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姝妍身份

玉修兰拿来银针给他扎了几个穴位稳固,以防他日后形成习惯性脱臼。

一番工夫下来,苏三顺不敢再吭声,觉得自己是真做到了贻笑大方。

不如安静坐着,当个蝴蝶男就好。

清风吹来,窗台鬼兰花如幽灵空中漫步,泛来缕缕清香。

傅晓城问出心中疑惑:“兰龄也有数百年吧?”

玉修兰轻抚花朵:“是的,据祖爷爷说,原只有几颗,后来逐渐生长,越来越多,就成了价值百亿。”

“那是代代传下来了。”

“算是。这鬼兰的第一个主人,其实并不是我们。”

“那是......”

“说来也巧,这人便是布下困兽阵法的彭爷爷。”

彭爷爷......听起来很耳熟。

程安安想起:“是不是彭总管的爷爷?”

玉修兰笑:“正是。他在山中偶然发现这兰花,觉得奇异,便移植回来养了数年。由于祖爷爷很喜欢,他便送了过来。”

苏三顺在纸上写字:[所以您之前说的,只要我们不姓彭,就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也与彭爷爷有关?]

“是的。”玉修兰点头。

傅晓城琢磨着纸上的话。

人物关系有点烧脑。

不如来个痛快诉说。

正欲开口。

程安安却先前一步问:“大药师,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说说这位彭爷爷吗?还有大夫人和大公子。”

没想到玉修兰倒也爽快,说:“当然方便。只是比较啰嗦些。”

程安安挪椅子:“没事,我们爱听。”

“彭爷爷本名彭蒙,师从公输盘一脉流传下来的祖传技艺,又精通五行八卦、遁地术。这座雀水楼王府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苏三顺递过字条[大公子真是王爷]

玉修兰点头。

傅晓城说:“此地面积有5000亩,占地极广,犹如皇室宫殿。

建筑与设计风格是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玉氏一族在明朝是皇亲国戚。”

“难怪这里奢华之极,”程安安悄声问:“这大公子......呃,年龄,你懂的。”

“嗯,缘由我只略知一二。”

“愿听其详。”

玉修兰看向窗外的兰花,一一道出。

洪武二十年。

武定候郭英的表侄子玉和是洪武朝名将,与朱元璋远房侄女朱静殊结成姻亲,获封地在西安咸阳。

婚后,产下长女玉殊妍、长子玉蘅锦。

姐弟2人后被封为郡主、王爷。

获封地今湖南湘西一带。

玉珠妍大玉蘅锦3岁,嫡出的同母姐弟,自小感情就比庶出的好。

玉蘅锦自小痴迷剑术,拜剑圣裴明山为师。

又喜好奇门之术,专寻有特技之人,为他雕制各式奇形工具。

因此与裴明山之友彭蒙结识。

玉和将军便求彭蒙接手,为这对姐弟建起了雀水楼。

玉殊妍生有一副倾国倾城容貌,聪慧过人。

及笄那年,随父母入宫。

牡丹园中诗词赋,初遇司徒尚书家18岁的五公子司徒煜熠,二人一见钟情。

司徒煜熠为了玉珠妍,自愿入赘玉家。

于是玉殊妍便成了雀水楼的大夫人。

玉蘅锦成了大王爷,他不爱世俗那套,在王府内让人唤他大公子。

雀水楼王府是自洪武二十九年(1392年)开始动工,耗时十五年兴建而成。

此王府依河而建,两面环水,绿竹环绕。

内有亭台楼宇数百座。

以大莲湖划分,一楼两府左右分隔。

左府为大夫人所有,右府为大公子所有。

---------

等等,雀水楼绿竹???

傅晓城从口袋内拿出叶子,问:“是这样的吗?”

玉修兰接过看:“是的,成片修竹。”

程安安问:“如今看见的是睡莲,是把修竹砍了么?”

玉修兰摇头:“十二年前,彭爷爷过世,一夜之间修竹消失无踪,第二日便长出了睡莲。”

啊?!彭爷爷?!!

“是洪武年间的那位彭爷爷吗?”

“是的。”

“同一个人?”

“是的。”

这会轮到程安安要惊讶了,担心会像三顺子那般惊掉下巴,两只手掌提前托着下颌骨。

傅晓城递茶。

一杯茶下肚,程安安仍托着下颌,问:“彭爷爷和大公子都是600多岁的人么?”

玉修兰说:“大公子有628岁,彭爷爷应该是千岁以上吧。”

啊!千.....千岁!!!!

程安安用力扭旁边的苏三顺一把,耳边传来他“噢呜噢呜”的痛叫声。

苏三面揉着痛处,伸手捶始俑者。

程安安被捶回魂:“看来我不是在做梦。”

蠢样......

傅晓城想着,真不知道她这三只眼,是怎么顺利长大到如今模样的。

也许是蠢样有蠢福吧。

“这么说来,雀水楼有三人是600岁左右的。”

“是的。”

程安安插话:“哪三人?”

傅晓城看她:“这还用问吗?彭蒙爷爷、大夫人、大公子。”

玉修兰点头。

程安安说:“我很好奇这长生不老术是怎么修炼的。”

傅晓城上下打量她:“大公子是陌上人如玉,大夫人是倾国又倾城,而是,是想当千年老妖?”

这话让神情淡然的玉修兰忍不住低笑。

小蛋子笑的捂肚子。

而苏三顺则是抚着下颌,像公鸡般“喔喔喔喔”笑。

程安安恼羞,气鼓鼓,斜眼瞪着。

心里抓狂:你傅晓城就不能闭闭这张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