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刘伯温命名
“那你可问对人了,先父曾经详细研究过子午山的风水,我打小耳濡目染。”老者微露得意之情,却又压低声音,“我要是说的有用,你们考古队能给线索费不?”
“能!”吴夺毫不犹豫。
因为他这个问题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有用”;而有用没用,吴夺说了算。
同时,吴夺也不是蒙他,要是真觉得有用,吴夺自掏腰包也无所谓。而且听这老者说话,貌似还有点儿水平,也带着那么点儿讲究。
“能超过这个数么?”老者抬手攥成一个拳头。
“大爷,您做个动作,我知道是整数,不知道具体您想表达多少啊?”吴夺笑道,“再就是,大爷您贵姓啊?”
“我说的是一千块,我姓田。”老者这次回答倒脆。
“田大爷,如果您说的真的对考古项目有用,一千块肯定可以,如果很有用,还能翻倍。”吴夺回应。
老者一听,喜笑颜开,“小伙子,你贵姓啊?”
“免贵姓吴,您叫我小吴好了。”吴夺说着又指了指宁霜,“这是我们宁副队长,正好一起听听。”
“哎哟,原来是领导啊,我还以为······”
吴夺心说,你以为得很对,但正因为知道你这么以为,我才这么说。
“嗯,领导的考古业务水平比我高多了,不过我对风水稍微多学了一点儿。”吴夺接口。
老者点点头,切入主题,“你们的考古项目到底是啥子?这个子峰北坡,也不可能有墓呢吧?”
“我们还不知道是啥,但是有地下建筑结构。因为考虑到机关问题,正在进一步准备。”吴夺斟酌之后说道。
老者咳嗽一声,“我看,子峰北坡下头,多半是山神庙。”
“山神庙?山神庙怎么会建在地下?”
“正常的山神庙自然是建阳庙,但是有些山精水怪,就得建阴庙。只有阴庙才会在山北水南。”老者又道,“靠着东阳坝不远的那处山谷里,不是还有地下供台么?阴庙建在北,供台建在东,这是配套的。”
那处山谷里的地下石室很小,但显然不是什么“地下供台”;而取走阵符的村民之后,有些村民也去过,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少,却不知道其实是秘藏阵符之处。
吴夺听了老者的话,有些失望。
听起来,所谓山精水怪的阴庙,像是他编排出来的。
因为现在已经知道就是尉缭墓了,连墓碑都被吊走了。
而且,这老者还知道尉缭曾在子午山区选墓,却又说最终没有选定这里。
老者察觉到了吴夺的变化,“山神庙阴庙一说,是我偶然想到的,存在一个可能性,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算是给你们提供一个参考嘛!”
“田大爷,关于子午山的风水,您还知道什么?”吴夺还是又问了一句。
“这子午山哪,虽然附近的居住历史久远,但命名却出现在明朝。因为共有十二座山峰,应了十二地支之数;又因为居中双峰,周围十峰环绕,双峰是南北相对,应了子午之位,所以十二峰所在的山区,就被称为子午山;而十二座山峰,也用了十二地支分别命名······”
吴夺听到这里,有点儿听不下去了,因为这些对他来说是老调重弹。
不过,总得给人个缓冲,便暂且耐住了性子。而宁霜则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
“······这子午山的风水,其实是长期存在的,但是为什么明朝才命名呢,是因为刘伯温来看过风水,留下了一番话,后来才有了命名之事,实际上就相当于他命名的······”
吴夺一听,好嘛,又扯上刘伯温了。这位田大爷挺擅长历史名人串串烧啊!
“刘伯温留下一番话中,有一句特别重要:此山葬人藏宝两相宜,但须既应山势风水,又应十二地支之奥义。”
说到这里,可能老者也觉得比较“高深”,一时停了停,摸了摸胡子稀疏的下巴。
吴夺就此问道,“田大爷,前面好理解,十二地支之奥义啥意思?十二山峰不就是以十二地支来命名的么?”
“是先有他的话,后才命名。所谓十二地支的奥义,不就是时间轮转嘛!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年有十二个月,短时长时都有了。”吴夺虽然也没搞懂,但“奥义”显然不止于时间轮转,但他还是“噢”了一声,又示意他继续。
这位田大爷确实知道不少事情,但是也特别喜欢添油加醋;而且讲述的东西,高低混杂,深浅参差,听着真是有点儿乱。
等到他开始说罗圈话,再没啥新东西的时候,吴夺便找个机会叫停了。
“田大爷,您说的,基本没啥大用处啊,线索费很难申请下来。不过您给我们说了这么多,我觉得也应该给您酬劳。”吴夺说道,“这样,我先自己垫上一千块,回头再慢慢跟队上申请吧!”
“啊?你要申请不下来,最后就等于自己掏钱了?”老者话虽这么说,但眼神里却已经有认可的意思。
“这不是宁副队长也在,可以帮我向一把手说话嘛!就这样吧。”吴夺掏出手机,“我转您最方便,不过您要是觉得现金合适,那我得回去之后取了钱再给您。”
“扫就行。”老者居然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大小的塑封纸板,双面二维码,一面微,一面宝。
吴夺扫码付款。差点儿忘了,他还卖“长生丹”呢。
“你们先下山吧,我刚才和你们说话,对子午山风水研究的兴趣起来了,我正好在山顶上俯瞰一番。”临别之际,老者挥挥手。
吴夺和宁霜就此下山。
“他说的这些,摘巴摘巴,倒也有能用的,现在回去,我就对爷爷说说。”下到山腰,吴夺对宁霜说道。
“他所谓的刘伯温的一句话,不一定和刘伯温有关,也不知他从哪里听的,但我总觉得可能派上用场。”宁霜应道。
“对,说‘十二地支的奥义’,我刚才琢磨了,这除了时间上的,应该还有空间上的,甚至还有一些方法论上的东西!”
吴夺接着压低了声音,“藏鼎之地和入口的方位对应,除了子午山的风水,可能也因循了所谓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