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学院、派系

长安广场之上人头攒动,但是却都没有传出太大的喧哗之声。

众人都已经是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定,自觉地遵守着场内的秩序。

身穿着蓝衣的警察,双手握持警棍,将其驻在地上站立成一排,维持着治安。

手持着塔盾的卫戍兵皆是神情肃然注意着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的情况。

鹰狼卫的缇骑不时穿行在人群之中,冷峻的眼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

虽然所有人进场之前都有简单的搜身,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人携带兵刃进来。

唯一的能够确保的也只是弓弩枪盾这些大型的器械兵刃,无法被带入长安广场之中。

汉庭虽然覆灭,但是保不准还有愚忠者想要破坏庆典。

这并非是耸人听闻,其实在这几日的庆典都有人妄图生事。

不过所幸发现的早,鹰狼卫和长安城内的警察为了应对突然情况,安排了大量的便衣,及时在其造成破坏之前抓捕想要行动的叛乱分子。

长安广场之上,一盏盏明灯被点亮。

随着灯火的亮起,黑暗也被逐渐驱散。

整个长安广场之上,遍布灯火,一盏又一盏的明灯,将广阔的长安广场照耀的好似明昼一般。

原本在长安广场的周边就划分了不少的商业区,此时更是热闹非凡。

“那些外国的使臣真是没有见过世面,见到新得了两口大鼎,就惊讶成了这样。”

就在外国使臣的席旁侧,正是一众明国学生的席位。

这一处地域,所有的人都是学院的学生,而且他们都并非是普通的郡学生、蒙学生。

他们都通过了国考或则是学试,都是国学生和军校生,还有工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

长安城不仅仅有石渠、天禄两座国学院和太平道军事院校一座军校。

还有两座医学院以及一座工学院。

两座医学院,一座是华佗任职院长,另一座则由张仲景任职院长。

两座医学院的名字也得到了有了变更。

华佗是大明帝国陆军军医学院的院长,而张仲景则是担任大明帝国医科学院的院长。

医学院有了一些改革,细分了一些医科,两座医学院一西一东,遥相呼应,被一条横着的街道连接在了一起,两所医学院皆是单独设立一坊。

军医学院主攻外科,而医科学院则是主攻内科。

原本各地工坊之中的学坊只是教导基础,但是后来建立的工学院,国家已经不再紧缺普通的工匠,而是需要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学识,能够明白其远离的工匠。

于是当各地的大型工坊逐步搬迁到长安城之后,工学院也便应运而生。

长安城内工学院的原称为“太平道理工学院”,现称为“大明帝国理工学院”。

这些理工学院的学生只要完成了学业,将直接保送入研究工坊之中任职,并直接授予六级中品工匠的称号。

如今现行的工匠分级制度,四、五、六级便是中品工匠,六级中品工匠只差一级便可以晋升为高级。

虽然不能做官,但是却能够拥有同等的待遇,甚至比起同级的官员,其所能享受到的待遇更为优厚。

如今长安城内,共有高等学院五座,一座军校、两座国学、一座医校、一座工学院。

城内正在筹建的还有高等院校还有两所,一所是道政学院、另一所则是张仲景担任院长的医校。

等到全部建成之后,长安城内将会有七座高等院校。

而高等院校,现在全国算上筹建的也只有八所,唯一一座不在长安的,便是太平道海军学院,毕竟长安并不靠海。

樊阿嘴角撇了一撇,露出了自得的神色。

他是一個实实在在的话痨,心直口快,喜怒形于色,基本上都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如今坐在他身边又是陈生,两人相识多年,樊阿自然也更没有什么顾及。

他也不怕自己的话被那些外国的使者听到,难不成听到这句话那些外国的使者还能拿他怎么样?

这里可是长安,是大明的首都,道君脚下,首善之地。

敢在长安生事,是觉得鹰狼卫的刀不够快,还是觉得卫戍军的弓弩不够准?

陈生扶着额头,有些无奈。

“这些使节远道而来,好歹也留下几分薄面。”

幸好他们所在的地方离使臣席稍远,樊阿的声音多半传不了那么远。

谁说就是听到了也不会怎么样,但是多少让人感觉有些尴尬。

“樊兄要求倒是高了些,那些外国的使臣,所谓一国之地不过方圆数百里,甚至不足我大明一郡一县之地,何曾见过如此盛况?”

有人笑着说道,言语之中无不透露着自傲。

樊阿虽然心直口快,但是正因如此极对一众军学生的脾气。

拐弯抹角,扭扭捏捏算什么大丈夫?!

