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孩子会有的。

凌冬至跟阳阳打嘴仗,但是也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默契,关于施皛的私生活一定要局限在他们这个姐妹里知道就行,包括公司里的人能不知道就不知道。

一方面毕竟不是太大众,另一方面作为新晋崛起的明星,无论她跟谁恋爱的新闻出来,都会影响施皛的人气。

娱乐产业营销的就是大众的喜好,而千百年来大众的喜好的内容基本没有变过。所以既然想要赚这份钱,就得遵守这份最起码的规则。

施皛随爹,王凝随母。

见到王母出现,看脸就知道该接的人是谁了。

王母看到王凝,就拉着行李走了过来,施皛想要过去主动拿箱子,王母一挣,躲开了施皛的手,瞪了一眼王凝后问道:“后面这个车也是?跟我来。”说着拽着王凝上了后面的车。

施皛尴尬的站在原地,施母一看王母连跟她打招呼的机会都没给就上了车,心里也有点小生气,伸手在施皛后背锤了一巴掌,然后三人上了前面的车。

前面的车司机是凌冬至,在看到一家三口上车后,问了一下启动车后,就把耳机带上开始听歌。这个时候能避嫌就避嫌。作为‘外人’最怕弄的里外不是人。后面车司机阳阳也很默契的带上了耳机,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一家三口坐在车上相顾无言。

最后还是施父最先开口说话:“小小啊,你知道人老了,就怕死了,我跟你妈才五十多,身体虽然还行,可是还是觉得……所以,你知道有后人啊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心理安慰。他就会让你觉得做什么都有奔头。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感情跟感觉是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人感受不到的。”

是的,很多年轻人都会想为啥要一个孩子,自己一个人挺好的。可是一旦人身体开始衰老,死亡不可避免时候,就开始期望有个后代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悖论,那就是养儿防老,以及为爱养儿两个思想的冲突。

很明显在现代大工业时代,防老看起来真的能够靠工业机器社会制度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当前主要劳动力人口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规定的制度分配下,自然就不需要专门生儿子来养老,所以自然为爱养儿就比养儿防老看起来更具有合理性。

然而现实是,养儿防老观念下的人生育繁衍后代的动力远比所谓为爱养儿观念下的人更充足。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真的能够按照所谓为爱养儿观念,提出的养儿标准来抚养后代的人,按照一个国家中位数收入来说,那么就说国家将近一半以上的家庭不具备这个所谓为爱养儿里提出的抚养条件的。

越有责任心的人越是会被这样描述的潜在抚养条件所打击到,就不愿意结婚,结婚后不愿意生育。再加上一些年轻人心态本来就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呢,根本没有生下一代的原始动力。

所以自然导致生育率下降。

任何不向下融合弥合的思想或者文化出现,必然会造就非常畸形的社会生态。比如说慕强,狼性文化,尊卑观念,等级观念等等。这些文化里最大就是绝大多数人是无法真的通过绝对量化来证明自己就是比大多数人强,但是可以通过否定别人证明他人不强。

这就容易形成一个互否的文化。

而且在这个文化里,除了最顶尖的人,大家都是弱者,大家都是跪着的人,活得都没有尊严。而为了证明自己强,自然就形成了一层层的欺压。

人类社会之所以根深蒂固存在,是因为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就面临一个食物与物资不足的情况,是所有群体动物会抛弃老弱病残来保证群体活力的本鞥。在大工业时代虽然食物与物资充足,可是人口数量也膨胀了,分配不均自然也存在,所以这个文化的根基就会一直存在。

不过大工业时代的人已经比以前的土地生产时代有尊严多了。

回过来说,被母婴市场营销的生育观里,真正能消费得起的人,他说参照的标准也是会往更好的家庭做比较,还是会影响他们的生育动力。这也是为啥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观念可以让房价越来越高,一个观念可以让养儿成本要回来越高,一个观念也可以让单身男女越来越多。

其实都是工业化过程中要付出的代价。

施皛作为一个老板,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公司里员工新陈代谢的问题,所以对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并不排斥。

同时作为一个准资本家,非常担忧没有新韭菜出现,那不就断茬了么。而且所谓的为爱养儿,自己老了可以交钱来社会化养老,这根本上还是建立在当下年轻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上的,说白了,还是养儿防老,不过从个人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养儿防老。

施皛被老爹这话问的沉默了一会儿。

老爹这一招就很高明,没有质疑自己跟王凝的感情,而是直接点出这里存在的重大bug。如果施皛用两个人相爱后代不重要这话来反驳的话,一定会被认为幼稚不成熟的。说不定就会用更强硬的手段。

“我跟凝凝商量了,要孩子怎么也得三十岁以后,现在事业上升期,无论我跟谁谈恋爱都不可能太早结婚生孩子的。而且做这一行的,名气越高的女星基本上结婚生孩子的越晚。四十多岁都单身的还一大把呢。所以您们老两口焦急抱孙子的事情,可能真的急不来了。未来虽然不确定我俩能走多远,可是孩子这个事情……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总会给你们一个孙子的。”

施皛这个解释已经很直白了,老两口只能沉默以对。

::有点卡文,所以夹杂一点私货撑一下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