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妥协
朱厚照到底得罪了多少人?这里所指的得罪,不是指一般的摩擦,而是触碰到某些利益集团根本利益、往死里的得罪。若是想要统计,哪怕是锦衣卫和东厂联手也理不出详细的名单。
大致来说,在有资格上朝的朝臣中,三分之一想要另立太子,三分之一摇摆不定,另外三分之一保持中立。可惜弘治帝没给朝臣们另立太子的机会。
所以朱厚照有可能遇刺身亡的消息未经确认,已经让对他心生不满的官员狂欢。
有聚在一起商量选妃人员。他们鼓动自家夫人四处走动,从小官、吏目或者有举人功名的普通人家中挑选易生养的人选。户部尚书周经回户部提了一嘴,放衙前已经有七位户部小吏报了名。谁家女儿能给弘治帝诞下皇子,谁家就有可能成为国戚。愿意送女入宫的人家不在少数。就像郑旺妖言案一出,多少人内心羡慕郑旺的好运气。
希望选妃的官员与从宗室中挑选继子的官员不分伯仲。像徐琼等屈指可数的官员多少猜到一点弘治帝子嗣艰难,其余人却是担心出现第二位少年继位差点葬送江山的英宗。
不过从宗室中挑选过继名单碰到一个尖锐的问题。先皇宪宗除了太子朱厚照没有其他孙辈。若弘治帝有个万一,到底是传位给血脉关系最近的皇弟,还是从宗室中挑选子辈过继?徐琼府上针对是从弘治帝兄弟中则一人选,还是从英宗从孙辈中遴选继子展开激烈的争辩。
也是徐琼仗着有张皇后的关系头铁。不管朱厚照有没有出事,弘治帝健在时商量这种事和找死没什么区别。周经等人还会藏着掖着些,徐琼府上的来宾一点忌讳也没有。
弘治帝不让锦衣卫、东厂监视官员,不代表监视的事情不存在。只是不会把官员在府中的私语放到台面上说而已。
当刘健得知朱厚照只是额角受了点伤,立刻派出府中的下人四处传信。刘健不用派人打探也能猜到官员们现在在做些什么。刘健有一丝庆幸。幸亏他的孙子、李东阳和谢迁的儿子在太子手里攥着使他们不敢异动,这场恶作剧还不至于把内阁牵扯进去。
徐琼府上讨论最热烈的时候,徐府管家呈递了刘首辅的亲笔书信。
徐琼展信一看,额头冷汗直冒、头发根根竖起。恐惧笼罩在他头顶。徐琼四下张望,感觉梁上、屋顶到处都有眼睛。他的心脏揪起,害怕今日所言被东厂番子记录在案。
徐琼立刻中断了府中聚会赶走客人。
“老夫病倒,向朝廷告假。”
管家一脸犹豫:“后日是皇上的万寿节,老爷这时候告假会不会有麻烦?”
七月除了弘治帝,也是皇太后的寿诞。宫中库银有限,两场宫宴花费巨大。大明以孝治天下,皇太后的圣旦节不能草率。弘治帝为了节约钱财,取消了万寿节的百官宴。只在宫中招待在京的宗室皇亲、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者。哪怕万寿节规模缩小,也是需要礼部主持的。
徐琼比马文升还大一岁,如果不是官迷早就致仕回家养老。徐琼因为身体原因经常告假,御史隔一段时间就要弹劾他一次。上次揭帖榜贴出他的几大罪,差点没把他吓死。缺席万寿节,御史们肯定又会旧事重提让他下台。
“能平安致仕老夫就谢天谢地了。”徐琼不敢继续当官了。
徐琼急躁地跺脚:“不行,得让张氏回一趟寿宁府。太子可不是什么大肚的人!”
徐琼不知道的是,他这句话不折不扣地被躲在暗处的人记下。
————
七月初二的常朝缺席了不少官员。
刘健的传信经过一层层传递,到了某些人手中已经很晚了。不少人做出让他们后悔不已的举动。怕事的人先被自己的妄加猜测吓倒,或真或假地告了假。
弘治帝如往常一样挂着温和的笑容。甚至因为儿子的归来,双眼带着喜悦。
“朝鲜、吐鲁番、撒马尔罕、占城的使者已安置妥当。”鸿胪寺卿启奏,“泰宁卫都指挥使鬼里赤、永谢布代领主巴步岱受邀来京,应用何种规格接待?”
来京的使节应由鸿胪寺接待。但此次鬼里赤和巴步岱由太子的人全程陪同,他们入京也没到鸿胪寺上报。鸿胪寺卿决定上奏让弘治帝定夺。鸿胪寺卿可不想与太子为敌。太子故意闹一出遇刺身亡瞧尽京官百态,指不定事后怎么收拾不安分的官员。太子城府太深,让人慎得慌!
“鞑靼和瓦剌都没派使臣过来?”弘治帝问。
“至今未曾见到使臣。”
弘治帝沉吟片刻:“让邀请他们的太子接待,鸿胪寺无须过问。”
“是。”
鸿胪寺卿禀报完毕,朝堂上出现短暂的停顿。朝臣们面面相窥,大家手上都有弹劾京观残忍的奏章,却没人愿意站出来首先开腔。
弘治帝怀顾四周,心下了然。他语气沉痛地道:“兰州、大同两场胜仗结束多日。朝廷至今没有给将士应得的赏赐。再拖下去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在朕寿诞之前把事情解决。不然朕心里总觉得堵了些什么,寝食难安。”
大同一战若不是朱厚照横加阻拦,早就能封赏下去。但朝堂上对兰州之战有疑义的多矣。
“皇上,兰州的胜仗还有些地方没弄清楚。”刘健不赞成封赏甘肃镇的将领。
都察院派御史到兰州调查,兰州方面拿出的证据齐全,让御史抓不到一丁点的错处。兰州百姓一口咬定是鞑靼人先攻的城门,然后才是军队反攻。兰州城常驻人口五万多,流动人口两万有余。一万多人在替囚牛商行做事。得到的证据都不能信。
弘治帝怒起,从金台上走下直面刘健,“刘首辅亲自跑一趟兰州,把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搞清楚。今日变动身。内阁人手不足,就让英国公代为帮忙写日子。”
“非翰林不入阁”是官场的潜规则。皇帝只要下狠心,也是能打破不成文的规则。毕竟皇帝才是规则的制定者。刘健拦着给彭清封爵,是为了维持文官弹压武官的局面。一旦英国公进入内阁,武官翻身指日可待。哪怕只是暂代几日,也打破了文官几代人精心维系的规则。毕竟有一便有二。
刘健妥协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