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双溪庄

双溪庄,之所以叫双溪庄,是因为庄内有两条浅溪横穿整个庄子,故以此为名。

这日,于小语等到了个没有烈阳的好天气,带着小草一起出发去她的新地盘——双溪庄

“上了这么长时间的工,小草姐姐今日好好休息就是,何必跟着我!”于小语拉着小草道。

“小姐可别再说这种话了,再不让我跟着服侍小姐,我都要羞愧死。”小草低头道。

是,如今自己在玉妍坊有了些许地位,可这一切都是小姐给的,自小姐救了自己那日起,她就说过,此生她只为小姐而活。

这些话,小姐不喜欢听,她便不再重复,自己行动便好。

看着小草的样子,于小语也不再劝,人已经出来了,再说也是无用,就当出去散心吧。

出了城南,大概半个时辰,前头就传来杨廷的声音:“小姐,到了。”

于小语下了马车,就见到庄子外大大小小的站了一群人,个个面黄肌瘦,衣衫破烂。

也不知谁带头跪下,喊了一声:“拜见小姐!”

接着一群人乌拉拉全部跪下大喊:“拜见小姐~”

于小语被这阵势吓得往走退了几步,抵在了小草的身上。

“小姐别怕。”杨廷站了出来。

“你们谁是领头的?”

这时,人群中站出来一个黝黑的汉子:“小的是这里的庄头……”

“先把人都带到院子里去,男人们站在院子里不要乱跑,孩童去一边玩,但不许吵闹,再找两个干净的婆子,上点茶水~”

杨廷利落的吩咐,那汉子忙点头答应。

于是,一群人全都进了院子,低头规规矩矩的等候。

“小姐,可以进去了。”门口清净后,杨廷转头朝于小语道。

等进了庄子,在正厅坐下时,于小语才呼出一口气:“这些都是什么人?”

“回小姐,都是庄子里的人。”

“那现在庄子归我了,他们怎么还不走?”

杨廷闻言,差点没忍住笑意,他吸了口气:“庄子是小姐的,那这些人自然都是小姐的!”

他怕于小语还不明白,进一步解释道:“这些都是庄子里的奴仆,庄子归谁,他们就是谁的奴仆,包括他们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小姐的奴仆。”

于小语闻言有些惊讶,买了座庄子还附送了这么多人,自己这是赚了还是亏了?

想了片刻,于小语不再琢磨这件事,先把庄子的情况弄清楚再说。

“先把庄头叫进来问话吧!”

杨廷立马转身,去屋外把庄头叫了进来。

庄头看起来憨厚老实,只是身形瘦弱,一点也不像壮实的农家汉子。

“小的孙明拜见小姐!”孙庄头一进屋,又是双膝跪地,给于小语磕了一个响头。

于小语有些受不住,忙让他起身:“孙老伯快起来,不必行此大礼。”

孙庄头闻言,憨厚的脸庞笑出了几道褶子,看来他们有救了,得了个和善的新主子。

不过他还是立刻摇头道:“不敢不敢,当不起小姐一声老伯!”

于小语让小草给孙庄头搬个凳子,孙庄头不敢坐,坚持要站着。

这时,庄上的一位婆子端着一壶茶水进来给于小语见礼。

孙庄头忙给于小语介绍:“这是刘氏,做活还算干净利索,小姐莫嫌弃。”

打过招呼后,于小语开始进入正题:“孙老伯,你现在把庄子里的情况说说,包括田地的情况,还有庄子里的人员情况,都说清楚。”

“是,小姐……”

接下来,在孙庄头的讲述下,于小语大概知道了双溪庄的近况。

“双溪庄的田地都是上好的水田,百亩良田只要耕种得力,年景好的时候,每年的产出,交完税收之后,大概能赚两百两左右……

不过,小姐家若是有举人功名在身的家眷,把田地挂靠其名下,就能免除赋税,收益便可增加不少。

再就是两座山头,上面种了些果子,有葡萄、杨梅、桃子等,每年的收益也有两三百两……

大概就这些,至于庄子里的人,总共有八户,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九人。

如今全凭小姐差遣,望小姐能赏口饭吃……”

听完孙庄头的汇报,于小语顿时头大。

亏大发了!

原本以为买个大庄子,当个地主小姐,今后便可衣食无忧。

可真正的情况摆在这里,她才知道自己太想当然了。

地主不是那么好当的,经营不善,不仅不能获益,还有可能要倒贴。不管是哪个时代,农民赚钱都是最难的。

如今摆在她面前的问题是,百亩良田荒废了一大半,需继续开垦耕种。

其原因是,庄子的上个主人收割完夏粮便已入狱,导致秋季稻种没有下发,佃户们无田可种。

当初她看地时,看到的那几片地田地倒是有种上秋粮,这是孙庄头从庄子里的口粮省出来的。

若不如此,今冬肯定会饿死。

而此举便是庄子里头的人个个面黄肌瘦的原因。

他们计算着口粮,省吃俭用,期望能撑到秋粮下来的时候。

这也是孙庄头为什么会说他们有救了的原因,有了和善的新东家,应该不会看着他们饿死。

于小语冷静下来,心中盘算。

双溪庄之所以赔钱,那是没有规划好。农民种地收粮,只为果腹,赚钱靠的都是副业。想到副业,一连串的主意从脑子里蹦出来。

办法都是想出来的,她决不可能让刚到手的庄子赔钱。

想清楚后,她立马行动。

“除了孩子,去把所有人都叫进来,我要话问。”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