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温馨农村
次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
因为南北文化差异,基于民俗‘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南北方小年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地方则在二十五,比如鄱阳湖等沿湖地区。
江州丰江属于南方,二十四号过小年,却也开始准备了。
小年又称‘灶王节’,祭灶是南北共同的习俗,此外还有大扫除、贴春联、准备年货等等。
这天方家四口都早早起来,方父骑着摩托车去镇上,方母将一张张凳子椅子搬到院子外水井口。
方宇还在刷牙,龇牙咧嘴,太冷了,房子前面的菜田里布满了一层湿漉漉的白霜,冷意都从手指骨往外冒。
方瑾用小水桶吊井水,看见弟弟的样子嘴角微微翘起,对弟弟喊到:“来用井水。”
农村人就是这么朴素,没那么多讲究,早上洗脸也不特意烧热水。
方宇端着茶缸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方瑾从他肩膀上取下毛巾帮他浇水拧好,等着他。
李青荷看了姐弟俩一眼,心里很快慰,满面笑容,“宇古,一会你去后林捡些柴禾,中午烧大灶,晚上也能烤火盆。”
其实昨天方宇在县城买了电热器,不过乡下人习惯了,围着火盆唠嗑气氛也好。
方宇擦脸的时候,方瑾伸手在他臂膀上捏了捏,“你不多加件毛衣?”
“不冷!”方宇朝东方已经泛着黄光的地方点了下头嘴硬道,“一会出太阳。”
这对许多男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通常现象,明明多加一件衣服会暖和许多偏不干,倒也不是刻意为了风度,纯粹嫌笨重麻烦。
“年轻男人身体是火炉,瑾儿不用管他!”
李青荷嘴上这么说,等到方宇吃着米果提着‘粪基’准备去后林的时候,她不知从哪里翻出来一件宽大袄子拍了拍,丢给方宇,看样子是方震的,又提醒道:“记得别捡错了,咱家的在北边”
“晓得!”方宇说着看向骑过来的一辆老式三角架自行车,后面载着一个大蛇皮袋。
“方子!”程锋一个后撤腿停下,笑着打招呼,“荷姨、瑾姐早啊!”
李青荷笑呵呵:“锋古啊,这么早!”
程锋将麻袋搬下来,看样子挺重,“荷姨,这是木炭,我妈让我送来的,自家烧的!”
李青荷一脸喜色急忙上前打开来看,“哎呀,这么多呢!好好!这下过年暖和了!”
说着就回去院子,出来的时候拿了三百块钱要塞给和方宇说话的程锋。
“不用荷姨!”
程锋立马推搡开,转身扶上自行车骑走,“我先回去了!”
李青荷喊到:“吃完早饭再走啊!”
“不了荷姨,还要去圩上呢!”远远传来程锋的声音。
“这孩子!”李青荷嘀咕一句,又拉开麻袋来看,显然是很中意,“宇古,你回头把钱给回锋古,这可不少钱。”
这个时候的木炭可比煤炭贵多了,尤其是自己烧出来的,比外面集市买回来的经烧。
乡下人经常互来互往换些鸡、鸭、青菜什么的,几十块都算很多钱。
方宇却道:“不用啦。”
他自然知道,应该是程锋他妈知道了程锋在方周上班挣钱的事情,送东西来表示一下。
李青荷笑了一下,“老程身体倒是好了不少,不干重活没什么影响,宇古你开了公司多照顾些锋古,算起来,他还得管你叫表舅。”
方宇一乐,“真要按照族谱往上翻,没准咱这安石镇的人都能扯上关系。”
“可不是!”李青荷心情不错,朝洗凳子的女儿招手,“瑾儿,跟我到楼上搬下东西。”
方宇则往屋场后面的大树林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