“不过陈兄说的也有道理,这些使节远道而来,多少也应当留其一些体面。”

“我等身为学子,也应当有上国生员的风范,若是做出有失礼节之事,倒是让人生笑。”

田广皱了皱眉头,他虽然和陈生两人经常作为对手,但是这一次他觉得陈生的话并没有错。

这些使臣远道而来,他们国家如今都是大明的附庸国,很多国家都仰慕王化。

多少应该也给一点尊重,以免使得其生出了间隙。

他的话语自然是引得不少国学生皆是点头附和。

田广见到自己的话得到了众人的称赞,当下也是有些自得,于是又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如今天下初定,四海昌平,这些国家也是我国外围之屏障,应当以笼络为主。”

“田兄此言差矣。”

一名头戴着铁冠,身形有些显胖的圆脸青年盘膝坐在地上,双臂环抱在胸前。

“诸国部族、多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臣服我国,也不过是因为我国军力强盛,畏惧于我军兵锋之盛,恐慌于我军铁骑之固。”

陈生循声望去,认出了那圆脸青年的身份。

那人正是当初和他同乘一车前往考试的高唐。

毕业于晋阳城郡学院,其父是参谋司的一名参谋。

其虽然身形看起来有些肥胖,但是实际上若是将其当成是养尊处优的富贵子弟,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国考完全是透明的,基本不可能出现作弊的情况。

高唐是靠着自己的本事通过了国考,考入了军校。

虽然身形较为肥胖,但是体测之时,除了跑步略慢,其余基本都是远超常人。

当初坐在车厢之中的时候,高唐的体型还没有现在这么魁梧。

在军校待上了几年之后,高唐也算是彻底的改头换面,如今身高八尺有余,身形魁梧非常人。

在太平道军事学院的军测之中名列首位,因此坐上了院首的位置。

所谓院首,是学院授予给本学院之中综合成绩最为优秀之人的荣誉。

太平道军事学院的院首乃是高唐,而石渠学院的院首则是陈生,天禄学院的院首则是田广。

当初长子城的郡试,陈生高中案首,第二名便是田广,他们两人都在长子学院修学。

国考之时,陈生取得第一,高中状元,而高唐则是取的第二,得封榜眼,田广第三,为探花。

本来田广也是想要进入军校,但是可惜国考后的综合测评未能通过,最后还是填报了国学院。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田广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他也清楚自己和陈生的差距,因此当陈生去了石渠书院,他便选择去了天禄书院。

三人分别成为本院的案首,互相之间也都暗自有比斗之心。

三人之间政见也并不相同,概括一下的话。

陈生尊崇内圣外王,对内应当宽厚,施展仁政,对外应行王道,收纳仰慕王化者,而讨伐不臣之敌国。

田广认为此时应该内外皆圣,认为如今国家安宁,不宜妄动刀兵,国内应该以修生养息为主。

国家此时疆域辽阔无比,无需再继续扩张,若是再继续扩张,乃是取祸指导,毕竟远水难救近火,对于偏远之地,难免会鞭长莫及。

因此对于作为屏障的番邦属国应当是以安抚为主,以文化感召,影响,使得其逐渐归心,最终归入国家。

陈生和田广两人的政见,都有各自的拥护者。

石渠和天禄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拥护自家的院首,两派人也因此常常爆发争论。

高唐作为军校的院首,既不赞同陈生、也不赞同田广。

他推崇的是内王外霸。

内行王道,外行霸道。

国家内部,当以法律规章治国,虽然修生养息,但是也不能松懈,需要严格要求。

汉帝国昔日雄踞天下。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匈奴屡犯汉境,最后甚至被赶出了北原。

而对外,则是要强硬,而且是比起昔日的汉帝国还要强硬。

若有不从、逆反者,应当立时诛灭,亡其国,绝其苗裔,焚其宗庙,以示国威。

唯有雷霆之手段,方能震慑四方群宵。

至于工学院和医学院的院首。

医学院的院首除了樊阿也没有其他人了。

樊阿虽然是个话痨,但是其天资聪颖,精通医术,又是华佗的亲传弟子,自然是无人能及。

而工学院的院首则是一个名叫蒲元的少年,他和陈生一样,也是越级修学。

不过其似乎并非是太行山等地工坊的学童,而是出身于益州。

工学院和医学院并不参与政事,其系统也并非是一个系统,自然没有什么政见上的不同。

“真是自以为事。”

“你们这些文人,老是想要感化蛮夷外国。”

“但是你们如何知道,所谓的仰慕王化,不过是畏惧兵锋,震惊于国力”

“心中不敢有侵犯之意,因而生仰慕之心,想要为我中国之民。”

高唐冷哼了一声,环视这场内的众人。

“若是我国军力衰弱,这些如今犹如羔羊一般看起来毫无威胁,口中恭敬的喊着上国的番邦属国,只怕是会立即变成豺狼虎豹,群起而上。”

高唐双手抱拳,遥遥向着北面的应天府行了一礼。

“道君明见万里,因而设下安西、南洋两大军区。”

“我大明以武立国,绝不能忘怀。”

高唐的一席话,引来了满堂的喝彩之声,转瞬之间便将支持陈生和田广两人的人给压了下去。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东莱伯太史慈所说的这句话,早已经是传扬了大半个军伍和学院。

高唐昂首挺胸,以手指天,慷慨激昂。

“有朝一日,那凌云阁中,必有我高唐一席之地!”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黄天之世更新,第九百二十四章:学院、派系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