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徒晓城

程安安跟在他身后走进去。

傅晓城转身用手将她拦在门口:“停!孤男寡女的,非请勿进!10分钟后酒店大门集合。”

说完砰一声关上了门。

程安安想挖地洞钻,灰溜溜的跑回去换衣服。

抹了豆沙色唇彩,水壶装满水放入背包,披着长发提着早餐跑了下来,就怕他不等她。

傅晓城已在大门口。

程安安看见他身上的衣服,楞了。

两人除了背包颜色不一样外,身上穿的都是黑色T恤,鸭舌帽,牛仔长裤,登山鞋。

俊男与美女外型,185搭166的身高就这么站在大门口,格外匹配。

几个阿姆们在门口等观光车,转身看见他俩,打趣道:“hi,小姑娘,情侣服哟,你俩和好了?”

“是啊是啊....”程安安脸红着回应,傅晓城没吭声。

“年轻啊,就是好....”

“我就说嘛,他们很快就和好的.....”

几个阿姆们边咬耳朵边看着这对情侣。

幸好阿姆们等的车很快就到,是到南岩的车,不同线路。

程安安礼貌的目送她们上车并挥手道别,呼了一大口气,回头看向傅晓城说:“你等我一下,我回去换件衣服。”

傅晓城制止:“不用换了。”

看着程安安疑惑,他问:“你很在意别人的眼光?”

“当然不是。”程安安解释。

“既然不在意,何必浪费时间换衣服。”

傅晓城双眼清澈,君子坦荡荡。

让她觉得刚才提出换衣服是自己多虑了。

车来了。

程安安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傅晓城坐在旁边。

车开,风掠过,扬起长发,一缕发丝扫过他的脸,淡淡的玉兰花香,傅晓城微怔。

程安安用手抓抓头发,拿橡皮筋扎高马尾。

打开早餐是一盒小笼包配豆汁,侧头问他:“你吃吗?”

“吃过了。”

戴上墨镜,看向另一侧。

看他露出拒绝聊天的神态,程安安也不再说话,吃起早餐。

车开20分钟在前方转弯处停站。

“下车了。”

傅晓城拿起背包叫上程安安,往路边的石阶小道走。

穿过一片树林,只花20多分钟居然就到了老师傅家。

看着前边的菜地,程安安觉得这次走的轻松,问傅晓城:“昨天你干嘛不走这条小路?”

“为了甩掉你。”

傅晓城坦白,谁知道低估了程安安,绕了几小时仍甩不掉她。

这样的回答让程安安有些气恼。

小童在菜地浇水,听见他俩的声音,忙放下手中的水瓢,在衣摆处擦干双手,作揖行礼:“哥哥,姐姐,早。”

傅晓城和程安安回礼:“小童,早。”

小童说:“师傅在院子里。”

篱笆门开着,师傅坐在葡萄树下磨药,石桌上摆了几味中药。

两人行礼:“师傅,早。”

老师傅起身回礼,招呼坐下。

程安安落坐,看着桌上的瓷瓶问:“师傅,这是要做什么药丸?”

“跌打止痛丸。”

听到是这个丸,正想着到时讨几颗回家给老爸,程安安来劲了:“师傅,磨药我会,可厉害了,我来帮您磨。”

老师傅听了极为高兴,连声道:“好好好。”

傅晓城撇嘴,这程安安马屁拍的挺好,对师傅大献殷勤,定是有所图谋。

程安安倒也有模有样的磨着药。

老师傅揉起药丸。

傅晓城指着屋檐说:“师傅,我上去换些瓦片。”

老师傅抬头:“好,你小心点,护腰绳放在矮桌柜里。”

傅晓城放下背包进屋拿绳出来。

戴上冰袖走到后院,架起吊车,顺着吊车马达缓慢升起,跳上屋檐。

老师傅起身喊小童过去帮传瓦片。

程安安很好奇,也跟着老师傅走到后院。

这是一架木头简易吊车,采用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制作而成。

4个车轮安装在底座下,有旋转手柄,前支撑架,吊杆固定在后支撑架上,吊钩和吊绳、吊篮安装在后支后支撑架上,架上安装有上、下滑轮,滑轮通过链条连接滑行,旋转手柄可通过下滑轮起到上下升降作用。

程安安惊叹这辆吊车的手工,问:“师傅,这吊车是祖传下来的吗?做工好精湛啊!”

老师傅捋着白胡子笑:“晓城做的。”

“他?!”程安安惊讶。

“吊车是10年前晓城做的,原来是木头手摇的,后来看我手摇不便,就买了电动马达装上。”

“看不出来他这么厉害呢。”程安安佩服。

老师傅说:“你没看到的还很多,将来你会慢慢发现的。”

“这房子有我们当地的岭南风格,是他设计的吗?”

