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欧洲风云(2)
被法国夺取了北意大利后,也成为内陆国的神圣罗马帝国,不甘心失去出海口,也试图夺取富饶的莱茵河流域,从中欧山脉中出击了。法国人不想看到白女真帝国独霸中欧,挟大胜英国的威势,从西部杀向佛兰德,试图夺取佛兰德这个富饶之地。
白女真王国被四面围攻,虽然确实实力最为雄厚,奈何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也怕狗多。经过艰苦作战之后,不得不接受战败的结果。战败后,白女真王国不得不将立陶宛归还女真帝国,将佛兰德法语区割让给法国,将波美拉尼亚地区割让给丹麦帝国,同意向神圣罗马帝国开放莱茵河、易北河水道。
白女真帝国的统治阶层,是一群军事文化的白女真贵族,是一个女真文化、波兰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混合民族,跟历史上的普鲁士人、日耳曼人只在语言上有差别,他们讲述的语言,是以日耳曼语为基础,融入了女真和波兰词汇的一种语言。文字上,早就全盘接受了德文。
命运上竟然也跟历史上的普鲁士、德国相似,不得不面临四面皆敌的处境。弱的时候众人欺负,强的时候众人防备。这就是中原困局,历史上能走出来的国家屈指可数。就像中国战国时期的魏国,强盛一时,却最终要被落后的秦国灭亡。
不过被四面攻击的情况,也锻造了白女真王国的民族精神。虽然已经形成民族国家,可是这个国家内部文化上依然分裂。统治民族是白女真人,从外观上他们已经跟本地的日耳曼人没有差别,混入体内的女真血统普遍下降到十分之一一下。但以前,统治下的日耳曼人,波兰人对他们并不是很认同。虽然因为白女真王国的出现,导致中欧地区没有建立起普遍的农奴制,而是一种商业性的庄园制农业。
经营农业庄园的,除了白女真贵族之外,更多是日耳曼和波兰人。跟周边国家的战争,让中欧民族开始意识到他们跟周边民族的不同。尤其是当战争最危险的时候,白女真人动员的方式,并不是欧洲式的贵族骑士制度,而是从女真人哪里继承的签军制度。成年中欧男丁普遍被征发,连普通佃农都被战争调动。
战争结束后,白女真权贵,跟日耳曼、波兰地主集团开始融合,等级观念开始弱化。形成了类似容克地主一样的土地权贵集团,他们诡异的将自己称之为白女真士大夫阶层。
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白女真王国建立之初就建立了中原式的科举制,白女真国王推行新政,科举制国。由于这个国家本来就没什么权贵集团,所谓的白女真贵族,以前大多数也是依附于波罗的海联盟的雇佣兵家族,没有欧洲贵族那种广泛的封建特权。统一的建立在王室强权的基础上,因此推行科举制非常容易。
通过科举制,将讲着法语、德语和波兰语的三大主要族群凝聚为一体,形成特殊的白女真士大夫阶层。这算是女真入侵给欧洲带来的最大文化遗产。
有科举制下的士大夫阶层和中央政权,有蓬勃兴起的工业集团,又有易于修建铁路的平原国土,白女真王国依然在欧洲引领工业革命。
但英国和法国也在快速进行工业革命,英国人的钢铁业很快追赶上了北欧和莱茵河地区的水平,也开始建立铁路和运河。英国人丰富的煤铁资源,实际上并不比莱茵河少。他们还开始打击白女真帝国垄断的毛纺织工业,英国人基于科学,制定出严格的出口管理办法,对出口呢绒质量进行严格检验,绝不允许残次品出口。同时严禁优质的英国羊毛出口,导致佛兰德地区的毛纺织工业一落千丈,大量佛兰德纺织工人移民英国。优质的羊毛,加上严格的检验,让英国呢绒很快就成为优质品的代名词。
法国人继续在浪漫上引领风气,法国在工业上,门类都有,但都不占优势。法国也有钢铁工业,可比不过英国和中欧,法国也有毛纺织工业,但跟英国不是一个级别,法国还引入了丝绸工业,但连中国和印度的皮毛都比不上。
但精美的法国艺术品,却独树一帜。法国王室带领本国没有土地,但有财富的贵族,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奢侈消费中。法国贵族被王室打压,失去了大量封建特权,可是他们拥有庞大的封建地产,既不像白女真权贵那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从事工商业,又没有英国贵族那么务实的在乡间经营牧场,他们喜欢摆谱,追求贵族风度,除了消费,也找不到别的活动可言。
于是无法像以前那样,在乡下城堡里拥兵自重欺负农奴的法国贵族,纷纷住进城里,出门一定要有奢华的四轮马车,居家一定要有仔细的英国管家,顺从的波兰女仆,活动不是传统的狩猎活动就是奢华的炫耀性舞会。
