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小年

冬日,天空中的暖阳偷偷的钻出云层,和大地追逐嬉戏了几日,便又缩回厚厚的云层之中。天边,乌云翻滚涌动,灰色的大地又迎来了洁白的小伙伴。

今日小年,云客来比往日安静许多,想必城中百姓此时都在家里接神祭灶,云客来索性关门谢客,组织伙计们扫除迎新。

……

而此时云客来后院,于家兄妹的住处,则热闹非凡。

于正松的房间里,此时坐着三人。

其中两人端坐桌子两旁,正执子对弈。于正松在一边眉头紧锁的看着双方你来我往。

这些天来,肖林白天几乎长在了这里,一天不落的过来。

美其名曰陪共患难过的兄弟,免得他一人待在房子里养伤太孤单。

实则冲着这里的伙食而来,于正松苦笑不得,知道肖林性格直率,没想到还带点无赖。

不过还别说,有了他,于正松这些天确实过的充实,除了每天读书,肖林还拿了棋盘过来给两人消磨时间,正是这些天,于正松学会了下棋,不过,水平就别提了……

而此时肖林的对手,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男子,此人便是于正竹当初苦等不到的容掌柜。

前阵子终于从外面回来,被肖林好一通埋怨,问他,怎么不干脆直接等他死了再回来。

容掌柜嗤之以鼻,回讽肖林,说还有脸自称逍遥王,都差点逍遥到阎王殿了。

曾经让他好好练武不练,落此下场,咎由自取。

肖林反驳,隐队之人又不是人人都是绝顶高手,他的长项不在此处,那你堂堂隐队前辈,还不是在酒楼里当个无用的大掌柜。

两人私下你嘲我讽,也只有真正好友才会这么随意了。

……

自从吃过于家丫头的手艺,他也成了这个院子里的常客。

此时,于小语踩着小木凳,站在锅边双手挥舞,双颊通红,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还好这种动作早就习以为常,虽有些许吃力,但还是能应付的过来。

锅中汤汁滋滋作响,冒出阵阵白气,厨房充满各种香味,十分诱人。

而站在于小语后边的,正是云客来大厨陆大嘴。

只见他盯着于小语的每个动作,时不时的帮于小语递点东西,于正梅在下面一边帮着妹妹烧火,一边乐呵呵的看着两人,眼前这小师傅教大徒弟手艺的画面,很有喜感。

……

是的,这些天,于小语一直在教陆大嘴做菜。

这也是原先就想好的,当作给云客来收留他们的回报。

从调料的认识,它们的作用,食材的搭配,做法步骤,于小语把她所知道的,都统统给陆大嘴讲解了一遍。

陆大嘴厨艺天赋本就不错,于小语的传授,给他的厨艺生涯重启了一扇大门,相信假以时日,通过他自身的融会贯通,必定能成一方名厨。

今天本来是让陆大嘴掌勺,奈何肖大爷容大佬在此,明言让他在出师之前,不要来祸害他们的胃口,他只好在一边观摩,帮着打下手。

幸好,院子没有多余的人,要让外面的食客知道云客来的首席大厨,给个几岁的小女娃打下手,必定跌破他们的眼睛。

“好了,最后浇的油一定要烧的滚烫,才能把蒜末辣椒的香味炝出来。”于小语忙过最后一道水煮肉片,仔细叮嘱道。

“三哥,叫容伯伯他们准备吃饭。”

……

陆大嘴和于正梅连忙过去准备。

等到所有的菜都端上桌后,于小语把东西收拾好归类,灶台菜板弄干净,锅里烧上热水,用来稍后洗碗。

她总是这样,喜欢家里整整齐齐,干净明亮,这样心情都会随着明朗。

小小人儿,一阵忙碌,终于把厨房收拾妥当。

后院厢房,本来是给酒楼伙计居住的地方,没设大厅,一群人都围在于正松的房间,也不介意。

看到于小语过来,陆大嘴连忙给小师傅找凳子,虽然并没有真的拜师,但陆大嘴把对他传道受业的小女娃,放在了心中。

至于酒楼的大掌柜和厨子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容掌柜并没有什么好计较的。

在坐的除了于家兄妹,其他的都是自己人,只是办的事情不一样罢了。

于正竹并未在家中,通过肖林的介绍,在益州拜了一位先生,这些天都在夫子家中专心学文,有时留在夫子家中吃饭,于小语也偶尔做些吃食让二哥带去给夫子。

本来他是想在城中找间私塾,但接近年关,很多都闭馆放塾假,便暂且做罢。

肖林得知后,便给他介绍了一位先生。

……

相处了这么多天,于家兄妹多少知道了一些对方的消息。

得知那少年居然是一位将军之子,几人惊诧不已。

惊讶过后,随即释然,难怪,那狗官胡不为能倒台。

但也仅仅只知道这些了,对于他们的主子,肖林闭口不谈。

“肖叔叔,你少吃些这些油的,对你现在不好!”

