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义

在场的八旗亲贵都觉得豪格简直是疯了,这么望风而溃一路狂奔肯定要在撤退途中遭遇重大损失,在曹州附近的三十个牛录甲兵与六十营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只需要损失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五的兵力与三分之一的辎重,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是损失近半兵力与辎重。

而且更重要的是明军虽然突然发动北伐,但是清国现在连金华贼投入的具体兵力都没弄清楚,只听说明军投入了上百个营头,但是明军有没有这么多兵力都是个问题。

如果越明军只是用偏师发动北伐,那么豪格与大家就会成为整个大清国的笑话,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余波,但是在场的八旗亲贵稍作思索都赞成豪格的决定:“赶紧撤过黄河!”

“只要过了黄河,咱们就安全了!”

“可以在河南保留一两个据点接应从曹州退下来的王师!”

“越快撤越好!”

大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不仅仅是因为前次南征多铎、代善、豪格率先逃跑事后却毫发无损的缘故,关键还在于现在他们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藩镇。

藩镇依赖军事实力才能拥有地盘,虽然阮大铖认为大清国在实施藩镇化之后,诸位王爷、贝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肯定会与越明军拼死一战,但事情的发展却与阮大铖以及诸位王爷、贝勒的估计完全相反,现在各个大小藩镇最关心的问题是怎么保存实力。

只要保存住实力,就有办法控制新的地盘,如果实力尽失,那么守住现有的地盘也毫无意义,所以豪格才能抛弃还在曹州附近苦战的八旗三十牛录与六十营绿营兵决心直接撤过黄河。

要知道现在越明军主力还在鲁南作战,即使有少量斥侯游一路向北急进也是刚刚抵达鲁中而已,豪格与诸位八旗亲贵完全可以在济南外围组织抵抗,看到形势不对再作决定,但是豪格却已经决定拱手把几乎整个山东都让给越明军。

而诸位八旗亲贵也完全赞同豪格的决定,甚至有人说出了真实想法:“只要退过了黄河,金华贼就是想追上咱们也得先解决英亲王再说,咱们在黄河南只要留有几个城头堡就能随时发动反攻!”

这也是豪格的真实想法,反正曹州附近的三十个牛录几乎都不在豪格名下,绿营兵也多半是朝廷经制之师,反正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让英王阿济格先扛过去,等看清楚了形势自己再动手也不迟。

豪格很快就发现自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从徐州席卷而来的越明军至少有一百五十个营头,考虑到他们还能得到曹州贼和其它流贼、土寇的全力配合,大清国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守住黄河以南,他及时退走是最明智的策略。

当然在曹州附近作战的三十个牛录甲兵与六十营绿营兵就成了最大的牺牲,追杀他们的可不仅仅是越明军与曹州贼,在知道豪格直接放弃济南已经撤到黄河以北的时候,整个山东都在全力追杀这支倒霉透顶的清军

等撤到黄河岸边的时候,所谓六十营绿营精锐已经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平均每个营头的战兵、辅兵加起来还不到五十人,但是最惨的是三十个八旗牛录。

虽然八旗牛录的战斗力比绿营兵,在突围中表现更佳,但这也导致他们成了越明军与流贼、土寇全力追杀的首要目标,很多时候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明军、义军全力追杀这些八旗兵,而且钉入战场的越明军越来越多,清军即使占据了上风也不敢久留,结果就是雪崩一般的局面。

现在名义上仍然是三十个牛录,但是兵力最少的一个牛录即使把刚刚披甲升旗的包衣计算进去也只有区区七人而已,其它牛录的情况虽然稍好一些,但也强不到哪里,现在三十个牛录的甲兵加在一起只有区区五百人而已,即使把包衣、奴仆算进去也就是八百人而已。

但豪格反而庆幸自己及时撤到了黄河以北:“把南岸的几个牛录都赶紧撤回来,只要咱们跑得快,金华贼永远也别想追上咱们!”

