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第三节 征服你的胃
差不多到昏时,霸陵周边该参加宴会的人都已到齐了。大家次第入席,走进宽敞的厅堂,按次序坐下来。
负责处理他那边宾客的赵破奴,在坐席上将通书什安排在乐正绫和天依所在的一侧。而莫子成和赵筠则是坐在更高的主位上。
堂内尽可能使用了更多的灯火。虽然和现代比起来仍然稍显昏暗,但是对洛绫两人来说,没有夜盲症的她们已经连汉代漆黑一片的夜晚都习惯了。那么在昏暗的室内,这些灯火基本上也够用。
天依坐在席上,一边观察周边的照明情况,一边想着或许应该找个机会做做亮化工程。现在使用的燃料虽然比较原始,但是如果能找到个玻璃罩套到上面的话,或许光折射的效率也会提高。从前听老一辈人说,没电的时候有什么文艺工作队来表演,或者是唱戏,或者是集体自己办节目、办晚会,只要在戏台的左边和右边各点亮一盏玻璃盖着的煤油灯,灯火就异常通明,能够将整个舞台都罩在光中。上面不管是表演啥,都有味道。
这个时代北方使用的玻璃主要是铅钡玻璃。它耐冷和耐热的水平都比较差,透明度也较低,在工艺上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钠钙玻璃就算在现代也是制造灯具常用的材料之一,排开古今工艺上的精粗之别,用钠钙玻璃来罩灯,至少效果不会很差——而且也能够防火。不过钠钙玻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作为一种在丝绸之路上广泛存在的商品,它能在这条商路上占据重要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了它的稀有和奢侈。就算是汉天子的未央宫,也不一定有多少件钠钙玻璃的制品。
要是能从波斯或者罗马进口一些造玻璃的工匠,或者遣使去学,那还好一点。但这不是从骠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办到的。看来在照明上,这个时代还要走很长一段的路。自己只能去接着适应这个时代的灯光条件。
在众人就座以后,左内史和从骠侯作为主人,开始逐个介绍到场的宾客。最显赫的自然是骠骑将军。他被安排在最好的宾席,在提到他的名位时,众人都向他行礼。甚至可以说他是代皇帝征伐这里的。刚接收完浑邪王投降的骠骑将军显得十分骄傲,他身上穿着一件雪白的秋服,它和其他官员的衣服都不同,没有一点杂色,几乎是纯白,纯得发冷一些。看起来就算在白色当中,它也是最显赫、最昂贵的一个质地。
哎,或许灯具这一块可以从骠骑将军处下手。他的恩荣几乎是皇帝级别的,而且在年初的时候,他确实蛮在意采光的问题。他自己的屋顶就是经过采光的改造的。以他的物质实力,应该也能从丝绸之路上搞到适合做灯罩的钠钙玻璃制品。到那时,估计他也能施舍从骠侯一些。
“骠骑将军此次两征河西,为关内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博望侯曾经说过的胡麻,就是其一。”赵破奴介绍道,“此次筵席,骠骑将军特别体恤,专门差人送来了胡麻二十斤,供宴会使用。其他的各项佐料,他也送来许多。大家今夜能够吃到百味肴馔,首要得感谢骠骑将军。”
大家咸为霍去病这个伟大的探路者致敬。随后,从骠侯又依次介绍了参加的其他大员,譬如大农令郑当时,便也在列。他一是来同骠骑将军等几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大臣会面,二来是再见见前月和月初测日成功的通书什,以及提出地球模型的两位海国人。他今晚要敬几杯给她们。同样的,太史令和未来的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也赶上了热闹。他们在派别上不一定同骠骑将军这些军将一致,但是在这场宴会中,他们是都到了。
介绍完骠骑将军以降的大小官员权贵,在中间的时候,赵破奴将手引向通书什这边,介绍到了两位海国来的爵夫人,以及她们率领的通书什的十几位公乘。
