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皇帝的手段
颗人头,不是韭菜。
人头落下去后,大片鲜血染红了秦王府后院的草地。
人头在地上滚了几转,鲜血和泥土黏在一起,头发和胡须也被鲜血粘起来。
有一个官员吓得当场就崩溃了,本能站起哭着喊着要往外面跑,被一个锦衣卫给摁了回去。
想跑肯定是跑不了的。
那么问题来了。
张晨这一口气在西安这么多官员面前杀了个官员,不怕他们撂担子?
你以为这些官员都是后世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呢?
寻思着对老板不满意就可以随便辞职了。
在古代,官是上层阶级,读书人十年寒窗,削尖脑袋想挤进来。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意思是一个人做了官,他家鸡和狗都跟着飞升了……啊呸!是家人都跟着享福了!
如果是你,你会因为同事被干掉,然后对老板义愤填膺地说,老板,你不是人了,你给我的这个总监的职位我不敢了,我就算一个月可以捞个十来万,我也不干了,我要正义?
别逗了,你不会那样的,他们也不会辞官的。
成年人的现实世界,和网络上的热血正义青年不在一个次元。
所以啊,杀了就杀了。
杀了之后,那些官员也得给朕跪在旁边老老实实看着!
再说了,谁真的敢辞官,朕就敢让人把他家的底裤都扒出来,诛他全家!
贪钱就可以做官,怕担责任就可以一走了之?
寻思着这大明朝的官场是自家后院子呢?
所以啊,张晨也不担心这些人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整个陕西一针强心剂!
不能拖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杀人的目的是什么?
泄愤吗?
不不不,杀人的目的从来不是泄愤。
杀人的目的是为了威慑。
但威慑不一定就能起到最大化的作用。
还得赏!
驾驭臣下,赏和罚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必须得理清楚。
即便现在局势是一团狗屎,但总有人做的不错的,做的不错,就得拧出来赏,并且让所有人知道。
这是为了做给所有人看。
那么赏的这个人是谁呢?
肯定不能是钱龙锡这货。
更不可能是陈奇瑜这厮。
赏不能给高官,得给下面的人。
要让广大下面的官员看到,只要自己做好了事情,就有赏。
受赏的人崇祯心中已经有数。
先不急,先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办了。
崇祯道:“马英年。”
“臣在!”
“这西安府的灾情事务,你自己说说,你满意么?”
官员都是老油条,但也别小看张晨。
人家上一世好歹也是个高级总裁。
驾驭臣下,有些话不要自己先开口,得多问。
最无解的套路之一就是让下属自己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
明眼人都知道做的不好,但偏偏领导还故意让你自己来总结。
马英年心头一颤,这明明已经是深秋,可额头上的冷汗不停地冒。
“陛下……臣承蒙陛下垂怜,自任职西安府知府以来,时刻不忘陛下对臣的教诲,时刻不敢忘记圣人之道。”
马英年先是说了两句官面上的话,随后道:“自万历年间,陕西始有旱情,黎民受苦久已,然则自陛下御极以来,圣德烛照,天心感动上苍,遂降下祥瑞,陕西灾情虽未根除,却已经大为缓解,臣……”
“好了好了,你直接说你对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满意。”
特么的,这大明朝的官员,你让他们检讨自己的工作,他们就开始给你扯犊子了!
高帽子也戴起来了,屁话先吹一大堆。
反正就是说不到重点上,也不说细节。
因为一旦说了,就会露馅。
“臣……臣尽力而为……”
“朕让你说你现在对西安府的赈灾是否满意,你是听不懂朕的话么?”
“回答朕,满意,还是不满意,”
马英年唯唯诺诺道:“臣并不满意。”
“好,钱龙锡,你是内阁大臣兼现任陕西总督,你来说说你对西安府的赈灾是否满意?”
“陛下,马知府已经尽力……”
“你是不是也听不懂朕的话?”
“回禀陛下,臣也不满意。”
“好好,既然你们都不满意,朕也不为难你马英年担当如此重要的位置!”
崇祯语气倒是温和起来:“朕相信你是忠心的,朕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相信个屁!
皇帝说什么话,你就信什么,那你可能在官场上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告诉大家,你们看,朕也不是动不动就杀人的,朕也是很体恤臣下的,将功补过,事情办好,什么都好说。
这也是御下之术。
马英年刚才已经被问得心神混乱,现在一听自己有将功补过的机会,那真是绝境中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把头埋起来,高呼道:“陛下圣明仁德,臣万死不辞!”
“你去商县,去找刘廷严,你接他的位置,把商县的灾情给朕处理好,只要你处理好了,朕就恢复你的品阶!”
马英年还能说什么呢?
连忙道:“罪臣拜谢圣恩。”
“钱龙锡,那个刘廷严朕看不错,直接提到西安府来做知府,把西安府的灾情交给他,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全力支持他!”
钱龙锡也不敢说什么,毕竟派他过来好几个月了,也没有交出像样的成绩来,底气肯定是不足的。
但是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提拔,县里的主簿是九品芝麻官,一下子提到了西安府的知府,四品大员!
跨了很多级!
其实,官员分很多种。
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公司,再大到一个国家的职员,角色都是各式各样的。
人才的能力也是各式各样的。
有人天生擅长左右逢源,例如韩爌。
有人天生一根筋,脾气臭,但办事绝对忠诚,例如袁崇焕。
有人年少也一腔热血,后来被社会毒打,变成奸诈小人,阴人一套一套,例如温体仁。
也有人逐渐在官场中,由曾经踌躇满志的热血少年,变成官场老油条,这是许多大名官员的真实写照。
但有一点,肯定是不变的。
重要的岗位,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给到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来做,哪怕他的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出众。
没关系,给他配人,事情永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但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人,问题总会一步步去解决!
刘廷严就是这样的人!
大明朝官员的中间层,也需要这样年轻,敢于叫板上司,敢于拿命去办事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