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等候天时

朝廷是最讲规矩的地方。一切行事都有一套合乎规范的流程。而朝堂规矩的树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往往会经历一番波澜起伏。

就比如朝会的排班站位,什么样的品级站在哪个位置都有讲究。比如刚开始翰林院站在文武第一班。太宗时选翰林入文渊阁办事,内阁一开始站在御座的东面与锦衣卫相对而站。后来被移到了后方。成化朝时,内阁再次站到了六部之上。弘治朝初年,内阁、六部为了朝班的站位经常相争。非常有名的一次是时任吏部尚书的王恕、内阁兼任礼部尚书丘濬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丘濬站在了上首,此后多年,一直是内阁站在六部的上方。

可以看出,朝廷的规矩其实就是权力的分配。开国初勋贵武官压着文官,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压着武官。兵部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压在了五军都督府之上。试问没有兵部的调令,天下哪个卫所军队敢出动军队?!

彭清偏偏就做了!

哪怕用反击的借口掩饰,也无法抹除武官撬动听从文官号令的规矩。

刘健的坚持,是为了维护一代代内阁争取下来的权柄。此例一旦开了,武官们又会蠢蠢欲动。

“臣等附议。”内阁、六部、都察院相继表达了态度。

弘治帝终于从兴奋中清醒了过来。他瞬间明悟刘健反对的原因。弘治帝也非常清楚照哥儿给彭清请功的决心。

“哎呦。”弘治帝痛苦着捂着头。

李荣大惊小怪地跳脚:“快请御医!”

朝会虎头蛇尾地结束。

朱厚照佯装关心,跟着一起跑了。

对付文官,朱厚照又祭出了舆论风暴。

连篇报道,大肆宣扬兰州大捷。有请出了几位熟悉北边军务的老将,署名点评重创乜克力部的重要性。让百姓们对彭清的战功有直面的感受。

三天后,又有一条惊爆眼球的消息传到京师。

鞑靼亦不剌太师因伤情过重去世,由先太师之子、与达延汗有杀父之仇的同母异父弟弟巴步岱继位成为永谢布领主。

因为把达延汗宣扬成第二个成吉思汗的缘故,达延汗在大明的人气居高不下。巴步岱能不能接任太师的位置,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几大赌场甚至开了赌盘。

根据朱厚照对舆论的潜心钻研,狗血伦理剧更能吸引百姓们注意。于是,朱厚照聘请民间专长写艳俗的作者当报社撰稿人。用狗血、八卦的情感描述了达延汗一家跌宕起伏的人生,侧面展现了鞑靼内部的权势更迭。为了更具观赏性,还让宫里的画师画了连环画附在报道之下。

这则一经开登,连续刊印五次,创下三百万的销量。

大明名义上人口五千多万,天下识字的加起来不知道有没有一百万人。卖出三百万的销量实在令朱厚照费解。涨到了五文一张,扣除成本,这一刊给朱厚照带去了一万两千多两的收入!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在外界议论纷纷的时候,朱厚照连忙组织人手创作连环画,摩拳擦掌准备赚银子。

“我是巴步岱,一定要打败达延汗为父报仇!”

“我是达延汗,一定不会容许杀父夺母仇人的儿子当太师!估计达延汗现在很后悔当初没下狠心把异父弟弟杀了。”

“鞑靼有的闹了!”

“他们闹起来,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彭总兵大功一件啊!”

“如此大功,朝廷为何不赏?”

“不可说,不可说!”

————

“砰!”进来火气越来越旺的刘健又砸了一个泡茶的玻璃盏。

“朝廷要办报纸,老夫下个月就要见到属于朝廷自己的报纸!”

刘健咆哮如雷。

“首辅大人,我们没有热气球,无法快速把报纸送到两千里外的南京……”

“工部为何现在都没仿制出热气球?太子都让热气球上战场给彭清捞军功了!”

“太子建议工部加紧制作手雷运往宣大。”

“砰!”刘健一气之下砸了李东阳和谢迁的玻璃杯。

————

不提因为兰州大捷、永谢布易主在京师造成的影响,火筛收到亦不剌死亡、巴步岱接任的消息后,终于有了反应。他立刻命令军队待命,时刻准备行动。

火筛身经百战,久等不到亦不剌的消息,发现大同方有意拖延交付答应给的粮食,再次带人转移驻地隐藏了起来。

这次他们躲进了沙漠。沙漠昼夜温差大,又极少有雨,寻找水源极为不便。但一进沙漠,躲过了无孔不入的探子眼线。二十八星宿追踪了一段后彻底失去了他们的踪迹。哪怕动用了热气球,也没找到火筛的人影。

火筛躲进了沙漠的帐篷。不错,沙漠里也能搭帐篷。那还元军在沙漠中行军留下的法子。四角用木桩支撑,头顶用一层布当做篷顶,中间用两个交叉的木棍形成构成椎体。白天只有帐篷顶部的一张遮阳的布,如果遇到大风刮起黄沙,把顶上的布围在三面挡风。到了晚上气温低,把四角木桩取下,用中间交叉的木棍扣在地上,布就成了睡袋。

为了不被热气球发现,帐篷上使用的布接近黄色。鞑靼人布匹或许不够,手边有足够的羊毛毡子。把羊毛毡子往沙地里搓几下,马上和沙子融为一体。火筛的部下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从天上看,根本发现不了他们。

哪怕鞑靼人能吃苦耐劳,也不愿意在沙漠吃沙子。听到火筛动员的命令,大家喜不胜收。熬着这么多天,终于可以动手了。

火筛带上了整个蒙郭勒津部的精壮,又鼓动本族的土默特部派来援兵。手下加起来有三万人手。别看人不多,与之前达延汗动辄十万的大军不能比。这三万人都是骑兵,不包含从旁协助的辅兵。

哪怕鞑靼人能吃苦耐劳,也不愿意在沙漠吃沙子。听到火筛动员的命令,大家喜不胜收。熬着这么多天,终于可以动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