“久仰大名,久仰。”有些关内的吏员秉起手来。还有一些在场的在先前的宴上已经见到过二人,但是仍是向她们拜。
“这要念的话,名头就多了。倒不是禄位爵位,禄位的话,兹二人只是斗食;爵位也不过依附于公乘。”赵破奴笑呵呵地对莫内史和在场的人道,随后清清嗓子,像介绍自己的女儿一样铺陈她们的事迹,“于戎事上,带来海国登,让骑士有所凭恃的人;于起居上,带来海国椅和海国案的人;于言语上,率领学士编著匈奴语辞书,通汉匈九译的人;于车马上,带来县车的人;于地图上,定城邑的确凿位置的人。海国的这些大名,众公应该这一年都听说过。现在是见到真人了。”
席上一阵议论。乐正绫和天依从座上站起来,恭敬地向在场的宾客揖拜。在听这一串东西的时候,天依忽然感到有些笑意。这些点子就跟皇帝或者贵族的一大串名号一样,邀功吹牛的成分居多,什么某某圣墓的保卫者,全体什么人的君主,某某会议我参加了,某某战役我指挥的。
“今日里,她们又带来了新东西,就是炒菜!这是她们海国特有的一种调羹之法,炒出来的菜鲜香浓郁,我们今夕是有福有味了。在场的诸公,会是汉地第一个吃上炒菜这种绝域佳肴的人。”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来宾都对这次宴会的口味充满了期待。长安一带自古是出各种稀奇古怪新鲜事物的地方,他们总是有机会第一时间比山东最先接触到外面的物事。不过新事物出现的频率并不会太高,像在元狩二年一年就出现如此多的新东西,隔几个月就突然蹦出来一件,人们还是感到太快了。
赵破奴语罢,又按顺序下去介绍了她们的什士,以及其他官秩更低的人物。待将到场之人都说过一遍之后,莫左内史便开始介绍主位上的莫子成和赵筠。在场的关中大小冠带都是夏来就对莫子成的赋颇熟稔的,故当左内史介绍完自己的儿子后,许多人开始夸赞他的文才,能将赋中的皎人,以及主体情感的细节描写得如此辗转生动。
先前参加过海国夫人在的宴会的官员则是在附和后选择了失声。他们知道这赋中所写的确有其人,并且就是通书什中的女什副。这并不是虚构的情节,而是现实中发生过的一段实事,并且那位皎人已然明确地表达了拒绝莫公子的态度。而在这场筵上,莫公子从前追求的人和他自己的夫人都坐在同一间厅堂中,莫夫人的父亲又当正坐着,自己要贸然说什么话,恐怕会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不高兴。
莫子成只是客套地回复了他们的褒扬,并且强调了此赋中的内容是虚构的——虽然这同他最初散出去的宣传相反。在接到公子的这个强调以后,夸赞之声便适时地停下了。
无论如何,筵席即告开始。首先上来的便是炒菜——它们在这个时代的宴会上还不能同大菜喧宾夺主,所以只能做成小盘,作为小品供人品赏。不过小的菜量决定了厨师的工作量不会很大,他们可以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去照顾全面的食材。
端到天依面前的是一碟青豆炒虾仁,伴着一碟梅干。由于宴会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故碟中的豆子不多,只有寥寥二十来颗。虾仁也不多。它们作为前菜主要是让客人品味开胃用的。这道菜在现代可谓是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了,随随便便炒都可以炒出味道。不过在两千年前的公元前见到它,天依还是感觉特别亲切。她抬起头四下望了望,发现其他人上的菜也是一样的。
“洛夫人,这名目是什么?”左内史在主位上问她。
“使君,这是青豆炒虾仁。”
“就是调羹法加两个食材么?”莫左内史复问道。
“是。我们海国命名炒菜的大多是这样。雅俗共呼之。”
“这么看起来海国那边起名字还是比较难的。”在场的人笑起来,有些人劝莫公子逢此大好机会,为肉炒青豆起个像样的雅名。
莫子成在一旁捋捋初养起来的短须,未几,开口定名道:
“这道碟源自海国,色带青绿,豆颇起伏,又有水族沉浮在里面。莫若叫它‘青海澜’?”
