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节 拖后腿的

楚州交战的消息传来之后,李慢侯招所有高级军官在扬州开会,可以畅所欲言。

李慢侯率先说道:“贼兵已经围攻楚州。楚州城不算坚厚,但兵力不少,我们这边应该给以援手。”

楚州不是什么大城,比不上徐州,也比不上扬州。可是哪里有一个叫赵立的人,这人本驻守徐州,是杜充将他临时调到楚州,杜充这个人没做过多少好事,但有两件事,算是无法否认的好事,一个是将岳飞从河北带到江南,另一个就是将赵立派到楚州。

杜充这个汉奸做了一些正确的事,但赵构身边那些良臣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做蠢事。

第一件蠢事,就是当金兵南下之后,赵构小朝廷再次发出天下勤王的诏命,这不是扯淡吗。军事行动,不经过精确的计划,如同下象棋一样,所有棋子孤注一掷的保护老帅,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许在城邦国家时代,发出这种诏命,让天下人像蜜蜂保护蜂王那样,群起聚集到蜂王身边,能有一些帮助。但宋朝已经不是什么小城邦国家,而是一个庞大的大帝国,这样的孤注一掷,带来的效果不多,恶果却很严重。河北京东肆虐了这么多年的盗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初宋钦宗让天下勤王,各地义兵齐聚河北,却没有供给,只能落草为寇。

现在赵构又一次下达这种诏命,简直就是添乱。

但却总有人响应,天长军水军统制张荣说道:“与其去救楚州,不若南下勤王!”

李慢侯颇有些意外,如果晏孝广说这话,他一点都不奇怪,但张荣这个梁山泊来的水匪头子说这种话,似乎没什么立场。

李慢侯道:“南下勤王没什么用处。江南缺的不是兵力,是能把这些兵力有效组织起来的官员。”

高邮知州薛庆说道:“没错。李统制说的对,咱们就守在咱们这,抗击金兵就是勤王。围魏救赵吗!”

薛庆已经是知州,因为高邮军被升级为承州。

淮南这里,文官不愿意来,因此开始任命大量的土匪流寇和武将为地方官,赵立、李成、李彦先、薛庆都是知州级官员。在这些人之上,还有坐镇江宁的杜充,杜充官职为安抚制置使,这相当于岳飞巅峰时期统领荆襄六郡时候的权力,名义上统领长江防线。

杜充的权力十分广泛,包括任命官员,这种临时任命称之为借补,还需要朝廷追认才算数,但一般情况下朝廷都会承认,尤其是现在这种时期,更不会无中生有。

杜充正是以借补的名义,将赵立调到楚州的。赵立当时在徐州,城孤粮乏,江南发出勤王诏,他带着三万军队和家属南下。此时东路金军从山东经沐阳一带,杀到了楚州,杜充听到消息,正好得知赵立正在南下,就命令他去楚州,任命他为知州,统管楚州军政。

赵立立刻让人护送家眷返回徐州,自己带着麾下精锐直扑楚州,此时手下有退缩之意,认为楚州已经被金军主力重重包围,根本救不了,有退意的还是赵立的一个族叔,他立刻斩了自己的叔叔,接着带军队发起猛攻,硬生生冲破了金军包围,杀入楚州,但也只有几千人成功突入。

赵立身边这些军队,五花八门,其中有原来徐州的禁军,赵立历年带兵打仗培养出来的亲兵,更多的则是徐州的乡兵。这些乡兵是非常排外的乡族兵,后来赵立战死,他们谁都不认,只认原来招募他们的徐州知州王复,王复早就战死了,但儿子还活着,朝廷被迫让王复的儿子去统领这只军队,称之为武卫军。这样的乡族兵,非常排外,如同私兵,同时也很团结。只要领头人足够凶猛,他们打起仗来也会很坚韧。

恰好赵立就是这样一个猛人,硬生生冲破金兵包围冲进楚州的时候,他脸上中箭,箭头贯穿脸颊,金军的箭头很长,还有倒刺,已经刺入了他的颌骨,一时间无法说话,他就用手指挥,打退了金军的多次猛攻。

得到这些情报后,李慢侯才明白,为什么赵立能在楚州坚持那么久,因为他手里有一只用手势就可以指挥的军队,这必须是跟主将长期相处,互相配合极其纯熟才能形成的默契。

“林统制,你说说。该不该救?”

