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汪直的崛起之路(三)

徐惟学看着汪直一个大男人为了一个女人在他面前嚎啕大哭,完全没有了斗志。

此时,徐惟学心痛起汪直来,问他:“告诉我,你是不是很喜欢风四娘?”

汪直不否认“是的!”

“很爱她?”

“嗯,难以自拔。”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她呢?”

“你不是经常警告我,不要做些对不起家里的事?我,我……”

徐惟学或许不懂所谓的爱情,但他从小和汪直一起长大,比较了解他,如实相告起来:“出来的时候,你娘一直要盯着你,千万不能让你走上歧途,我担心你在外面混好了,抛妻弃子,做个十足的陈世美,回去无颜面对家中妻儿和列祖列宗,我也没办法向你家人交代。”然后,徐惟学缓和了一下气氛,继续说道:“如果你真喜欢风姑娘,可以娶她为妾。”

“纳她为妾?这是不是太委屈风姑娘了?”

“不然怎么办?你已经有老婆了,难道你想让家中老婆为妾?说不过去吧。”

“以风姑娘的性格,她是不会为妾的,风老也不会同意。”

徐惟学看了汪直一眼:“只有这样,才能两全其美,皆大欢喜。我看得出,你是深爱着风姑娘,她也深爱着你,只可惜,你有老婆了。不过,这也没办法,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有钱人家,谁还没个三妻四妾啊。你不算有钱,但纳个妾还是不成问题的。”

汪直想了一会儿:“可惜风姑娘走了,她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徐惟学拍了他一下:“如果你真喜欢她,去告诉她,她现在还没走远,你现在快马加鞭,还能追得上。”

汪直眼前一亮,猛然一振,急忙冲出门外,跃上一匹快马,追了上去。

风四娘的马车走得很慢,汪直很快就追上了。

风四娘看见汪直,有点小小的意外,也有点惊喜:“你来做什么?”

汪直拦下马车,对风四娘说道:“你可不可以不走?”

“我去做生意,又不是不回来了。”

“大明什么生意不能做,为什么要跑去西洋?”

“我们做的是贸易,大明禁海,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感觉你在躲我,是不是?”

“你为什么这么说?我没有。”

“可不可以为我留下来?”

风四娘一凛,心里有点小小的窃喜:“为你?我是你什么人啊?为什么要为你留下来。”

汪直实在憋不住了,他要把他内心话告诉风四娘:“我喜欢你!”

风四娘内心欣喜不已,终于他说出了她想知道的答案,于是装着说道:“你有老婆了,喜欢我有什么用?”

“我要娶你!”

风四娘脸瞬间变红了起来,羞涩地低下了头:“娶我?你让我作妾吗?”

“我知道,让你做妾是委屈你了,可是在我们没认识之前,我就有了妻室,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

叶碧川、谢和、方四溪坐在马车里,一直没说话,这时,叶碧川插了一句话:“怎么改变不了,把你家中老婆休了,直接娶风姑娘不就行了。”

汪直和风四娘被叶碧川一句话给提醒了,两人相互望了望,心想这是个办法。

这种思维在风四娘脑海里轻轻一过就反悔了,心想她怎能这么做呢?

为了自己的幸福,去破坏另一个女人的幸福,这种不道德的事情,她做不出来。

何况,大家都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汪直为了风四娘,豁出去了,一口答应道:“好!我马上写休书,然后就娶你。”

风四娘摇头,不愿意这么做:“你千万不能这么做,不要为了一时冲动,而毁了自己,也毁了另外一个女人的一生。我觉得我们还是分开一段时间好好想清楚为好,免得一时冲动,后悔莫及。”

“我一刻也不能和你分开了,要不你跟我回去,要不我跟你走。”

“回去是不可能了,为了这次西洋之行,叶碧川、谢和、方四溪三位大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促使这次行程,何况,他们三人不辞辛苦从广东来接我,我不能辜负了他们的盛情。”

“那我跟你走。”

“跟我走?!”风四娘不好答应,看了看叶碧川、谢和、方四溪三人。

叶碧川、谢和、方四溪三人怎忍心将一对情人活活拆开,于是说道:“你们没意见,我们无所谓了。”

汪直很感谢叶碧川、谢和、方四溪三人,抱拳作揖道:“谢谢三位,非常感谢!”

就这样,汪直跟着风四娘随叶碧川、谢和、方四溪三人来到了广东。

在广东,汪直算是开了眼界,原先他一直认为叶碧川、谢和、方四溪算是海上贸易巨商了,其实,像这样的巨商,广东还有很多。

因为朝廷实行海禁,为了避开大明律令,他们出海进行贸易,将南洋,西洋的货物运到通占城、东瀛扶桑、琉球、朝鲜、大洋洲、甚至远到美洲群岛。然后再将这些国家的货物运到南洋和西洋进行贸易交易。

主要经营:茶叶、瓷器、丝绸、丝绵、火药、象牙、橡胶、烟叶等等。

来回一趟,有的半年,有的两三个月,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不止如此,他们还和海上的各岛海盗关系密切,为了衍生一条健康的贸易生态链,凭着叶碧川、谢和、方四溪等人商业头脑,混得风生水起,名扬海外。

汪直立马书信给徐惟学,告诉他,他跟风四娘一起到了广东,也想下西洋经商,希望他也来广东发展。

徐惟学接到汪直的书信,果断放弃福建的生意,只身来到广东。

到了广东,他看到广东海外贸易的发展令人匪夷所思。

在他看来,大明律令在这里几乎是废纸一张,有不少朝廷官员与海商勾结,只要得到好处,任凭他们走私货物,对于海禁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为了不让那些收了好处的官员为难,又鉴于他们的职责所在,有些海外商人选择白天不出海,夜间出行。

他们在马六甲、西门达腊等地方都建立了自己货物站点,以此控制南洋、西洋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