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床底的骷髅(求订阅)
看着漆黑的院子,刘青山不免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来。
小时候,老村里的居民还有很多。那时候,老妈总是带着他到其他村民家里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女人们会围坐在炭盆旁边,烤着温暖的炭火唠家常。小孩子则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或者膝盖上,也享受着冬日温暖的炭火。
那时候没有电,没有灯泡,昏暗的柴油灯是唯一的照明工具。
尽管如此,可女人们还是会借着柴油灯的微弱光亮,一边心细如丝的做针线活,一边笑呵呵的跟其他女人们聊着家长里短或者各种村里的八卦。
纳着的千层底在手中舞动,灰白的灯花上那缕绕动的黑烟蓄意的配合着。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不耐烦了,吵着老妈要回家去。每逢这时候,那村民家中的男主人便会一把抱过他,跟他说些大虫下山吃孩子,或者妖魔鬼怪出来害人的恐怖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的记忆颇为深刻。
说的是,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男人去外面打工了,就留下女人跟儿子在家。
有一天夜里,正是半夜的时候,男人披星戴月的回来了。
他敲了一会儿门,叫唤几声,女人听到了,就赶紧去给他开门。
一进屋,男人放下东西,就直接躺到了床上。
没有灯的房间很黑很黑,小孩睡在床的那头,紧靠着墙壁,男人跟女人则睡在床这头的外侧。
时至更深夜,夜色更为深浓之际,男孩听到床的那头传来一阵咕咚咕咚的声响。
他好奇的问道:“是什么声音。”
男人回道:“哦,我在喝酒呢。”
男孩听到回答,没多想,又睡去了。
可过了一会儿,床那头又传来了吧唧吧唧的声音。
男孩又问:“这又是什么声音?”
男人说:“哦,我肚子饿了,在吃饭呢。”
可是,又过一会儿,漆黑的夜色中又传来了一阵咯吱咯吱的脆响。
男孩憋不住了,坐起身问道:“爸,你又在吃什么呢?”
男人说:“我在吃粿子呀,脆脆的,真好吃。”
男孩肚子饿了,就说:“我也想吃。”
男人说:“明天再吃吧。”
可是,到了第二天一早,男孩醒来的时候,父亲不见了,母亲也不见了......
小男孩一个人等在家里,等了好几天,父亲才从外面回来。
一见父亲,男孩就问:“爸,这几天你们到哪里去了?”
父亲一愣:“我一直在外面打工啊,我这刚回来呢。”
男孩大惊:“那前几天回来的那个跟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是谁?”
男人大惊:“什么人?跟我长得一模一样?我之前没回来过,今天才刚回来的。”
男孩哭了:“你骗人,你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喝了酒,吃了肉,吃了脆梆梆的粿子。”
男人惊诧不已,连忙拉着孩子往房间跑去。
到了房间,他趴在地上往床底下一看,整个人瞬间傻了。床底下就剩下一堆被啃咬过的白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晚上一定要关好门,不要随便放别人进来。”那个叔叔说道。
这故事一直是刘青山心里的阴影,至今回想起来,仍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看了看漆黑的夜色,心里越发害怕,就赶紧回屋去了。
他决定了,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在院子里多弄几盏灯,免得晚上跑茅坑的时候还会被吓得半死。
不过,随着现在身体的逐渐强壮,他心里倒是没有那么害怕鬼啊怪啊之类的事物了。之所以仍然对漆黑的夜有着阴影,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那种害怕像恐怖故事里的小男孩一样失去至亲的恐惧遗留至今罢了。
所以,他的内心深处应该是不害怕妖魔鬼怪的,只是害怕妖魔鬼怪会伤害自己最爱的人,或者伤害了他之后,他最爱的人会痛不欲生。
所以啊!
