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吴夺说“找人”的时候,卡了一下,因为他本来想说关知鱼,但是忽又想到章成锦和关知鱼貌似是面和心不和,便就改了口。
章成锦到底是活到一定岁数了,很快就调整了情绪。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又聊了一会儿,章老先走一步,胡允德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吴夺随后自己到了吸烟室,点上了一支烟。
章老的玉琀蝉就这样了,何去何从就看章老自己怎么拿主意了。而吴夺此时需要琢磨下“草书千字文”的事儿。
因为要“开蚌取珠”,他自己恐怕是不行的,万一打开方式不对,使得里面的书画受损怎么办?
需要找一个专业人士。
而且是信得过的专业人士。
但是,吴夺并没有这方面的熟人。
本想问问胡允德,可这卷轴是从店里收的,一旦打开发现里头是什么珍品,胡允德介绍的熟人,有可能会和他交流。
胡允德应该不会找麻烦,因为自己已经把程序走得明明白白;但是“碰巧”出了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很别扭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吴夺喜欢把问题想在前头。
想来想去,想到了宁霜。
自己近期有可能去燕京找她看董小宛的花鸟画,何不带上这幅草书千字文,跟她说一说来龙去脉,然后从燕京找人打开呢?
嗯。
吴夺回到鉴定师办公室,发现邱不落不在;刚坐下,黄微就过来了,说又有人送东西来了。
原来,他去吸烟室的时候,有人送东西来,邱不落去看了;现在正看着,又有人送东西来了,黄微便来找吴夺。
周六来的人是比较多。
“他不愿意在会客区,让他直接来鉴定师办公室吧?”黄微又补了一句。
“行。”吴夺点点头。
实际上,店面大厅的会客区有三处,一处比较大,就是吴夺这几次都在的那处,还有两处分布在大厅另一侧的两角。
但对方提出来了,那到鉴定师办公室也可以。
来人是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五官周正,穿着老式的夹克,表情有点儿严肃。
“请坐。”吴夺招呼,“贵姓?”
“免贵姓于。”男子接口问道,“请问是正式的鉴定师吗?”
“对!我姓吴。”吴夺知道他是看自己太过年轻,但也不解释,直接又道:“咱们看东西吧?”
男子略略犹豫,但还是从带着的包里拿出了一个锦盒,打开锦盒,又从里面拿出了一只铜香炉放到了桌上。
说是香炉,但更像一只直壁的大碗,无耳无足无纹饰,造型极为简单。
之所以能认定为香炉,是因为底部不是碗的结构,而且很厚;同时,内里还有香灰残留的痕迹。
吴夺不啰嗦,立即上手。这香炉是紫铜的,口径有个二十五厘米左右,不小。
看这铜香炉的皮壳,一眼老,绝对不是新东西。话又说回来了,现在作假,也不做这样造型简单的东西,因为蒙人都不好蒙,若造型简单没啥特色,很难让人起兴趣。
不过,这香炉造型虽然简单,但在口部下方的外壁上,却有横向的刻字。
而且比较长,几乎绕了炉壁半圈: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自制。
“于先生,这一件铜香炉,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吴夺一边看,一边问道。
“是我早些年出差,在外省的一个地摊上买的。”
“有多早?”
“九十年代末。”男子顿了顿,“吴鉴定师,你知道朱寿吧?”
吴夺笑笑,“知道,正德皇帝朱厚照嘛。而且,你这个香炉,应该就是明代的。
正德皇帝朱厚照,自己又起了个分身别名“朱寿”;皇帝朱厚照不能再被封官了,但是“朱寿”可以。
这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就是朱厚照封给“朱寿”的。
正德十二年八月的一天,二十六岁的朱厚照乔装改扮,带着几个心腹,悄悄流出了皇宫,快马加鞭,直奔北边的昌平。
当天朝中众臣还没有察觉,第二天才发现皇帝不见了!
三位当朝大学士立即带人去追,结果追到了沙河,还是没发现朱厚照的踪迹。
所幸,在居庸关,巡关御史张钦将朱厚照拦下了。朱厚照最后没办法,又到昌平御马房巡查一番,回去了。
但一次不成,却积累了经验教训。半个月之后,朱厚照再一次从皇宫“潜逃”。
这一次他终于得手了,顺利出了居庸关。同时,立即任命太监谷大用为钦差,督守居庸关,不放任何官员出关!实际上就是阻止大臣们追他。
到了宣化,朱厚照立即下诏,任命“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也就是自己任命自己。
其实他挺有想法,既然皇帝出巡阵仗太大、程序太麻烦,那么现在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到宣化来公干,这就方便多了嘛!
后来,这个“朱寿”,还得到了很多头衔,比如太师,比如镇国公。
朱厚照是一个追求个***的人,荒唐事儿干过很多。
不过,从他两次“潜逃”的经历也能看出,他虽然出格,但也有一些自己的讲究。
而在临终前,他也曾下过遗诏,其中表达了这么个意思:以前做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错,与尔等无关。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吴夺正在想着,男子又开了口,“吴鉴定师,既然你知道朱寿,那么这个香炉可就不一般了!”
“稍等片刻,我再仔细看看。”吴夺随后便双手捧住香炉,进一步认真“鉴定”起来。
这的确是正德年间的香炉。
只是,是正德五年的······
正德五年,还不到正德八年,朱厚照还没下诏任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呢!
而且,关于“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刻字,听不到任何内容,肯定是二十几年之内刻的。
结合男子说的是九十年代末购得,那就是说,他买的时候,有可能刻上没多久。
吴夺盘算了一下,这一件正德铜香炉,不带这样的刻字,加上造型简单,价值也就是三万左右。这还主要是考虑到年份可以,铜质精良。
“于先生,你想多少钱出呢?”吴夺轻轻放下铜香炉之后问道。
男子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两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