李慢侯对林永说道。

林永现在也是统制,这简直是朝廷拖李慢侯的后腿,鬼知道他们怎么想的,竟然要求将公主护军一分为二,让林永别出一军,称左护军,林永为统制。李慢侯领一军,为右护军。

林永是什么货色,李慢侯清清楚楚,肯定上钩啊,已经多次跟李慢侯闹分家了。

林永猛摇头:“救不了!金贼如今学精了,袭扰都不好使。”

是的,这一次金军南下有了一些不同,他们终于开始征召步兵。

金国朝廷大起燕、云、河朔民兵,由万户尼楚赫、布尔喝苏、托卜嘉、王伯隆等统领女真、渤海、汉军,完颜兀术为统帅。完颜挞懒这边,则是收编山东义兵,刘豫配合他征召了大量山东一带的青壮,九月间在梁山泊打造了大量战船,这些消息被朝廷的间谍侦察到,认为金军会从海路南侵。

李慢侯严重怀疑这个结论,也不知道朝廷那些文官的脑洞是怎么开的,会认为完颜挞懒在梁山泊里打造战船是冲着大海去的,是准备从海路直扑杭州。这分明是为南侵做准备啊,上次吃过江南水网密集的亏,金军才决定建立水军,哪里是冲大海,那群骑兵恐怕想都不愿意想下海。

完颜挞懒带着山东步兵和大量战船南下,在淮河两岸建立了大量水寨,将楚州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些称之为签军的步兵,主要作用是运输补给,战争胜负都不会责罚他们,但他们却能帮助金军建立营寨,完善防御,以及提供稳定的给养,让金军可以全心战斗。不需要四散劫掠,这就给袭扰制造了难度。

李慢侯也不认为可以袭扰金军,他觉得水军应该有用武之地。

“张统制。你的水军还是要想办法出击一下,梁山泊的水军,也许能招降也不一定!”

张荣本身就是梁山泊里的水匪头目,金军从梁山泊里招募的这些水军,没准就有跟张荣认识的。

张荣点点头:“下官可以试试招降。”

张荣说的很勉强,似乎对支援楚州很不感兴趣。

之后众人都表达了一些意见,散会后,薛庆留在了最后。

“李统制。你不知道,张统制跟楚州的赵立有仇!”

“什么仇怨?”

李慢侯觉得,多大的仇,也不该在国事上计较啊。

薛庆解释了一番,李慢侯才知道,仇真的很大。张荣是一路从梁山泊南下的,主要走的是泗水,必经徐州。赵立在徐州时候,剿匪剿的非常狠,张荣被他打了很多次,许多至亲竟然都死于赵立之手。

所以张荣宁可去勤王,也不想救赵立。

得知其中原委之后,李慢侯发现自己可能劝不了,换做自己也不可能解开心结,让张荣一个水匪理解国家大义,太难了。

送张荣北返的时候,李慢侯没有从恩怨入手,而是跟他谈了很多山东的事情。问了许多金军肆虐山东,屠戮百姓的情况。他试图让张荣记起金兵的仇恨,如果不是金兵入寇,他就不需要南下,他的许多亲人也就不会死。

最后鼓励他:“试一试诏安一些水兵。多杀一些金兵,能抓活的最好。”

张荣没有说话,带着满脸复杂,离开了扬州。

张荣如果不配合,李慢侯一点办法也没有,张荣跟他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同僚,张荣一直认为他投靠的是柔福公主,他军队的给养也是以公主府的名义给发的。其中三万精卒是李慢侯帮助训练过的,也是他的兵额。事实上张荣的手下多达十万人,尽管李慢侯只提供三万人的军饷,但他吸纳部署从不挑食,只要是渔民,他都愿意收编。甚至一些渔家女都发了武器,关键时候能杀敌。

送走这些将领,李慢侯回到州衙,一副巨大的地图占了整整一面墙壁,是扬州和周边区域的地图,最难也只到镇江,最北到淮河,正是李慢侯认为自己能控制的区域,他要在这里跟金兵打一场大会战。

楚州一定要救,但他并不着急,他知道历史上赵立守了很久,目前才刚刚开始,还不用着急。张荣这些人,也不归他节制,能打更好,不打也不会出问题。这次开会,就是建议他们主动出击,想办法给金兵制造困难。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有多少战果算多少。

至于李慢侯自己的兵力,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用武之地,韩世忠已经到了镇江,有八千水兵,带来了几艘海船,李慢侯已经跟他联系上,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颇为遗憾,他在扬州的时候,韩世忠被安排在淮阳军,现在是两人离得最近的时候,等打完这场仗,他一定要去拜会一下韩世忠。

金兀术已经过江,现在不知道打到了哪里,不过应该很快,他急着过江,急着南下,目的就是为了抓住赵构。这一次金兀术作为独立领兵的一路统帅,他太急于证明自己。

等金兀术北返,韩世忠将给他一次深刻的教训,可那应该是几个月之后的事。韩世忠这几个月都不会有战斗,李慢侯恐怕也得闲很长时间。

北边有赵立当着东路金军主力,真州虽然有金兵驻扎,但只是一只偏师,算是金兀术给自己留的退路,李慢侯好几次想出击一下真州,最后都忍住了。因为这不符合他将金兵引入扬州境内决战的计划,他筹划了大半年,消耗了无数物资,驱使了几十万劳动力,将扬州地区打造成了一处死地,贸然放弃周详的计划,临时变动,他不想冒这个险。

暂时没有战事,他只能加紧练兵,步兵加紧演练守城,骑兵继续跟俘虏对战。督促工匠继续制造兵甲器械,生产各种军事物资。做好一切准备,给金兀术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