法国贵族的奢侈消费,很容易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所以历史上法国文化才那么发达。只是这种文化风气,也让法国人错失了许多机会。法国有欧洲最多的人口,却没能向英国人那样成为世界霸主。在这个时代,甚至因为白女真的兴起,连欧陆霸主都做不成了。
白女真王国被工业革命支撑,仅仅用了很短时间,就从战败中恢复过来。这一次,他们学会了合纵连横。利用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北意大利的矛盾,支持法国控制这里,跟法国结盟,将屠刀伸向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能始终屹立在欧洲中部山脉地区,主要得益于日耳曼人的军事文化和罗马教会的支持。以前的女真帝国,后来的白女真王国,都不信仰天主。这让罗马教会非常恐慌,尽管白女真王国的民众依然信奉基督教,可教权逐渐被国王掌控,罗马教会无法在这里任命主教,更别说征收什一税了,之前波罗的海联盟的那群商人可不会答应。
所以教会一直很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对他们收回中欧不抱希望,只是希望他们能挡住女真人南下。不负众望,在日耳曼骑士阶层和罗马教会支持的各种骑士团的帮助下,神圣罗马帝国屹立不倒。
但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分裂状态,没有任何改变。皇帝权力虚弱,帝国由波西米亚、奥地利、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四大公国割据,皇帝能控制的只有士瓦本公国这个本部。
白女真的目标,是波西米亚公国的西里西亚地区,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冶金业中心。白女真王国的煤铁工业集团,对这里垂涎三尺,国王自然要帮他们争夺这里。
神圣罗马帝国根本挡不住白女真和法国的夹攻,被迫彻底放弃北意大利,同时割让西里西亚给白女真王国,在欧洲沦为二流国家。
白女真王国见好就收,吞并神圣罗马帝国不现实,会遭到其他列强的围攻。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对上了北欧丹麦帝国,丹麦帝国统治着瑞典和挪威,背后站着波罗的海联盟。从白女真王国手中夺走了波美拉尼亚,这是无法容忍的。
战争不是白女真首先挑起,尽管他们一直虎视眈眈。战争源自女真帝国的内乱,几年前从白女真割让出去的立陶宛地区发生了起义,起义的当地贵族向丹麦帝国求援,希望立陶宛并入丹麦帝国。丹麦帝国也想扩大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控制这片海洋。于是介入了,丹麦帝国和女真帝国开战,白女真向女真帝国递出了橄榄枝,两国宣布联盟。丹麦战败,波美拉尼亚被白女真收回。
巅峰时期丢失的国土,就只剩下立陶宛地区了,但白女真不想贸然进攻这里。女真帝国持续衰落,军事实力不强,但是腹地太深,跟这个帝国开战,很容易发展成长期战争,这会给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机会,因此白女真压制了野心。
同时,白女真王国开始跟英国亲近起来。英国人丢失了在法国大陆上的领土后,更加致力于向海洋上扩张。由于宋燕两国的世界扩张,这个时代可没有给英国人留下海外扩张的空间。英国人的海外扩张,主要是商业性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被白女真驱逐到北欧的波罗的海联盟。
英国跟法国的仇恨无法化解,而法国已经是白女真最忌惮的对手,两国的敌人相同,因此走在一起成为必然。只是法国不容小觑,拥有欧陆第一大人口,工业实力不弱。法兰西民族也非常勇敢,圣殿骑士团就是这个国家的特产。
所以双方轻易不会开战。
历史留给白女真的时间也不多。因为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对周边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邻国不可避免的开始改革,连老大帝国女真帝国都进行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