戴着呼吸机几次转院,最终来到省一医急诊科。
据了解情况,当时对方一斤白酒下肚,就醉得不省人事了,呕吐得一塌糊涂,意外发生了,吐出的部分残余物被吸入肺部,陡然间呼吸不畅。
这名男子被送到了当地的医院,医生发现他的肺部吸入了很多异物,于是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冲洗和取异物,但即便如此,这名男子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最后不得不戴着呼吸机,用救护车转移至省一医急诊科。
醉酒后吸入肺部的异物,因含有酒精和胃液等成分,先会引起化学性肺炎,之后又会继发感染。
该患者入院时病情十分危重,是重度呼吸衰竭,一入院就被送进了ICU病房。在ICU住了十天,后来又在急诊内科病房住了十几天,出院时情况还没全好,只要剧烈活动就会喘不上气来。
但是,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抢救过来,有些入院时间晚了,病情严重了,就难说。有一些则还没到医院就死了!
饮酒过度会引发诸多危险。轻者头疼、呕吐,重者会诱发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呼吸麻痹、呼吸骤停等引起猝死。
所谓“窒息”,其实就是脑缺氧;一般情况下,脑缺氧超过3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细胞坏死直至死亡,而且是大脑细胞不可逆的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
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颜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病人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紫绀明显,呼吸逐渐变慢而微弱,继而不规则,到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减慢而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是窒息的主要表现。
还有一些,喝酒后误坠河中,掉落楼梯等等,也有死亡的案例。
一旦停止呼吸,应尽快做人工呼吸及心脏的按压,保证脑部不缺氧才能救活,救活后才能有可能避免引起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
体型肥胖尤其应该注意,平时喜欢打鼾,喝酒会抑制呼吸中枢,可使咽部肌肉松弛、舌根后坠,从而导致呼吸道更加不顺畅。
另外就是醉酒后的睡姿很重要。有一些姿势不当,可能会酿成悲剧。
醉酒一般是因为饮酒过量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种失常状态,如果采取不正确的姿势休息很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为饮酒后,心、脑、肾等重要部位供血不足,可能加重昏迷,甚至造成窒息。
其中尤以平卧位最易窒息死亡。
平时很多人的习惯是仰着睡,但是对于饮酒后的人,仰着睡是万万不可取的。喝醉后会呕吐,但因为醉酒,人的咽反射及吞咽动作比较迟缓,这时醉酒者如果是仰卧平躺,那么呕吐物很可能会返流入气管,发生误吸。轻者可引发肺炎,严重者可导致气管堵塞而窒息死亡。
如果一定要平卧,那么一定要将头部垫高,同时也将头偏向一侧,以确保不会窒息。
其次则是俯卧位,也是相当危险。醉酒者多处于中枢抑制状态,全身肌肉松弛瘫软,变换体位的支撑力量大为减弱。俯卧位时口鼻朝下,常常会埋入被褥或软枕中,导致口、鼻呼吸通道不畅,气道梗阻,加重脑缺氧,神志更加不清醒,或者酒醒后头痛欲裂。
有人认为,喝醉后坐着会安全一些,其实不然,因为深度醉酒者由于体内循环受到抑制,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血液回流缓慢,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部位供血不足,容易导致低血压发生。
喝酒后,请一定要“侧着睡”。对于醉酒者而言,侧着睡有利于排除呕吐物,降低误吸后引起窒息的风险。另外,由于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时,血自然回归到肝经里,所谓“肝主藏血”,心、脑、肾等多个重要部位获取充足血液养分,同时也有利于养肝。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醉酒后有人在旁边守护照料,可以严密观察醉酒者的反应,直到其完全清醒,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还要给醉酒者解开领带、衣扣、裤带等,抬起下颌,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
陈俊在抖音开直播的时候,有一名患儿妈妈在线求医,连通之后,这名患儿妈妈详细讲述了她孩子的病情。从视频上看,令人触目惊心。
她女儿才三岁,半年之前,手臂上突然出现了一圈凸起的神秘的“圆环”。手臂一天比一天鼓,一碰就疼,严重的时候还几度溃烂,也曾三番五次到医院,当地的医生却始终找不到病因。
后来,经人推荐,说是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网红名医,对急诊科和儿科很在行,就建议这位母亲先在线咨询一下。如果那位陈医生有把握,就可以带着孩子去H市找对方。
但是一定要先问问,要是对方也一头雾水,那千里迢迢过去一趟不划算。
陈俊就询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半年之前,更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端倪?
孩子妈妈表示不知道,因为,小孩是长期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右前臂就突然多了一圈“肉环”!
最初家里人没有在意这个“圆环”,以为会慢慢好的,哪里知道,孩子的右前臂却一天比一天红肿,到了现在,都有些不忍直视!
孩子的右前臂严重肿胀、疼痛,而且手指活动严重受限,家里人简直愁死了!为了这个事,孩子妈妈不得不辞了外地的工作,专门回来带孩子,并带她多次去医院!