于小语看着肖林双箸飞舞,尽对着那些重口味的菜下手,不禁开口劝道。

“小语儿,说了多少遍,叫哥哥……”肖林瞪眼不满。

“可是……”

“可是什么,你大哥叫我哥,你当然也得这么叫……”

于小语看着那张大叔脸,对,年龄不是很大,二十岁,可长的……有点着急,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五官还显消瘦,养了一阵子,脸上多了一些肉,要冲着这张大叔脸叫哥,她还真有点叫不出来。

于小语叹息,算了,叫哥就叫哥,本姑娘哥哥多的是,多一个也无所谓。

“肖大哥,你吃这个,清淡养胃。”于小语无奈道。

“小语儿放心,哥胃没毛病……”肖林挑眉,表示满意。

“丫头别管他,吃不死他。”容掌柜补刀。

“老不死的放心,你死我都不会死。”肖林满不在乎。

得,也不知道这两人啥毛病,明明差这么多,三两句就能怼起来。

于小语也不管他们,自己看着大哥就行……

……

自肖林给他们带了胡不为的消息后,又过了些时日,肖林又告知他们,谷林县令已换。

原县令胡不为,以当职期间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等等罪名打入大牢。因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判抄家斩令决。

原谷林县押司于清风,经查明,其乃被人诬陷,屈打成招,罪名不实,今为其翻案平反。

其子于正松,更是犯官胡不为,以莫须有罪名收押发配,同样,为其恢复清白之身。

因于清风是被上官诬陷而死,其子于正松又被冤枉发配矿场,受了诸多折磨,而其妻因此深受打击,缠绵病榻而死。

所以,对犯官胡不为家所抄银两中,给于家两百两,以示补偿。

当然这条并没有公之于众,这种补偿行为,在大夏历朝中,未有先例。

但既然有此做法,天下之大,暗中有没有就不得而知了。

因于清风的平反,牵扯到的原告一家,自然重新审理了那起逼迫良家妇女的案件。

至于有没有牵扯到护着胡不为的官员,肖林对此并未多说。

……

当他们听到这些消息时,于正松喜极而泣,期间心酸,谁能体会。

……

肖林还告知他们,胡不为暂押大牢,等后问斩。

他们明白,这是特意等着于正松伤好之后,做的部署。

这样也好,如今大哥身体虽然恢复了很多,但腿伤还没完全好,益州到谷林县,不知道要走多久。

况且,如今天寒地冻,也不适合奔波。

肖林也拿了两百两银票给他们,当时他们并不敢收。

但肖林言明,这两百两来路明正,让他们放心收下。

虽然两百两买不来他们父母的性命,买不来支离破碎的家,但,确是他们此时所需。

人,只要不违背道义,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变通的。

……

桌子上的菜被一扫而光,几人吃得及其满意,能得到认可,于小语也充满成就感。

等人走后,于小语收拾桌子,于正梅帮妹妹把碗筷拿进厨房后,便缠肖林去了。

童北不在,于正梅只好每天把学过的招式反复练习。

看肖林为二哥介绍了一位夫子,他灵机一动,想让他也帮着找一位武林高手,教他习武。

肖林答应为他找找,等有合适的再告诉他,这不,一天没见到人,于正梅一有机会就缠着肖林去了。

容掌柜嗤笑一声,找他……还不如找我呢,随后背手离去。

于正梅闻言一喜,便屁颠屁颠的追着容掌柜而去。

于小语看着失笑不已,不管三哥,进了厨房忙碌起来。

……

就这样,于家兄妹安心的住在云客来,等待着大哥伤好那日。

过来腊八就是年,而过了小年就更忙碌了,城中更是热闹非凡。

“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不仅是乡村,益州城里,小年之后,娶亲嫁女的人家不在少数。

锣鼓喧天,炮竹齐鸣……

于小语拖着三哥跑到街道看着此世的热闹。

有那富贵之家,也让于小语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十里红妆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