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成公英

公孙瓒感觉自己从没有如此开心过,哪怕是当年被太守招婿也没有如此兴奋。

当即传令,命人将散落在外,抢夺辎重的士兵全部召回,准备集结所有人马出兵攻打袁绍,此次不仅要报界桥大败之仇,更要将袁绍彻底打败,独霸河北。

公孙瓒刚想到独占河北,不知为何脑海里忽然闪过刘虞的名字,随即眼中满是厌恶。

随着命令下达,一时间整个蓟县顿时热闹起来,城内随处可见匆匆赶回的士兵,每个人手里几乎都拎着大包小包,神情兴奋!

公孙瓒欺民暴虐之名,可见不虚。

未过数日,大军一切准备就绪,公孙瓒意气风发,于城外升台拜将,当先命道:“公孙范,命汝领五千轻骑为先锋,兵锋直指薄落津,逢山开路,不得有误!”

公孙范当即出列,抱拳道:“遵命!”

当初袁绍畏惧公孙瓒势大,为讨好公孙瓒缓和关系,特任命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可当公孙范到达渤海之后,立即领兵相助公孙瓒攻打袁绍,气得袁绍几天吃不下饭。

公孙瓒继续任命,眼睛在台下来回扫视,目光缓缓停在一将身上,略一思索说道:“赵云,命汝领三千人马为后合,押解辎重,万勿不可使军中缺粮!”

听到公孙瓒命自己押粮,一心建功立业的赵云心中不悦,上前一步沉声道:“诺!”

其实公孙瓒对于赵云的武艺很是欣赏,但因其乃常山人,而常山民众皆愿追随袁绍,因此猜忌,不敢重用。

公孙瓒知道赵云心有不甘,亦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公孙续关靖,汝二人随吾左右为中军,其余将领各司其职,随军听调,不得有误,违者必斩!”

众将一齐欣然领命,唯赵云郁郁不乐。

万事俱备,公孙瓒手扶宝剑,刚要下令出发,突然,一匹快马从远处飞奔而来。

只见马上之人一边高喊:“勿拦!”一边不停抽打马匹,样子十分急切。

公孙瓒感觉此人面熟,心下好奇,下令道:“让开道路,容其近来!”

来人一路纵马狂奔到得近前,跳下战马伏身就拜,口中大呼:“危矣!”

公孙瓒至此方才看清来人,却是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

公孙纪虽然也姓公孙,却与公孙瓒并无关系,但也正因为二人同姓,所以公孙瓒对其多有厚待,每次在刘虞处碰面,必嘘寒问暖,关心如子侄,因此公孙纪对公孙瓒十分敬重。

公孙瓒见到公孙纪心里大惊,赶忙从高台下来,亲手扶起问道:“叔齐何以来此耶?”

公孙纪起身喘息道:“回蓟侯,祸事至矣,幽州牧刘虞纠集十万大军正杀奔蓟县而来,从事程绪因反对出兵,惨遭杀害,纪久得蓟侯照拂,无以为报,知晓此事,马不停蹄,昼夜而来报之!”

“什么?”公孙瓒听到刘虞亲率十万大军杀来,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其实公孙瓒与刘虞积怨以久,刘虞注重仁政,心怀百姓;公孙瓒暴虐不仁,崇武贪婪,两个人政见相反,性格相冲,暴发冲突是早晚的事。

只是让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以刘虞温吞的性格,竟然会主动出兵,而且一出兵直接就是十万人这种大手笔。

公孙瓒看着面前整装待发的三万将士,心里简直郁闷到了极点,猛然抽出腰间宝剑,一剑斩断旁边牙旗,立誓曰:“不杀刘虞,吾当如此旗也!”

城外十里,马日磾和赵岐终于慢吞吞的赶到……

……

两日后,二人看着手中公孙瓒亲手所写的停战奏文,对视一眼,仿佛梦中,啼笑皆非,无论过程若何,此行目的却是完成,复命可矣!

……

金城,成公英吃过晚饭正在书房看书,一名仆人进来禀道:“启禀先生,门外一人自称先生故人,言有要事求见!”

成公英轻轻放下竹简,思考了一下,问道:“来人可通姓名?”

“不曾,其言将军一见便之!”

成公英点点头,吩咐道:“请到厅中相见!”说完起身向厅中走去。

到得客厅未等多时,只见刚才那名仆人领着一名精壮男子走入。

成公英借着微弱火光看去,却不识得,好奇道:“吾二人相识否?”

男子并未回话,看了看左右。

成公英笑道:“府中皆吾心腹,壮士有话但讲无妨!”

男子听完方才抱拳说道:“小人乃麴义将军手下卒,特奉麴将军之命前来送书!”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捧上。

成公英原本微笑的脸上,听到麴义二字,顿时严肃起来,急忙起身接过书信。

成公英并没有急于打开,而是对此人说道:“壮士一路辛苦,请先到客舍休息,吾这便命人准备酒菜!”说完喊来仆人领着离开。

成公英等此人离去,方才靠近油灯仔细检查封印,见完好无损这才快速拆开。

将信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内容曰:“弟欲谋一城而自立,兄肯助否?”

别无它言!

成公英将笔体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又读了一遍内容,突然仰天大笑,眼角泪流。

许久,成公英慢慢坐回榻上,将信收好,唤仆人说道:“去将那人唤来!”

仆人领命而去,不一时男子回来,先向成公英施礼,随后恭敬而立。

成公英见此人颇识礼仪,心中更喜,遂详细问起麴义的情况,此人已得过麴演吩咐,知无不言,皆如实以告。

成公英听完脸上神情不变,命其下去休息,待其走后,起身至门外,抬头看天,不知所想为何?

……

高密,自打那日到得城中,麴义便变得异常忙碌,好在两日后崔林押解粮草赶到。

看到崔林到来,麴义以手加额,口呼万幸,也不管崔林一路风尘,将手中杂事尽付交接,且口中赞曰:“德儒才非千里,些许小事,随手为之可也!”

崔林听后只是笑笑,也不推辞,虽然相处日短,但崔林也看出麴义不喜内政,当即开始着手处理城中诸事。

城外大营已经草创,张郃在数万俘虏中挑选出六千精壮入军,并在先登营中挑出数十人充入军中,或为队率,或为屯长,皆为骨干,以增凝聚。

其余老幼在县吏等人的努力下,也基本安置完毕,孔融允诺的粮草也陆续送来,加上历城抢来的辎重,挨过这个冬天不难。

一切的情况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麴义的脸上却时常凝重,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