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会称谓

一.社会称谓

1.贵族

贵族称谓有“王公”(亦做“王公大人”)、“公侯”、“王侯”、“贵侯(指地位尊贵的贵族)”等。

春秋时期,士以上才可戴冠,庶民只能以头巾裹头,后用“衣冠”代指士大夫、贵族,宋代亦沿用了这一称谓,如:当时衣冠传以为盛事。

“王孙”、“公子”、“豪子”可指豪门贵族子弟。

古代富贵人家子弟穿着细绢裤,称为“纨裤”,后用此词来代称官僚贵族人家子弟。

“舍人”、“小官人”等词语是对贵族子弟的较为口语化的称谓。

2.平民

“民”本义为奴隶,后用作平民百姓的通称。

“小民”、“下民”、“细民”,均是以其地位低下的特点为称谓。

“奸民”、“叛民”指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的百姓。

“平民”特指无辜的百姓。

“四民”特指士农工商四类人。

“愚民”、“愚氓”、“生民”、“士民”、“庶民”、“士庶”、“众庶”,是对平民百姓的统称。

“兆民”与“万民”都是对平民百姓的统称,二词在先秦时期有分别,天子统治的人民称为“兆民”,诸侯统治的人民称为“万民”,数量的差别显示了等级的不同。汉代以后,这种区分己不再显现,都用来作为平民百姓的统称。

“臣民”、吏民”等称谓词语,泛指君主统治的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

“人民”、“民人”,通常用于泛指人类,也可以指平民百姓。

宋代的户籍制度十分完备,居民都要编入户籍,称为“编氓”。

“黎献”本指贤人,用来泛称黎民百姓,同义词有“蒸黎”。

“小人”指平民,与“大人”相对。“小人”可与“君子”连用,其中“小人”指被统治者、平民,“君子”指统治者。

“赤子”,本指初生的婴儿,后用来喻指平民百姓。

“百姓”、“万姓”,上古只有贵族有姓,平民无姓,故用此二词代称贵族。汉代以后,平民也开始有姓,因此这两个词语的称谓对象下移,开始泛指平民。

“苍”本义是青黑色,平民百姓在统治阶级的意识中是面目黧黑的,故称为“苍生”。

百姓数量众多,故可以用表示数量众多之词“万众”代称。

上古规定平民只能穿布衣,故用“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北宋初年规定,庶人只许服白色,“白衣”成为无官职的平民百姓的代称。如: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3.文人

常使用“文人”泛称知识分子。

古代“士”与工、农、商并列,表示称谓对象的身份是读书人,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主要有:“文士”、“才士”、“狂士”、“佳士”、“寒士”、“穷士”、“国士”、“朝士”、“儒士”、“辩士”、“游士”、“时士”、“群士”等。

此外,“士人”、“士子”都是对知识分子的统称,“士君子”是对读书人的美称。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读书人多习儒家,故“儒”亦泛称读书人。主要有:“老儒”、“名儒”、“大儒”、“通儒”指学问赅博的学者、“先儒”(尊称前代的读书人、“世儒”、“谬儒”、“腐儒”(只知道读书的迂腐的读书人)、“贫儒”、“诸儒”(对读书人的统称)。

其中,“名儒”一般都具有高深的学问,故常与表示知名学者义的“硕学”一词连用。

“生”是对读书人的通称,主要有:“书生”、“儒生”、“经生”、“硕生”、“狂生”、“小生”等。唐代以来,“经学”为重要的一门,学习经学的人称为“经生”。“硕生”,称博学的读书人。

“生”的前面可以加姓氏,指明具体称谓对象,如陈生。此处,“生”也是对男子尊敬的称谓,不一定读书人专属。

“夫子”主要用于敬称学者。

“儒者”,本指学习儒术的人,后泛指读书人。

“学者”,凡学习某种知识、某项技能的人均可称为“学者”,但“学者”最常用的意义还是对知识分子的称谓。

科举称谓另作表述:

宋代科举考试中称殿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人为“状元”,殿试第二名为“榜眼”(见王禹偁诗),第三名为“探花”、“探花郎”。

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称为“魁”,主要有:“省魁”、“大魁”、“殿魁”。“大魁”、“殿魁”,均指殿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人,义同“状元”。

“榜首”,称位于科举榜示之首的人,亦即“状元”,“解首”,称解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人。解试通过的考生称为“举子”或“举人”,“秀才”本指才识卓异的人,在宋人笔记中多用作对读书人的通称。

