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大凌河之战

七月十三日,崇祯抵达山海关的消息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

皇太极听到后,倒是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明朝那个小皇帝居然还敢跑到山海关来。

他以前对崇祯的印象并不算太好。

在他心中,明朝皇帝年少急躁,遇事容易慌乱,而且性格反复无常。

朝堂之上自然更是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皇帝敢来山海关,说明这个皇帝胆子还是有的,而且也愿意忍受边境脏乱差的环境。

这种时候,别说皇帝,连许多官员听闻自己要被调去边疆,也是哭得死去活来的。

能来边境,至少绝对是可以收买人心的。

这一点,皇太极非常清楚,因为收买人心,一直都是皇太极的长处。

不过他也并不将崇祯放在眼中。

因为他有新战术对付明军。

整个七月中旬,沈阳的粮食运输就没有停过。

蒙古各部也都在做准备。

此时一共调集五万精锐,分别由八旗和蒙古军组成。

由皇太极亲自挂帅,兵分两路。

在七月二十一日这一天,皇太极召开了全军的高层议事,主要是强调军纪。

这是皇太极打仗的一贯风格,在他看来,军纪在打仗的时候,是大于天的事,没有军纪,仗就不必打了。

随后,两路的统帅也分出来了。

右路的统帅为贝勒德格类,代善和阿敏随从征讨。

线路是越过大凌河,从义州往南下,抵达大凌河与锦州之间。

这是为了切断锦州与大凌河城之间的联系。

左路则有由皇太极亲自统帅,走广宁,南下正面直扑大凌河城。

历史上也的确是这么打的。

身在大凌河城的袁崇焕,这些天一直接到各种从前线传来的情报,都只在说一件事:皇太极要来了。

此时此刻的辽西走廊是什么状态?

宁远有1万守军,而锦州屯有8万守军,其中有3万是京卫军。

这是皇帝提前增兵的结果。

正在修筑的大凌河城,也有屯兵3万。

可以说,袁崇焕将自己手里大部分精锐都派到了大凌河城,因为大凌河城一定不能丢。

崇祯和他的想法一样,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些天,袁崇焕天天亲自盯着工事,并且到处检查阅兵。

这些都是他的长处,他是搞后勤出身的,由于性格比较冲,又很符合祖大寿的口味,祖氏是非常信任他的。

在袁崇焕的亲自监工下,大凌河城现在基本上已经建得差不多,城中囤积的粮食有5万石。

城中除了3万正规局,还有十万军民。

一共十三万人,吃600万斤粮食,一人平均可以拿到46斤,够吃近一个月了。

锦州还屯有10万石,广宁也还有5万石。

和历史上不同,这一次准备了充足的粮食。

但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关宁军和京卫军的矛盾,在这一段时间,逐渐尖锐起来。

关宁军认为京卫军一个个都是花架子,装备好,但打不了仗。

京卫军则认为关宁军军纪差!

因为卢象升这个人,打仗也有一个特点,对军纪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

这一点是他从岳武穆那里学来的。

军纪是军队战斗力最基础的保障。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是岳飞的治军理念。

这一点,在历史上,被卢象升也贯彻得非常好。

这也是崇祯为何让他来支援辽东的原因。

因为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仗,只有卢老爷敢抗下来!

京卫军和关宁军的矛盾在战前极具恶化,不过双方暂时还停留在言语挖苦的地步。

直到前线的战云压来,整个锦州的气氛也变得十分紧张。

七月二十二日,皇太极渡过辽河,向广宁挺进。

七月二十四日,皇太极抵达广宁,在广宁做了简单的补给后,就直接南下,兵锋直指大凌河城。

与此同时,七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德格类的2万大军也已经抵达锦州和大凌河之间。

这个距离离皇太极非常近。

一是围城打援,即锦州如果有明军前来支援,德格类就拦截。

二是随时东进与皇太极挥师,5万大军会合能集中力量。

这是一个非常妙的战术。

正是这个战术,让历史上的明军吃尽了苦头。

那么问题来了,皇太极知不知道锦州城内有8万明军?

他当然知道!

像皇太极这种人在出征之前,肯定对对方进行过详细探查。

他也知道大凌河城内有3万明军。

那么,他为什么还只放2万人拦截锦州的明军呢?

很简单,因为在皇太极眼中,明朝边军是辣鸡,除了关宁军他还忌惮几分。

这十几年来,建奴将明军摁在地上三百六十度转圈圈一样摩擦,想怎么摩擦就怎么摩擦,你说他有没有信心?

而锦州城内,关宁军其实只有2万,另外3万是京卫军,还有3万是蓟镇、宣府调来的边军。

京卫军?

皇太极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在关内大大农民军倒是可以,敢来这里来,这不是找死么?

至于蓟镇和宣府的边军,他们挥得动刀子么?

“报!建奴已经抵达四十里之外!”

“报!建奴已经抵达二十里之外!”

“报!建奴已经抵达十里之外!”

一封封战报送来,送到大凌河城的督师府里。

祖大寿坐立不安,数次站起来道:“督师,末将愿意领兵一万,去打头阵。”

“不急,让建奴来,我们守。”

“督师,我军人数占优势!”

“兵不在多!”

袁崇焕表现得很淡定,他对何可纲道:“清点军需,务必保证城内秩序良好,若有聒噪作乱者,一律斩立决!”

“是!”

袁崇焕又道:“吴襄和宋伟在锦州守住,切勿贸然出城!”

“督师放心,卑职已经让人传令给他们。”

祖大寿还是担心:“督师,咱们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若建奴围城如何是好?”

“不急,快去检查城楼上的红夷大炮!”

“督师!”

“快去!”

“是!”

此时,在锦州城的卢象升,正在看皇帝给他的另一份密信。

密信的内容很简单:这一仗打的是军粮。

“卢帅,建奴已经兵临大凌河城,另外有2万建奴大军在四十里外,阻断了我军支援大凌河城。”

看完皇帝的密信后,卢象升心中有数了:“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