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活字印刷的现状
这是一座已然废弃许久的野庙淫祠,到处都杂乱不堪,庙中间的神像更是只剩下半截身子,上半身已不见踪影,汴京像这样的野庙淫祠,据官府的不准确统计,起码有一千座以上,有的还有香火延续,有的就如这座一样被废弃了。
因为大雨,屋瓦不全,豆大的雨珠一直从漏缝中打入庙内,角落处蜷缩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瘦弱不堪的孩子,最小的可能才四五岁,最大的也就十岁出头。
此时孩子们正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担忧着在外寻食的燕乙,见突然间闯入的赵明诚,都害怕的互相抱着更紧了,只有一个头上身上满身是伤的孩子站出来挡在大家身前。
不过身后跟着的燕乙,冲大家示意不用怕,快步来到孩子们面前,把手上食盒放下,端出脚店带来的美食,大家先是怯弱的看了一眼一旁观看的赵明诚,然后在燕乙招呼下开始进食。
这些孩子明显饿坏了,有个孩子可能是因为长期没用筷子,一直夹不上菜,急的满头大汗,还是旁边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帮他夹到嘴里。孩子们可能很久没吃过饱饭了,一边吃一边笑。
脚店外卖其实并不提供筷子,这些是赵明诚问过燕乙孩子们的人数,然后自己掏钱在路上的杂货店买的。
孩子们吃的开心,赵明诚也很开心,见大家只顾着吃菜,忙出声提醒燕乙道,“食盒里还有饭,你给大家发个碗,别光吃菜。”
“好嘞,”燕乙手脚麻利的给大家分碗,然后把食盒最下层的饭拿出来,帮大家盛好饭。
趁大伙都在吃的时候,燕乙又给赵明诚介绍起了孩子们的情况。
“那个是我们这里最小的,叫苏汉臣,才五岁,父亲是犯官,母亲陪着父亲被流三千里,把他托付他阿爷,他阿爷本身就身体不好,突逢家里变故打击太大,不久就撒手人寰,无依无靠的他又被邻居骗去了家产,只能被迫流浪街头。”
“没告官府吗?”赵明诚疑惑道。
“他这么小,在汴京又无依靠,怎么告?再说那邻居手上有成闵白纸黑字画押了的转让协议,他还是犯官之后,开封府根本就不予理会。”
........
“那个喂苏汉臣的是我们当中唯一识字的,但是她不愿和我们讲她的身世,所以除了知道本名为李师师外,其他的都不清楚,我不在的时候,都是由她照顾弟弟妹妹们。”
赵明诚讶异的看了一眼那个虽然蓬头垢面,但吃饭异常斯文的小女孩。
........
“身上有伤的叫王越,祖上是开国功臣,可惜家道中落,至他这里已经.....哎,不提这个,他经常为保护大家,在外面跟那些泼皮无赖打架,虽有一套祖传剑术,可惜学艺不精,又无利器,拿着树枝老被人抽。”
燕乙挨个介绍这群和他一般大的孩子们,听到有趣的地方,赵明诚也会跟着燕乙一起笑。
因为还有要事在身,赵明诚给了燕乙一些碎银,让他照顾好孩子们,表示自己过几日会来安顿好大家,让大家不再流浪度日,然后撑开伞,融入这雨夜之中。
庙内,大家见赵明诚已走,默契的停下来,看着燕乙,却不说话。燕乙明白大家的意思,简单讲述了事情经过,然后等会自己会拿钱先去医者街买点跌打药,嘱咐大家这几日不要随意外出,免生事端,特别是王越,伤势还没好,不宜乱动。
荣家书铺后院,荣六郎给赵明诚沏了壶热茶,赵明诚就着茶水,翻看着天龙八部前两卷的成书,装帧采用的是北宋流行的蝴蝶装,用宋体书就,卷首是关于标点符号与阅读顺序的说明,然后是开卷词,之后就是十回的章节内容。
赵明诚对印本的书籍质量非常满意,付了尾款,拖荣六郎代为贩售。天龙八部后三卷都写好了,但是赵明诚并未带来,因为他不打算现在就刻印。
然后赵明诚掏出之前在课堂写的三字经,交予荣六郎,让他也安排刻印下,到时候放蒙学书籍那块代为贩售。
荣六郎接过看了不多久,笑道,“这三字经有点意思啊,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还涉及到许多史学、历法、地貌、德行、儒学以及民间传说的知识。看上去比百家姓与千字文对蒙学的帮助要大些。”
“谬赞了,对了,坊主是否认识有活字印刷技艺的作坊?”,赵明诚抛出了此行的目的之一,“我想搞点新花样,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与人员,不知荣坊主可否帮忙打听一二?”
“不用打听了,整个汴京的印刷工坊我都一清二楚,自毕昇创立以来,不少工坊都投入资金对活字印刷进行研究与使用,但这技术看着很美,尝试的印书坊结果却都很凄惨。”荣坊主作为汴京私印业的龙头老大,对整个城市的印书坊都门清。
“那这又是为何,明明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为方便快捷啊。”赵明诚不解的继续追问道,据他所知,从几十年前活字印刷的创立,到后世的清朝却大多还用的是雕版印刷,他一直不理解这种明显有技术优势的为何还不如比他落后的。
“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的文字上万多个,每个字都造出来成本太高,而且一个字还不能只造一次,因为一页中同一个字甚至可能出现数十次,那这时怎么办,只能多备几套,如频率较高的字甚至要拎出来单独搞几十套。”
“可是问题又来了,雕版印刷可以做很多个性化需求,而活字印刷各字大小一样字体也一样,在精美程度上要远远差于雕版印刷,对买书之人而言,活字印刷的书籍并不足以吸引他。那印书坊能怎么做?”
“必然要继续加码,像如行书、楷书等各种字体再备几套,然后不同字号又再备几套,最后你发现,除了仓库堆了一堆的活字外,你欠了一屁股债,而这,只能让你印出略差于雕版印刷的书籍,因为人家还能插画呢,这个你总不能也活字吧?”
“光这一个原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十年内,就倒了十三家印书坊。”荣坊主显然也考察过活字印刷,甚至年轻时可能也尝试过,对其弊病如数家珍,接着对陷入沉思的赵明诚说道。
“像活字印刷排版要从几万个汉字中找需要的,因此还要额外雇佣识字的工人、再版印刷又得重新找一遍汉字而不像雕版刻一次可以印一辈子等,种种原因都导致这个技术看上去很实用,可以解决不少现有的印刷问题,但实际上它带来的问题远比其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