隋唐科举考试,“进士科”是一项主要科目,考中者称“进士”,宋代因之。

文人多长于文学创作,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很多不同的门类,根据称谓对象擅长的文学形式,产生了一些称谓词语,如:“词人”指擅长做词的人,“诗人”、“诗家”、“骚人”、“墨客”均指擅长做诗的人。

此外,“才子”是对有才华的文人的称谓,而古人所谓的“才华”,多指诗词创作方面的才能。

“措大”是对读书人的调侃的称谓,产生于唐代,“措”,本作“醋”,取其酸义,以喻文人不同于其他人之性格气质,可用来称在朝为官的儒士,也可指未入仕的穷书生。

文人由于长期居于书斋中,较少室外活动,故而肤色白皙,“白面”成为这一群体显著的外貌特征,因而可以作为文人的借代性称谓。此外,宋代其他文献中还出现了“白面郎君”、“白面儿”、“白面少年”、“白面儒生”等称谓词语。

常用的对孔子的称谓有:“夫子”、“圣人”,孔子外貌的显著特征是头大,故宋人谐称孔子为“孔大头”,这种称谓明显带有诙谐的色彩与不尊重、傲视的感觉,与后来的“孔老二”有近似之处,一般只有文化素养不是很高而又刚愎自用的人才会使用。

4.武人与贼盗

宋代统治者提倡偃武修文,武人称谓甚少,“武人”、“武夫”、“武艺人”。另外,“侠士”指凭借武艺行侠仗义之人,“刺客”指凭借武艺行刺之人,也可列入武人,这两个称谓词语可以连用。

“贼”、“山贼”、“剧贼”、“贼人”、“贼众”。“山贼”,由表示地点的“山”修饰,即占山为王的强盗,“剧贼”,“剧”有“大”义,“剧贼”即“大贼”。

“盗”、“巨盗”、“黥盗”、“群盗”、“盗贼”。“巨盗”,即大盗,“黥盗”,义即狡猾的盗贼,是一种贬称,“盗贼”是由“盗”和“贼”组成的联合式复合称谓词。

“寇”多用作对农民起义首领的蔑称,“睦寇”,指方腊,由籍贯修饰“寇”。“方寇”:姓+“寇”,亦指方腊。“巢寇”:名+“寇”,即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寇魁”,指盗匪首领,“狂寇”,意为猖狂的盗匪,“草寇”是对山野盗匪的蔑称。

“偷儿”,以对儿童的称谓“儿”为中心语素,是对行窃之人的蔑称。

强盗为掩人耳目而着黑衣,故“黑衣”可代称强盗,是一种借代性的称谓词。“魁首”,指强盗首领。

5.囚犯

“囚”指囚犯,有:“系囚”、“拘囚”、“狱囚”、“械囚”等。其中修饰性的语素多含有捆绑束缚之义,强调了囚犯的处境。

“罪人”是对犯罪之人的通用称谓。“流人”是对因犯罪被流放的人的称谓。

6.隐士与行旅

宋代隐逸之风昌盛。对隐居山林不出仕的人的称谓主要有:“居士”、“处士”、“幽人”,也有如“隐者”、“隐士”、“隐君子”、“旧隐”等,“隐君子”是对隐士的尊称,现代化为“瘾君子”,指有某种不良嗜好的人。

“林翁”、“山人”,皆是以隐居地为语素的对隐士的称谓,可以与“处士”连用,此外,宋诗中还出现了“林居子”、“林下客”、“林下士”、“山家”、“山长”、“隐人”、“隐君”、“市隐”、“佚老”等对隐逸之士的称谓词语。

对漂泊旅行者的称谓主要有:“行人”、“行客”、“旅人”、“路人”、“游客”、“游子”、“客子”等,“客旅”:联合式称谓词,指外出旅行的人。此外,“观者”、“游人”、“看人”这三个称谓词均表游玩、观看的人。“寓士”,指寓居他乡之人。

7.民族

以“胡”为中心语素的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词语多含赔义色彩,如:“小胡”、“老胡”、“黠胡”,其中“黠胡”因汉人认为胡人多狡點而来。

还有:“胡人”、“胡骑”、“胡僧”、“胡寇”、“胡奴”、“胡妇”、胡儿”、“胡雏”等。“胡雏”义同“胡人”,以表示小动物义的雏为中心语素,蕴含浓厚的贬抑之情。

“虏”亦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胡虏”连用,意义不变。以“虏”为中心语素的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词语有:“金虏”(指金人)、“北虏”(指北方少数民族)。