站在大门的石头门槛上,看着屋外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刘青山想到,在明年夏天来临之前,一定要解决家里的照明问题。
到时候不仅要把家里的线路换了,而且还要让院子也亮堂堂的。
因为山里蛇多,特别是到了暑热的夏日,各种危险的事物总会潜藏在黑夜里。在以前,家里人起夜,往往只能摸黑。一旦视线不明朗,就很有可能踩到蛇,或者刚好遇上偷鸡的大猫。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尽早将家里的照明做好。
只是,现在确实分身乏术,而且银行卡里的钱还要留着买车,所以这些计划只能暂时先缓一缓。
大概是受到老妈的影响,第二天一早,老爸竟然主动来帮忙了。
刘青山见他走路明明已经十分稳健,却还故意嘶气的样子就觉得好笑:“爸,你要是真这么痛苦,那你还是回去坐着吧,我自己能搞得定。”
刘远河从小溪下面的石头道走过,然后来到大石板这里,说道:“我不来帮忙,到时候你又要说我偷懒,所以你要记着,你爸我是带伤来干活的。”
“我记这东西干什么?”刘青山见老爸还想讨名声,就越发觉得好笑,“难道,等这里的活干完了,我还要表彰你啊?”
“那是肯定的。”刘远河悄悄瞄了一眼在院子里干活的老婆,压低声音说道,“等这里干完了,我也不要你给钱,也不要你表彰,你帮我把手机要回来就行了。”
刘青山看着老爸。
老爸最近胖了一点。大概是因为吃得太好,又没干活的缘故。
他啧啧两声,说道:“啧啧啧,爸,你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像谁吗?”
“我什么样子?”刘远河低头看了看自己魁梧矫健的身躯,问道,“我像谁?”
“你现在这个圆滚滚的样子还真的跟猪八戒有一拼。”
“臭小子,胡说什么呢,就算像,你爸我也是像唐僧。”
很好,成功转移了话题。
老爸虽然干活不怎么得力,但有他在旁边干点轻活,递些东西,效率还是会大大提升的。
两天时间,刘青山就把小溪两边的挡土墙都砌起来了。
第三天早上,父子两人准备要布钢筋了。
看着儿子又是搬运钢筋,又是搬运水泥的,刘远河就有些不高兴的感叹起来:“唉,想村里人建新房子的时候,咱们家都是出了工的,可现在,到咱们家有活干了,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忙。”
在农村,不管谁家建房子,大家都得去帮忙。
一般情况下,每户人家都会派出男人或者女人去帮忙。这个帮忙也不是说要从搞地基开始,一直帮到铺楼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至少要去帮忙一天。
然后,等你建房子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你,这叫‘回工’。
顾名思义,就是干活这事,也得礼尚往来。你帮过我,我就有责任去帮助你,不然的话,等下次自家再有事情做的时候,就很难喊得动人了。
所以,看着儿子连续忙活了几天,都没一个村里人来帮忙,刘远河心里有气也是应该的。
毕竟,到他这一代,家里还没盖过新房子。可是,该去帮的忙,他跟儿子确实从没少帮过。
没想到,如今家里终于有点大工程了,却不见半个人影。
唉,刘远河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青山见老爸真把这事上心了,就笑道:“爸,你这是干什么呀?咱们家现在又不是盖新房子,别人不来帮忙也是对的。”
“对什么对?”刘远河板着脸哼唧道,“咱们家好不容易有活干,可他们一个人都不来,这分明是瞧不起咱们家。”
“爸,你想太多了。”刘青山一边干活,一边说道,“你看,我两天时间就把挡土墙砌起来了,这真不是什么大工程,而且,这里是院子,又不是盖房子,别人不来帮忙也是可以理解的,等咱们家以后有钱了,可以盖房子了,他们肯定会来帮忙的。”
“哼,现在都不来帮忙,以后更加不会。”刘远河倒不是小气,只是忽然间觉得之前那么努力的卖力给人家干活有些不值得。
先不说别人家,就说大亮二亮这两兄弟就没来。
按照道理来说,就算家里只是砌点小东西,而且,又是在这种空闲的冬日干活的,那他们就应该来帮忙。
毕竟,当时他们家不管是砌房子,还是围院子,他刘远河都是从头跟到尾的。可现在呢,到他家有活干了,这两兄弟连脸都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