当地的医生都说这个病很“怪”,有考虑皮炎,有考虑感染……对“症”处理后,都是不见好转。
“陈医生,您医术高,知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我女儿该不会真得了什么难以医治的怪病吧?”孩子妈妈抹着泪说道。
陈俊沉吟片刻,说道:“您孩子这个病,可能是里面有异物,可能是虫子,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异物,但是要当面看过之后才能确诊,不过我有九成的把握,不知道您是住在哪儿的?离我这里远不远,近的话可以带我这里来,远的话也可以去当地的省会大医院。”
那位母亲一听,立马表示:“那我还是去找您吧!”她对陈俊有信心一些,因为身旁好多朋友都说陈俊厉害。
与其去找其他医生,还不如找这位名医。如果能一次性搞定,就免于孩子几番受苦。
陈俊就告诉了她省一医的地址,让她到时候来急诊科找他,如果他不在,就找一个叫刘璐的女医生,刘医生会帮忙收治入院,到时候等他回来了会一起参详。
孩子妈妈连连道谢,表示第二天就出发!
陈俊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三岁女孩的右前臂肿得越发大了,因为这个病情,自然也没有上学。
陈俊一看,就明了,,于是对孩子妈妈说道:“您女儿这个情况,很有可能是橡皮筋长进去了!”
“啊?橡皮筋?不可能吧?”孩子妈妈都懵了,她想过很多种情况,怎么也没想到过橡皮筋啊!
橡皮筋长进去,那得多久啊?
她是知道的,有些树,小时候用铁丝箍住,长大了,铁丝就嵌进了树干里面,但是孩子的这个手臂,被橡皮筋嵌进去了?多匪夷所思啊!怎么可能呢?
“是不是,我们做个B超就知道了!”陈俊说道,于是,立刻安排孩子去做了个B超,结果,果然证实了陈俊的诊断!
“那接下来怎么办,医生?”孩子母亲很揪心,求助的眼睛望向陈俊。
“动手术取出来就行了,放心,手术并不难,孩子以后的恢复也不成问题。”陈俊说道。
“那会不会留一圈难看的疤痕啊?”孩子母亲问道。
陈俊道:“放心吧,我也挺擅长皮肤整形,消除疤痕的,而且孩子还小,以后慢慢长好,基本上就看不出来吧!您如果经济不宽裕的话,除疤这个事不收钱,我额外帮您做。”
“那真是太感谢了!”孩子母亲连连道谢。事实上,真如陈俊所说,他们家真是没什么钱,要是有钱,早就去大医院看了。
现在直接来找陈俊,也是怕去了别的大医院,万一治不好,又要花费冤枉钱。另外,去当地省城与来H市,除了路费稍微贵一点,其他花费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吃住在异地,有什么分别?
陈俊也是看出这一点,所以才主动提出来。除疤?对他来说就是兑换一点无痕能量的事情,另外缝合的时候针脚更细密一些,能帮助这个小女孩,他也是很愿意的。
其实,即便是急诊科里的其他医护人员们,也都很难想象,一根普普通通的橡皮筋,居然可以偷偷长进孩子的肉里,甚至已经紧紧包住骨头了!
这孩子的爷爷奶奶得多大的心才会造成这种事?!估计,从此以后,这位妈妈都不放心让她公公婆婆看孩子了!
无影灯下,陈俊的一双妙手如蝴蝶穿花一般灵巧,仅仅十分钟,就将那根橡皮筋取了出来,随后清创缝合,针脚缝得很细密,又悄然灌注了“无痕”能量,不仅解决病痛,以后的美观问题也无需担忧。
半年后,孩子的父母看见女儿恢复如初的光滑手臂,无论手臂还是手指都活动自如,动手术的地方仅仅有一圈细小的淡淡的疤痕,而且疤痕还挺“美观”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会越来越淡,孩子父母便带着感恩的心,愉悦的心,于千里之外给陈俊送来了一面锦旗。自然也提供了崇拜值。当然,这都是后话。
事实上,除了橡皮筋,还有被头发丝、线头缠绕的患儿。只是,头发丝、线头缠绕的患儿比较多,像这名女童,被橡皮筋长进肉里,真的挺罕见,十年也遇不到一次的那种!幸亏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截肢!
曾有过这样的医案,一名妈妈给新生宝宝戴上小手套,几天没有摘下,结果,因线头缠住手指阻断了血液循环,造成了宝宝手指坏死,不得不截肢。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此外,也有宝宝的小丁丁、脚趾头等被线头、头发、皮筋缠绕的……都需要引起家长朋友们的重视。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头发止血带综合症,是肢体末端被头发、细线等紧紧勒住,陷进肉里,导致疼痛损伤的一种临床现象。常见于婴儿的手指、脚趾、小丁丁,严重时肢体缺血坏死需要截肢。
这些情况经常发生在小月龄的宝宝身上,尤其是6月龄前的宝宝,因为他们无法表达,意外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被家长忽视,因此平时生活中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关注了解宝宝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