古代“狄”指北方部族,后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金狄”亦即金人。

古代“夷”指东方部族,后亦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夷人”是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南夷”指南方少数民族。

古代“戎”指西方部族,后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西戎”,指西方少数民族。“戎骑”,指少数民族的骑兵。

“羌”亦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名,又称“西羌”。“羌虏”、“羌寇”用于称羌族的侵略军队。“戎羌”连用,是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番”,又做“蕃”,是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番子”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番小儿”指少数民族的儿童。“番官”指少数民族官员。“番酋”指少数民族首领。

“交祉蛮”,“蛮”是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交祉蛮”指汉代越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从书写形式来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词语用字多采用“犬”为义符,其轻蔑色彩显而易见,如:“獠”、“猺”等。

可见宋朝虽国力较弱,屡受异族侵犯,但是汉族知识分子大汉民族君临天下鄙视四方的心理依然存在。

以国名称呼该民族,主要有:“夏人”、“辽人”、“金人”、“金寇”等。此外,宋代,南方广西地区有少数民族建立的交趾国,故称其为“交人”。

据王禹浪先生考证,“女真”这一称谓是契丹族借用汉字对女真族名的译音,到了北宋时,“女真”成为汉人中比较通行的对女真族的称谓。

“契丹”,起于南北朝时期,这一称谓就是“奚东”的转写。

此外,南宋后期,蒙古兴起,被称为“鞑靼”,简称“鞑”,如:“鞑虏”、“鞑贼”(以上为对蒙古族人的蔑称)、“鞑酋”、“鞑王”、“鞑主”(以上为对蒙古首领的称谓)。

古称部族首领为“酋”,这一称谓在宋代仍然沿用,此处,“酋”指金国的最高首领。

“华人”,即汉人,是与异族人相对的称谓。

8.宗教徒

“僧”是梵语音译词“僧伽”的省略,后来成为对佛教徒的最常用的通称性称谓,在佛教徒的法号前面可以加上“僧”,这里,“僧”的作用可与姓氏等同。

其中,“僧人”、“僧家”、“僧徒”为对佛教徒的通称,“高僧”,指佛学造诣高的僧人,有时也用于尊称僧人。“禅僧”,指禅宗僧人,亦是对佛教徒的通称。“神僧”,指会法术的僧人,又是对佛教徒的尊称。

“僧官”,指统辖管理寺庙和僧尼事务的官员,由僧人担任,亦可作为一种对僧人的称谓,“僧尼”,是男性佛教徒与女性佛教徒的合称,“僧道”,是对佛教徒与道教徒的合称,“僧俗”,是对出家修行的佛教徒与世俗人的合称。

“大师”本是佛的十尊号之一,可用于对佛教僧人的尊称,宋代,东京汁梁僧人讳“和尚”,皆称曰“大师”,“禅师”是对僧侶的尊称,这一称谓的出现与宋代禅宗思想的流行有关,可以加上僧人的法号,“师姑”是对女性佛教徒的称谓。

“髡”本是古代刹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为五刑之一。佛教徒要取得僧尼资格必须剃发,世俗人以此特征称谓僧人,含有贬义色彩,有“髡徒”、“寺髮”、“庸髡”三种。

宋徽宗政和年间,林灵素主张道教,建议改称僧人为“德士”,“德士”成为佛教徒的特殊称谓之一。

“和尚”,梵语本音应译作“郞波驮耶”,本义为亲教师,古代于阗、疏勒等地称为“鹘社”、“和社”,汉语音译为“和尚”,用以称出家佛教徒中受具足戒的男性。宋代,东京汴京女尼讳“师姑”,皆称为“女和尚”。

“沙门”,梵语音译称谓词,指佛教僧侶。

“释”,梵语译音“释迦”的简称,本为种族名,为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族号,后代佛教徒为表示尊敬释迴牟尼,标榜是其弟子,遂以“释”为姓,故僧人皆可称“释”,又与汉语原有的语素结合形成新的称谓词语“释氏”、“释子”。

“浮屠”是梵语“佛陀”的一种音译词形式,也指佛教徒。

“比丘”,梵语,本义为乞者,因修行、传教等原因,出家佛教徒遵行托钵乞食制,后以此称谓出家佛教徒中受具足戒的男性。比丘尼是对出家佛教徒中受具足戒的女性的称谓。

“行者”,称未受剃度的佛教徒。

“大士”,本是对佛教诸神系统中的菩萨的称谓,后用来尊称年长位高的佛教徒。

“尊者”本义是指年长者或地位高者,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长老”,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上首弟子尊称为长老,后亦用来泛称年高有德的僧人。

