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金明池上百戏峥嵘

赵明诚一行人出了新郑门,一路往西就来了金明池门口,门上写着“棂星门”三个大字。

进入棂星门,视线极其开阔,与在门外被围墙挡着视角不同,众人此时却可以一览金明池的全貌。

很明显这是一块方形大湖,西北角是这个人工湖的进水口,整个湖周长为九里三十步,四周都有高高的围墙,除他们刚才进的正门外还有多处出入口。

沿岸“垂杨蘸水,烟草铺堤”,游人如织,呼朋唤友,寻找好的观赏位置。

赵明诚他们虽紧赶慢赶,但还是来晚了,好的地方都被翘首以待的人群给占满了。

众人只得去往东岸搭好的彩棚,花了点钱租了个不错的位置。

这位置刚好可以看到金明池全景,正对着的是西岸。

相对于众人所处的东岸来说,西岸环境则更加僻静幽雅,适合慢步其中欣赏美景。

此时已经有多位游人在其临岸处垂钓,怡然自得,好不悠哉。

不多时,赵煦的御驾到了,与后妃百官来到“棂星门”高台之上的宝津楼,准备观看来自教坊司艺人们表演的各式水戏。

这些艺人都是来自大宋各地,只要身怀绝技,就可以给以官身,领月饷。

这些艺人由教坊司统一进行管理,住在京师两厢。

每逢各种重要节日与重大场合时,便是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此时四条画船依次排开,像一座座小型戏台,早已等候多时的艺人们按照表演顺序在其上进行演出,因此又称为“水上诸军百戏”。

表演前都会有专人在船上大声报戏名,接着船上鼓声、笛声四起,伴随着音乐,演出就正式开始了。

四条画船上的表演节目都不一样,有的是大旗狮豹、有的是棹刀蛮牌、还有的是神鬼杂剧等特色节目。

大旗狮豹就是一个头上戴着红巾的艺人舞动着大旗,另一个艺人则手拿两面白旗,在一旁放旋风斩。

然后由一群cosplay狮子豹子等动物的人在大旗舞动下进行翻腾跳跃,甚至有一些如“上竿”、“翻筋斗”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每当完成一个,四方观众均传来喝彩声。

棹刀蛮牌主要是由艺人表演一些舞刀弄枪之术,间或一些阵列队形之变化,再搭配上一些攻城、开门、夺桥之类的剧情表演,整体还是蛮好看的。

不过最令人称奇的还是神鬼杂剧类,表演伊始,就听见砰的一声大响,夺人眼球后烟火大作。

隐约可见其中披发戴面具的鬼神在口吐烟火,其状似狼牙,这些鬼神赤着脚在船上跳着莫名的舞蹈。

伴随着接连的爆竹声,又有诸多角色粉墨登场,上演一场诙谐幽默的戏剧。

表演结束后又是一声巨大的爆竹声,烟幕再次封锁视线,等烟消云散后则又是一个新的剧目。

画船表演约莫持续了半个时辰就各自散去,接着出场的是“水傀儡”表演。

这种表演在一种设置有小彩楼的船上进行,彩楼下游三个小门,正是傀儡表演的彩棚,正对着水中的乐船。

又是一轮节目报幕,而后乐船上音乐响起,傀儡表演的彩棚中门大开。

一个小人落入彩棚下水中的小船上,小船上也是一个白衣傀儡在垂钓,小人则将船划行几个小圈,在音乐达到高潮的时候,从水中钓出一枚活鱼状傀儡,喝彩声四起。

接着又是一场傀儡蹴鞠表演赛,由各自独立的傀儡共同参与,操作异常熟练,就像是真人踢球一样,异常的精彩。

最受皇帝与百姓喜欢的则是一种浮泛傀儡,这种傀儡是用木头雕成鱼龙的形状,其内藏有机关。

这些傀儡可以踩着音乐点在水面上进行如击鼓、跳舞、在波浪中起伏等表演。

最后则是用傀儡表演一曲舞蹈结束,让赵明诚有种看人工智能机器人跳舞的感觉,非常神奇。

表演结束后,众人还自回味不已,金明池上又开始了新的节目,水秋千。

这是个新颖的节目,推出还没有多久,但已经把观赏之人尽皆征服。

金明池中心的临水殿前,两艘画船依次排开,船头都立着高高的秋千架,船尾则是有专门的乐人负责吹笛击鼓伴奏,以壮声势。

忽而鼓乐大作,表演正式开始,船上的健儿们则登上秋千架,旁边有人用力推秋千使其荡来荡去,直至秋千越荡越高。

等到秋千架与地面相平的时候,负责表演的健儿们则脱手离开秋千,在空中一个优美的筋斗,然后一头扎入水中,在水面上溅起不小的浪花。

最妙的是,两艘画船,一艘秋千上的人正荡在半空中,另一艘秋千上的人却已经飞身跳水,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百姓哪见过如此惊险刺激的表演,纷纷叫好鼓掌,连赵明诚都跟着一起鼓掌喝彩,确实是精彩啊。

这是一个把荡秋千与跳水运动结合起来的节目,非常富有想象力,与现代的高台花样跳水已经相当接近了。

船尾乐人散去,则是百戏人上竿的节目,属于杂技表演的范畴。

所谓上竿就是在船上用两张长凳搭起一个简易的台子,然后一个人躺在上面,用脚支起一个竹竿。

竿上再爬上一个人,立在竿头,把手上的一副对联拉开。

对联左边是“庆国泰民安”、右边是“贺风调雨顺”。

整个水秋千节目是精彩纷呈,是以有人诗云,“二十余年成一梦,梦中犹记水秋千。”可见当时水秋千对时人的震撼有多大。

一应节目结束后,就是整个端午的重中之重-“竞渡争标”了。

宝津楼此时群臣开宴,一边吃一边凭楼眺望竞渡表演。

先是小龙船、虎头船、飞鱼船等船队依次登场。由小龙船上的一个军校指挥整个船队绕金明池一周后,复而向北岸开去。

北岸有一座高大的屋宇跨水而建,称为澳屋,这是用来修理和存放大龙舟的地方。

船队开到,准备协力牵引其中的大龙船出来,不多时,大龙船跃水而出,其体型庞大,制作华丽,左右各有六桨排列,划动时宛若飞龙腾水。

ps:澳屋内“其下置柱”,上用大木为梁,“决水入澳”即可引船入内,把船吊在梁上,抽出澳内的水,船便悬在空中,可以修补。修理后再引水入澳,撤去梁柱,船即浮起。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反映了北宋造船业的高度水平。(摘自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