“房子原只有一层,屋顶原本是破瓦搭的,年代久了大风大雨时容易漏水,10年前晓城修缮变成了如今的模样,每年夏天他都会上山一趟,过来补墙换瓦。”

“所以真的是专程来看师傅的。”

“呵呵呵,晓城啊,是个好孩子。”老师傅感到骄傲。

小童装了一篮子瓦片升上去。

傅晓城腰背部绑了安全绳灵活的在屋檐上换瓦,大有飞檐走壁之功夫。

都说爱劳动的男人最帅,程安安拿出手机悄悄偷拍。

“师傅,他学过武功吗?”程安安看他在屋檐上行走自如。

“在他七岁开始,每年寒暑假会上山跟我学习武当剑术、太极拳。”老师傅应。

“那您真的是他的师傅了?”程安安又惊讶了。

“下了拜师贴,三叩首,敬过茶的。”

“失敬失敬,得您真传岂不是可以威霸一方?”

“学武强身健体即可,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

“师傅说的是,强身健体即可。”程安安连声道。

傅晓城在屋檐上朝他们喊:“师傅,你们先去休息吧,不用担心,有小童在呢。”

“好。”

老师傅便走回前院继续搓药丸。

程安安也跟着回来磨药。

“师傅制做这些药丸是给傅晓城吗?”

“让他带着一些以备用,8年前他上屋檐换瓦时不小时滑下来.....”老师傅回忆往事。

程安安等了片刻不见老师傅有下文,急问道:“师傅,后来呢?他伤到哪了?”

“所幸是摔在干草堆上并无大碍。”老师傅继上。

程安安拍了拍胸口:“师傅,以后上句接着下句一次说完嘛,我都被您吓到了。”

老师傅哈哈大笑:“你看他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程安安吐吐舌头。

“时候不早了,我该去准备午膳了。”老师傅将药丸入瓶封存,起身到水井处洗手。

“我去帮您。”程安安放下磨药船,给师傅舀水。

程安安自小在城市长大,只会使用现代厨房。

下乡驻扎时只在田间埋头苦干,一日三餐有村里的阿婆们负责,实际上她真正使用柴火炒菜做饭次数少之又少。

嘴上说着帮师傅,本也想露露身手,谁知道弄得满头灰,半天生不上火。

炒菜的铁铲是老式大铲,比较笨重,掌握不了要领。

最后只得帮师傅打打下手,洗菜、切菜、递盘子、添柴这些,没添乱也算不错的了。

最后一道菜下锅翻炒,师傅吩咐她先去喊晓城和小童回来用膳。

程安安跑到后院喊他们。

傅晓城顺着吊车降下来。

身上的T恤全湿了,贴在身上,汗水从额间顺着颈部流入衣领。

落地看见程安安粘到黑灰像只花猫的脸:“你的脸……洗一洗。”

小童偷笑着跑开了。

傅晓城走到水井旁洗手,舀着水井叫程安安弯腰把脸洗了。

程安安双手掬水往脸上一抹,更黑了,双手也是黑的,两个眼珠珠白白的,傅晓城忍不住大笑。

程安安恼怒,想拿水泼他。

傅晓城连笑边说:“我忘了这柴房的黑油灰,用水洗不掉的,你等一下。”

一会,拿了个黄色茶皂和一盆水放在水井旁,告诉程安安:“师傅用茶子做的茶皂,揉起泡沫洗脸,再用井水冲净后,最后把脸泡入这盆洗米水中。”

看着程安安洗完脸后,真的把脸泡入洗米水里。

傅晓城啧啧道:“猪仔泡水,由黑变白,整容般的洗脸术。”

程安安才知被他耍了。

一把擦干脸,心里来气,朝傅晓城泼了一把洗米水,被他躲开了,便端着洗米水追着他跑:“让你笑,你别跑!”

小童和师傅站在沿廊看着他俩,问师傅:“师傅,这是电视上说的欢喜冤家吗?”

师傅没回应,捋着白胡子,笑。

午膳后,师傅和小童午睡去了。

傅晓城洗了澡,换了身棉麻料的浅色唐装走出来,看见程安安又在摘葡萄,便伸手摘了几串给她。

“哼,谢谢。”

程安安想着洗米水的事,心里仍不爽。

把葡萄拿到水井边洗干净回来,用碟子乘着递一串给他,他摆摆手,坐在石桌边泡了壶茶。

不吃最好,自己可以全部吃光。

程安安嘟嘴,但仍抵不过心里的好奇:“小童也是师傅收的弟子吗?”

“师傅是小童的父母。”傅晓城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这句话信息量太大。

师傅没有老伴,那小童就不是老来子。

难道小童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蹦出来的?2串葡萄入肚,程安安还是不知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