“住持”,指主持寺观的僧人,取义于“久住护持佛法”。

“居士”,原指古印度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后佛教用来指称在家修行的佛教徒,该词亦用以称道教中人。

“寺奴”,指寺院所属的奴隶。

以“道”为语素的称谓有:“道士”、“女道士”、“道人”、“道民”、“道者”、“道侶”、“道友”等。“道民”即“道人”。“道侣”与“道友”词义相近,指共同修行道教之人。

“小师”、“小童”多用于称未成年出家的道教徒。

道士冠为黄色,故以“黄冠”代称道士,宋诗中又称女性道教徒为“女黄冠”。

“真人”,指修行得道之人,即道教徒。

古代有羽化成仙的传说,道教徒信奉神仙之术,故称其为“羽士”、“羽客”。宋文中还有“羽流”、“羽衣”等称谓。

“仙翁”是对道教徒的尊称。

“庙祝”,指庙宇中主管香火之人,多由道教徒充当,亦是一个与道教徒有关的称谓。

“檀越”是佛道教徒对布施者的称谓。

摩尼教是产生在古波斯萨珊王朝的一种宗教,大约在隋唐之际传入我国。宋代,摩尼教流入民间,经过中国化的改造,逐渐演化为一种民间秘密宗教,在下层民众中广泛流传,发挥影响。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利用摩尼教作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的纽带的史实,同时记录了一些摩尼教的相关称谓。

摩尼教来自于异域,受到正统佛道二教的嫉恨,斥之为异端,故改“摩”为“魔”,称其首领为“魔王”,称其辅助者为“魔翁”、“魔母”。此外,“魔”又音化为“麻”,“魔王”音化为“麻黄”。

9.官吏

“官”以“员”为单位,故“官员”连用,构成一个补充式复合称谓词,这一称谓可以指称个人。

从任职地域分则有:“县官”、“州县官”、“郡官”、“朝官”、“京官”、“外官”。其中,“县官”、“州县官”、“郡官”,指各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朝官”,指在中央政府任职的官员;“京官”,指在国都任职的官员,“外官”,和“京官”相对而言,指在外地任职的官员。

从具体职掌分则有:“文官”、“武官”、“幕官”(官府中的参谋顾问人员)、“言官”、“谏官”、“酒官”(主管酿酒等事务的官员)、“史官”(主管修史的官员)、“试官”(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台官”(尚书台或御史台长官、“仓官”(主管仓库的官员)等。其中,“文官”是文职官员的通称,“武官”是武职官员的通称。

“长官”指正职官员,相对于副职官员来说地位较髙,“新官”指新近做高官的人,此外,“达宦”一词义同“达官”,也是对地位显赫的官员的称谓。

“臣僚”,亦做“臣寮”,和“臣庶”一样,泛称文武百官。

古代把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故“臣子”的称谓对象偏指臣,臣的地位在君之下,故“臣下”构成合成词,指“臣”,与“君上”相对。

“人臣”是和“人主”相对的一个称谓词,可用于背称。“廷臣”、“朝臣”,泛称在朝廷任职之臣。

“近臣”、侍臣”、“从臣”指君王左右侍从亲近之臣。

谏”有“以直言规劝帝王,进谏”之义。“谏臣”是专门负责向帝王进谏之

臣,为了防止帝王有不当的行为,汉代以后各个封建王朝都设有专门的谏臣,宋代君主专制有所加强,但是依然保留谏臣的设置,专门用来监督宰相,由皇帝选派。

“台”即御史台,是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中的监察机构,“台臣”即负责监察、谏议的御史台官员。

“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

“谋”即谋划,“谋臣”指为君主出谋划策之臣。

宋代武臣可由武人充任,亦可由文人充任,其地位低于文臣,这也是其重文抑武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

