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造舰

长孙德海找胡思远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奔着手枪去的。

他本来也喜欢火枪,身边卫士手里的丙三改,他没少拿来玩,去年回京城的时候,还从胡硕那讹了一支新式火枪。

今天看见这么轻便短小的火枪,还能连续射击六次,当然忍不住了,现在一门心思想弄两枝把玩。

关于工匠们的问题,他反倒一点儿也不担心,即便别人想不通,相信迟登宇肯定能想得通。

等找到胡思远的时候,胡思远正在造船厂外的一个专门箍桶的小厂子外看热闹,这家厂子专门给海军提供木桶,老板张鹏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手下三十来个箍桶匠,百来个学徒。

半年多以前,军部就已经下令让海军造船厂扩大生产规模,准备干船坞和船台,准备各类配套设施。

张鹏的箍桶厂,就是在那个时候扩大规模的,这的土地本来就够用,在军部的帮助下,他的厂子很快就完成了搬迁和恢复生产,还多招了三四十个学徒,现在正在按照海军给出的规格准备木桶。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木桶的规格,正是那个在厂子里看热闹的少年定下的。

等他一抬头看见急匆匆走过来的长孙德海,连忙上前抱拳行礼。

“长孙将军,今日如何有空来我这,快请进,我一个朋友给弄了些好茶,我一直舍不得喝,请您来尝尝!”

说罢就叫过自己的儿子,赶紧去泡茶。

长孙德海连忙道“张老板别麻烦了,我是来找这个孩子的!”说罢走过去一把抓住胡思远的手,拉着他往外走。

胡思远一头雾水,亦步亦趋的跟着长孙德海往外走,张鹏则是一头雾水。

长孙德海拉着胡思远,回到小院,然后盯着胡思远道“思远,你可别哄我,那个能发射六次的手枪,真的是你弄出来的?”

胡思远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啊,自己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呢!

看着长孙德海期待的眼光,点了点头。

“带来多少,能不能给我来两枝?”

“嗯,可以的!”

长孙德海没想到胡思远答应的这么痛快,有些发懵。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胡思远已经让刘劲把火枪取来了,还有配套的枪套和皮带,以及用盒子装的子弹。

长孙德海得偿所愿,也就不纠缠胡思远了,坐在那鼓捣手里的手枪,刘劲耐心的教他如何使用这种新式火枪。

过了一会儿,门口传来一声“报告!”

话音刚落,迟登宇从门外进来,见胡思远正坐着看书,长孙德海在一边学如何使用火枪,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愣了一会儿,小声道“伴读大人,工匠们现在准备分工,然后回去制作模型,请问伴读大人还有什么安排?”

胡思远放下书,跳下椅子,拍了拍手后道“我去看看!”

迟登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向长孙德海行了个军礼。转身带着胡思远走了。

工匠们到底是想通了,还是因为长孙德海的话才乖乖就范,胡思远不得而知,总之他的目的达到了。

回到那间大屋子,胡思远也没主动开口,迟登宇却开口了“伴读大人,我们是这么想的,最好的木匠,去制作龙骨,负责组装!”

胡思远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示意迟登宇继续。

“其他工匠分别负责桅杆、船板、隔舱、甲板、舵机等方面,每部分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各自带领团队,齐头并进!”

胡思远有点点头,然后开口道“我补充一下,滑轮,这个很重要,船上要用到很多,找几个手艺好的,带着人专门做滑轮,这几天会有一批机械从京城过来,我需要人操作这些机械。”

迟登宇点点头,用笔刷刷记下。

工匠们开始各自组成团队,然后认领自己所负责的部分。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匠人,带着几个徒弟,负责铺设龙骨,胡思远跟他聊了聊,发现这个老匠人不一般,竟然提出了自己设计的船,还有改进的空间。

在所有工匠都回去做模型后,胡思远跟这个六十多岁,叫做乔财老人聊了一下午,一边聊,还一边拿着图纸和模型讨论。

胡思远觉得,很多工匠不是没有水平,多数的时候他们的才智是被过去的规矩限制住了。

乔财的水平就很高,据说他负责造的舰船,坚固程度和操控性都明显高于其他人负责打造的。

胡思远顿时觉得自己运气不错,算是捡到宝了。

过了三天,所有匠人的模型也都打造好了,通通送到造船厂的一间大房子里,由乔财带着徒弟进行组装,过程还算顺利,除了甲板有几处尺寸不合适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组装持续了一小天,等模型的船体组装完成,放进水槽里检测之后,胡思远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大声道“各位,原谅小子用了激将法,看来这次我们的造船计划,一定能顺利完成!”