越明军能不能追上豪格自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短时间内大家都不知道答案,因为越明军已经把主力目标指向了一直没怎么遭受明军打击的阿济格所部。

原本越明军虽然有全歼阿济格所部的决心,但一直认为这是北伐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的安排,但是豪格的配合太给力了,所以刘永锡与前线的明军将领觉得不全歼阿济格都不好意思。

虽然豪格已经是越明军的手下败将,但是战前明军对豪格的估计很高,觉得拿下济南至少要付出几千人的伤亡,如果战况激烈的话甚至可能损失上万人,但是谁也没想到豪格连济南都不守直接退过了黄河。

因此曹州附近的清军就遭遇了越明军的第一轮猛击,而且这些清军前一刻还想着怎么解决曹州附近的刘泽清、刘良佐、左梦庚,后头就遭受了越明军、曹州军与义军的围攻。

越明军来得实在太快,有些清军牛录甚至没接到豪格的撤退命令,之所以向北突围是迫于形势,但是整个突围过程很快就变成了大屠杀,甚至差一点重演了燕子矶之战的大溃败。

而越明军的攻击自然是势如破竹,几乎是所向无敌,原本准备要付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伤亡,但打到现在初步的统计总伤亡才刚过两百人,平均到每个营头就是只伤亡一人。

虽然这只是初步统计,最终统计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字,但这也证越明军几乎毫发无损,在这种情况下刘永锡与前线将帅都是觉得必须把阿济格所部吃下来:“建虏现在只有阿济格所部实力还算完整,只要击破阿济格,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张博易却是提醒了刘永锡一句:“陛下,除了阿济格所部之外,现在还有曹州军需要小心!”

刘永锡却是信心十足地说道:“曹州不足为患,豪格北奔,阿济格就歼,曹州还能掀出什么风浪来吗?”

而对于英亲王阿济格来说,他这一辈子经历了无数次厮杀,但是这样险恶的局面还是第一次遇到,而且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败在什么地方。

越明军的突袭固然是完全出于阿济格的意料之外,但是按照阿济格原先的谋划,前线的绿营兵、新附军最怎么不顶用也能撑上一段时间,自己可以利用绿营兵牵制明军的机会率领清军精锐发动决胜性质的反击。

但是形势的发展完全出于阿济格的意料之外,先是前线的绿营兵、新附军遇到越明军就直接全线崩溃,即使不当场投降也是望风而溃,弹指之间已经损失上万兵马,接着就是山东方面的豪格莫名奇妙掉了链子,一箭未发就已经直接退过黄河,直接把自己的侧翼暴露出来。

原本阿济格还指望豪格能出兵支援自己,结果援兵没来,上百个营头的金华贼裹胁着数以万计的曹州贼、流贼、土寇杀过来了。

而清军之前却是分散就食各地,即使是八旗甲兵阿济格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集结起来,但还没有开始南下就处于被全面围攻的境地,现在满汉将领都是集体提出了请求:“英王,赶紧撤吧,肃王既然已经撤到了黄河北岸,咱们也得赶紧撤过黄河,不然就十路金华贼围攻而来,咱们就是想走都走不了!”

阿济格口头还挺硬:“我麾下还有十万大兵,而且南面都是高一功、李过这种手下败将,我觉得只要抓住战机就能反败为胜!”

马上就有一位甲喇站出来指责阿济格:“就算我军有十万之众,但这次金华贼至少动员了四五十万之众,我们留在河南哪有胜算,肃王已经撤到了黄河北岸,现在黄河以南只有我军在独力奋战!”

阿济格赶紧说道:“豫王不是在陕西吗?到时候他肯定会引兵出潼关支援咱们!”

虽然阿济格对豫王多铎与陕西清军寄以厚望,但是马上又有人打破了他的幻想:“流贼贺锦会同金华贼已经从汉中杀出来,现在豫王那边自保还是个问题,哪有余力支援咱们!”

又有人说道:“英王,您前次主动撤出武昌退回河南是我大清国入关以来最明智的决策,现在您应当当机立断,立即北撤啊!”

阿济格不由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了一句大实话:“实际我也想撤啊,但是金华贼来得太快太猛,我现在撤的话恐怕就是第二个燕子矶了!”

而吴三桂听到阿济格这么说反而变得强硬起来:“正因为是第二个燕子矶,所以要赶紧撤,撤得越快越好,我听说当初随豫王、肃江过江者实际不过三千人,我们只要赶紧撤,即使撤不走五万人也能撤走三万人吧!只要有三万人撤到黄河北岸就是空前大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