“虎臣”,指杰出的武臣,以“虎”喻其勇猛。

古代称国家大事为“庙廊之事”,国之大臣是参与国家大事的人,故可称为“廊庙臣”。

“权臣”,指掌握国家大权,权势可凌驾于君主之上的大臣。“名臣”即有名望之臣,有名望的官员。“忠臣”以其忠于君主成为历代统治者褒奖的对象,被树为学习的楷模。

“功臣”指对国家有功之臣,又可称为“大功臣”,“材臣”、“能臣”,均指有才干之臣。“乱臣”,义同“叛臣”,常与“贼子”连用。

“世臣”指家族中世代为官的人,“故臣”,指已离职的官员,于君主仍有臣子的名分,“宗臣”为帝王宗亲中的官员之称。

“僚”亦指官吏,故“百僚”、“庶僚”亦是对官员的通称性称谓词。此外,“大僚”即大官。“下僚”指职位低微的官吏,“使吏”为太守的别称。

“公卿”本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因为三公九卿是朝廷官员中地位最尚的,后用来泛称朝廷中的尚级官员。

宋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合称“公师”,后用来泛称高级官员。

“上公”,古代最高爵位,后代人臣之极者往往加封“上公”,可用来泛称高官,可与“大僚”连用。

“士大夫”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高级官员,亦可称“士夫”。“卿”、“大夫”均为上古时期贵族的封号,故复合称谓词“卿大夫”可用来泛称高级官员。

上古称公卿大夫以上者为“贵人”,后泛称身份高贵有权势者。

“权豪”、“权要”、“权贵”,指身居要职有权势有地位的人。

位高权重的宰辅一类的大臣,如:“英辅”、“近辅”、“良辅”等。其中,“近辅”指在君王左右辅佐之官员。

多指地位较高、资格较老的官员,有“元老”、“元勋”等。

“股肱”常用以喻称在君王左右辅佐的得力大臣。

“朱衣”:朱衣是一种大红色的官服,只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才可以穿,故“朱衣”一词常用来代指官员。

“绪绅”:“绪”,即“措”,义为插;“绅”:衣带。古代官员上朝,将赞板插于衣带中,称为措绅,后用“绪绅”作为官员的代称。

“武弁”,本为古代武官所戴的帽子,可作为武官的借代性称谓词。

“仕者”,是对官员的通称性称谓词。

“大卿”(唐宋时对中央各寺正职长官的别称)、“贰卿”(唐宋时对中央各寺副职长官的别称)、“郎中(隋唐以来对各司长官的称谓)、“使君”、“大府”(知府的别称)、“县令”、“悴子”(宋代对州级专司监察的官员的别称)、“大漕”与“漕使”(宋代发运使的别称)、“史氏”(对主管修史的官员的称谓)、“选人”(一般又称幕职州县官,是低级文臣阶官和地方官的总称)、“武尉”、“选人”、“员外”(指正额官员以外的官员)等。

使副是正副使者的统称。“大使”(使臣之首领)、“副使”(大使的助手)、“北使”,称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使臣,特指来自辽金西夏的使臣。

宋代的枢密院长官与参知政事被通称为“执政”,亦称“宰执”。

“首相”,即宰辅之首,指中书省的正官,古代以“右”为尊,故“右相”即宰相之正,义同“首相”。

“师相”,历史上很多宰相同时曾担任帝王之师,故有此称。

“公相”,称宰相而兼有三公之位者,这一称谓宋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对官长的尊称。

“英宰”、“贤相”、“良相”、“名相”,均指品德才智优秀而有名望的宰相。

“时相”,指当时正任职的宰相。

“相国”为动宾式,“丞相”为联合式,宋代沿用这两个称谓词指中书省的官长。

“相公”、“相君”,均为对宰辅的尊称。

“僚吏”、“吏人”是对官府中的具体办事人员的统称,“房吏”是官府中分管具体事务的下级官吏的统称,“堂吏”,指中书省负责文秘工作的吏员,“文吏”,指负责文书事务的吏人,“书吏”是担任书写职务的吏员,亦称书史”,“钱谷俗吏”,掌管钱粮事务的办事人员,因钱粮之务被视为俗事,故称为“钱谷俗吏”。

“小吏”,多指年轻的吏人,又因吏地位低,故以此称谓为统称。“良吏”,指优秀的有才干的吏员,“豪吏”,指强横的办事人员。

“家吏”,这一称谓本是汉以前对大夫的家臣的称谓,宋代借用此词作宰相家的奴仆的称谓,“长吏”为官长与吏员的合称,“吏卒”是小吏和士兵的合称。

“胥徒”、“老胥”等,主要用于称呼官府中的办事人员。

“掾”是官府中下级官员与佐助之吏的统称,以“掾”为语素的称谓有“掾属,,、“士掾”、“曹掾”。“曹掾”,指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