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漠北风云(二十)不止

郑言庆率安北军主力到达定北城时,血战一番的定北城早就已经解围了,而东突厥联军也撤的干干净净。

大雪掩盖之下,战争的痕迹都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立于天地间。看着那么遥远,又那么苍凉。

东突厥联军撤退了差不多快十多日,这段时间,各部便准备离开。

这个天气,冒雪救援定北城已经是疯狂,想反攻东突厥牙帐,根本不可能。以现在的情况,不管是突厥人还是大隋,都只能等待明年开春,再一决胜负了。

而这种情况下,各部再待在定北城意义也不大,多待一日,便是多一日的粮食消耗。

除了仆骨部,各部都调出了大量的兵力来支援大隋,尤其是多览葛部和阿跌部,可谓是倾巢而去,现在俱都担心自己的部族情况。

孙辞煦也建议解散各军,令各部返回。

仗还得等半年,这些人早晚得返回,晚回不如早回,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孙辞煦也担心韦纥部兜兜转转,最后杀入铁勒腹地偷家。

但韦云起左思右想,最后拒绝了这个建议,强留下众人。

这鬼天气,再想将各部聚齐,不是一件易事,而突厥人那里,是否发生反复,谁也不知道。

韦云起还是不甘,想再寻一个机会。于是韦云起压住众人的请求,选择暂时留住众人。

即使各部族长,心急如火,唯恐下一场暴风雪到来,让他们彻底走不了了。

近两万人马,消耗也不少,大隋留下他们,至少得保证他们的粮食供应,这又是一笔巨大开支。

韦云起几乎是硬着头皮,供应三军,才勉强留住各部,没有生乱。

直到郑言庆赶到。

眼看定北城没失,郑言庆松了一口气。

一路上郑言庆最担心的便是定北城失守,那样两万大军长途跋涉,披荆斩棘到达漠北,连一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面对突厥强兵,便要胜负难料了。

好在韦云起守住了定北城!

大势还在我啊!

三军到了城中,普通士兵要进行一番修整,恢复体力、精力,而郑言庆却没法休息。当务之急便是,此时定北城已经集中了约四万人马,粮食、草料都是一个大问题,前来支援的铁勒各军,该怎么处置。

而安北军主力远道而来,东突厥联军却已撤退,他们这两万多人,又该怎么办?

总不能大家都裹在定北城中过冬。

众人各没了决断,议论纷纷。

郑言庆听闻东突厥联军撤退了没多久,便下决心道:“这么多主力汇集到定北城不容易。阿史那俟利弗背返,联合韦纥人祸乱草原,他们敢这个时候动手,打的就是我军为天气所阻,对其无可奈何的主意。

所以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此时向突厥牙帐发起攻击,阿史那俟利弗必然不备。我军大军压境,必能击破突厥人的主力。”

听闻郑言庆要主动出击,众人皆惊了。包括韦云起和孙辞煦,也是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打了一场保卫战,知道在风雨中行军和战斗有多困难。

三军奇袭突厥牙帐,有败无胜啊。

众人纷纷以这鬼天气劝谏郑言庆,就连韦云起也说道:“郑都护,此时出兵,是不是太冒险了。突厥牙帐的防御虽然不如定北城,但也是突厥人经营日久的一座城池。一旦我军受阻于城下,而后勤又供应不上,祸福难料。倒不如坚守到明年开春,再行出兵,其胜率也大一些。”

众人纷纷称是。

“我北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定北城失陷的心理准备。”

郑言庆这么说,韦云起没再说话。而郑言庆接着说道:“困难摆在眼前,不管我们怎么看,都是切实存在的。但你们要知道,我军出兵的紧迫性和急迫性。”

说到这,郑言庆看了众人一圈。

“首先,义成公主和奉恩可汗在阿史那俟利弗手上。我们能等,义成公主和奉恩可汗可以等吗?

其二,东突厥内部,并不全都是愿意跟着阿史那俟利弗造反之辈,还有很多人,实际上是心向大隋,只是被阿史那俟利弗裹胁,不得不附从。靠着着这些人,大隋才能对东突厥进行有效控制。可我们这一等,这些人便孤立无援,不是被阿史那俟利弗彻底消灭,就是投降阿史那俟利弗。

等到明年开春咱们再西进,我们所面对的东突厥,就是一个已经被阿史那俟利弗完全整合后的东突厥,成了铁板一块。

咱们就是能打败阿史那俟利弗,也得费极大的力气,安定东突厥内部,事倍功半啊。”

阿史那俟利弗可以等,因为他可以从容地整顿内部,收拢权利,进行准备。而隋军却等不了,也不敢等。

说到底,这大半年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若中间出了变故,谈何再平定叛乱。

而且有消息称阿史那俟利弗已经和中原的造反势力勾连起来,一旦不能尽快将其平定,必然会影响到中原内部的局势。

这都是郑言庆极力要避免的。

所以这兵必须出,就是冻死、累死,也不能让阿史那俟利弗安安稳稳地过这一冬。

隋军这边很快便将郑言庆的想法贯彻下去,不管愿意的不愿意的,都无人再反对。但是一众铁勒五部联军,就有些为难了。

跟着大隋爸爸去捡洋落大家是最愿意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多勇敢,不怕死。西征突厥牙帐,在众人看来,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让他们白白去冒这个险,谁都不愿意。

因此不管韦云起这么劝说,众人都是一番畏难表现,不愿跟随。

后来郑言庆实在怒了,便告诉众人,诸部愿意跟随便跟随,若是不愿意,自行返回即可,他绝不强人所难。

郑言庆这么说,几部首领倒是难走了。一走了之当然容易,但结果必然是得罪了大隋。

他们跟着孙辞煦,千辛万苦地救援定北城为了什么,不就是为结好大隋吗。现在得罪大隋,便属于两头不捞好。

图什么?

郑言庆看出众人的纠结,便趁机给他们了许了不少好处,以利诱之。

到最后,各部委委屈屈的,还是跟着隋军一同踏上了向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