青海澜,很熟悉的名字。这个时代的人当然已经听说过青海的名头了,丝绸之路如果不过河西走廊,而是过柴达木盆地过来的话,就会经过青海。只是天依想起的是后世的唐代也有一首名曲,那首歌曲叫《青海波》,同这个莫子成临时起到的名字非常像。这令天依一下产生了某种惶恐。这两个相隔近千年的名字,是单纯的巧合,还是它们之间有承递的关系?历史不是已经被改变过了么?李广将军今夏的攻势在历史上是失败了,而在这个世界,他都已经成功了。
天依更愿意相信是莫子成一时起的名字,而不是这个世界还在原来的历史轨道上运行。要不然自己陷入的就是《寻秦记》式的恐怖世界,自己和阿绫为社会前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被湮没,而且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更致命的东西——骠骑将军的寿命只剩下几年,李广会自杀,李敢会被射杀,李陵会战败,司马迁会遭到腐刑,赵破奴会被汉武帝全家处死,一直到近古的东方如期落后,在这里的历史上根本看不到比自己来时的世界更多的进步要素。这样自己和阿绫的存在便成为了一则笑话。
“天依,你在想事情么?”耳边传来的是阿绫的声音。
洛天依这才回过神来。她发现众主宾已经开始敬第一轮酒了。她连忙举杯共同庆贺。第一轮酒过后,许多大夫、吏士和夫人开始有滋有味地享受起这开胃的小碟。甚至有的人用筷子拾起第一粒豆子,送入嘴中后就停不下来,一口气吃完了。
“两位夫人,这在汉地做的青海澜,同你们海国的味道,有什么异同?”有大夫咨询道。
“同海国的口味差不多。”天依答复,“只要调味料差不多,锅差不多,做出来的味道总归是差不离的。”
“这么看我们是在这霸陵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万里之遥的美馔了!”赵破奴拍掌,“真是奇妙。”
天依也觉得奇妙。从前看一部汉代背景的电视剧时,那个女主角请人吃菜,吃的就是炒菜。她还不是穿越者,就是一个土生土长在汉代的女子,竟然用到了勾芡等手法。自己同样在汉代居住,竟然今日也能和她一样吃上炒菜,这算是自己汉代生涯当中的一处意外之喜。她也和那些宾主们一同,享受起炒菜,充分发挥作用的油盐姜蒜带来的轻松感。现在有了铁锅的第一个成品,自己也可以请铁匠打一个大一点的,或者从从骠侯那里买一只,这样女工们便也可以吃上炒菜了。
随后上来的是其他几个样式的炒菜,譬如糖醋排骨、红烧肉之类的。糖皆用的是时有的麦糖,盐提炼的程度也不一样,故最终的成味同海国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小区别是无伤大雅的,尤其是在长安没有一家正宗的海国餐厅的情况下。吃惯了烹、蒸、炖、烤等做法,再吃炒菜和烧菜,是个人都会在味蕾接触到食面的一刹那感到无垠的惊喜。
“什正,海国有这等炒菜,当初怎么没介绍给我们!”何存向乐正绫敬酒时问道。
“这炒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它需要一只大概算小半个球的铁锅。铁传热的效率高一些,你们还记得么?”
“用铁做羹?那不是容易将上面的铁磨下来么?”夷邕比了个动作。
“那磨的量不大,非常少。”乐正绫比划道,“而且只要常洗,基本上锅是非常干净的。你不也没有在其中尝出铁味么?”
“原来如此。”夷邕点点头。
“先前不同你们说,主要是因为没有铁锅。没有铁锅,就算要做也做不成。但是现在赵府做了锅,炒菜便可以炒了。”
“是。”人们笑道。
“回头你们到从骠侯府上来做客的话,我和洛什副下厨,给你们做几道海国家常的炒菜招待你们。”乐正绫发出邀请,“冬天很漫长,什么时候都可以来。”
“是啊,我们都近半个月没见到什正和什副了。”什士们纷纷说,“今天喝完以后,找个机会我们就来。”
“原来夫人一直住在赵府当中么?”从阿绫的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女声。她感到这个声音非常熟悉,好像先前就听过一般,但又一时认不出来。愣了两秒,她才反应过来是谁。她猛地向后一看,发现正是自己想到的那个人。
“这就是夫人带的那些小伙子?”张夫人用团扇盖着唇齿,轻轻笑道。
“是。来,后生们,见过张夫人。”乐正绫赶忙向他们介绍道。众什士们都向她和她身旁的张中尉丞行礼。
“夫人就是这么带着这群人走天下的么?”张夫人扑扇着团扇。
“是。他们都是匈奴言语的好手,是本色当行的。”
“要把他们管起来,肯定不容易吧。”
“说容易也容易。小伙子们性行温敏,也不怕事,遇事也爱说。有他们在什中,仆是很荣幸的。”
“你们什正还挺护你们。”张夫人冲小伙子们笑道。楼昫、魏功等人也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什正’夫人,自上回之后,夫人为什么一直没有到我府上来做客?”中尉夫人问她,“是长安太远了么?”
“这段时间太忙了。上次同夫人一道参与宴饮时,仆等还在准备搬离上林苑,到这霸陵来。搬入霸陵以后,又在忙我们自己的事。”
“那明年夫人能闲下来么?有一整个冬天可以过。”
“难说。”乐正绫晃头道,“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冬季我们还要趁闲下来的时候忙事。”
“你们都在忙什么?”
“胡汉的言语,主要是这个,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公事为主。”
“真好。”张夫人道,“我元以为夫人干完活下来,安顿过冬的时候同我们这些深室洞房里的人儿是一样的,看来夫人也闲不住。那夫人日后有闲暇的时间,能否差书报我?我们关内的几个夫人,想冬时一块交游,认识认识两位海国夫人。”
“唔……如果有时间的话,仆一定会来的。”
从张氏的眼神里投出一些期待的意味。乐正绫一时难以判断同她日后的关系会是什么样的,她们进入这个圈子以后会发生什么。不过人生便是这样,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停地会有各种各样的新事找上来。
——第三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