“我宣布,明日开料,铺设龙骨,各部门分头行动,注意安全!散会!”

参与模型制作的几十个工匠,纷纷起身,向胡思远行了个拱手礼,齐声道“喏!”

第二天,工匠们运来早就准备好的木料,开始在干船坞中铺设龙骨。

乔财现在成了总工程师,负责铺设龙骨和各部件的安装,带着徒弟和工人忙前忙后,有时间就跟胡思远研究造船进度。

虽然船不大,但是胡思远保守估计,最快也要三到四个月才能完工,毕竟是第一次建造如此规模的船。

乔财在铺设好第一条船的龙骨后,就带着徒弟在第二个船坞忙活开了,很快就铺设了第二根龙骨。

两根龙骨铺设完成,第一条船的船板还是逐步安装,这边安装船板,那边工匠们又开始准备第二条船的船板。

两条船的尺寸是一模一样的,工匠们在制作过模型之后,显得轻车熟路,胡思远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就是心疼乔财老人,整天在船坞那忙活。

海军三巨头轮流来造船厂,本来是打算帮着胡思远镇镇场子,结果发现一个多月过去了,两条船进度神速,工匠们也都服服帖帖的服从胡思远的调动,也就变成了隔三差五过来逛逛。

三人都得到了胡思远的贿赂,每人六枝手枪,两支线膛步枪,对胡思远更加亲密了。

每次来造船厂,不是给胡思远带零食,就是带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偶尔也带来基本海军船长写的出海游记。

看过游记之后,胡思远向甘处休建议,海军应该将这种游记,改为正规的航海日志,让舰长或者副手对舰船出海之后发生的大小事情进行记录。

甘处休思考了一下之后,觉得这个办法绝对可行,于是就以海军部的名义下达命令,要求舰长们以后出海,必须写航海日志。

同时,胡思远还建议调动一些水手和舰长,来造船厂参与造船,尽快适应这种新式的舰船。

双桅帆船所需要的水手不是少数,三十门火炮就要不少人伺候,即便是以侧舷接敌,同时也有十四门火炮发射。

虽然海军舰炮,用不着陆军一门炮六个炮手那么多,至少也要四人操纵才行,为了保证火炮能够齐射,船上至少要有五十六个炮手。

海战不可能没有伤亡,那就要多准备出几个炮组,再加上枪炮长,七十人是要有的。

船虽然小,但是船帆收放也需要人手,软帆的操作比硬帆要复杂一些,这么一条船,想开动起来,一百人是要有的。

再加上厨师、船医、以及军官,这条船上要有两百人左右。

这两艘训练舰虽然是双桅帆船,却是三桅帆船的火炮和人员配置,船员提前接受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两条训练舰建造之余,胡思远有弄出了更小的单桅纵帆船和双桅纵帆船,作为培养水手之用。

这两种船体量较小,没有火炮甲板,建造也更容易,单桅纵帆船上装备了八门一百毫米海军炮,双桅纵帆船上装备了十六门一百毫米海军炮。

分别需要五十人和八十人才才能开动起来,作为训练和巡逻来说,是绝对足够了。

胡思远没想到的是,两条双桅横帆船没造好,后开工的两条单桅纵帆船和两条双桅纵帆船船却很快完工了,主要原因就是横帆船上需要安装大量的索具和帆具,需要更多的时间。

新造好的两条单桅纵帆船被名为黄崖号和枫桦号,是以黄崖县和东北枫桦城命名的,双桅纵帆船被命名为望海号和蟒山号。

四条船建造好之后,就下水了,在造船厂所在的海湾码头里驻泊。

很快,海军前来帮助造舰的水手们,就开始操纵两条单桅纵帆船出海训练了。

黄崖号作为这个级别的首舰,率先出海。船上有九十名水手和炮手,舰长叫做王天琦,中尉军衔,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个经验老道的船长。

出海之前,舰长王天琦带着手下的水手们全程参与了黄崖号的建造,然后又在海湾里训练了四五天。

出海后,舰长王天琦就没离开过舵位,他一边操纵舵盘,一边下令调整风帆。

不得不说,软帆的操纵要比硬帆更麻烦,但是纵帆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任何风向时,都可以调整风帆,让风帆吃足风,给舰船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