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影卫侠义殿 天侠酒卫令

杯中酒,酒中力,谈天,谈地,谈本心!

夜下的风,依旧清冷;夜下的人,依旧严肃;夜下的情,还是那般至情至性。

瞭望台还是那个瞭望台,石桌还是那张石桌,石凳也还是那张石墩,青松还是那颗青松,可眼下没有了黄昏,唯有青松上的那道身影,以及石桌旁那名端着酒杯的黑衣人。

“以武修德,以德修心,以心修境,以境锤炼侠义情…”

黑衣人端杯饮尽道:“侠义不灭,道义尚成,我等,谨遵殿规,卫剑江湖。”

喝完杯中酒,黑衣人眼中锐芒闪动,他虽然身穿夜行衣,面罩裹脸谁也认不清,可那股由心而发的精神气魄,如同铮铮侠骨,正义凛然。

就在此刻,青松上的那人,声音沙哑的说道:“这些年,殿内发展了哪些变化,我记得给你们制定了五条,难道都忘了!”

他话音刚落,顿时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怦然爆发,气焰潇潇。

“殿主,属下失职,请主责罚!”黑衣人抱拳作揖道:“那日,因狄域边境吃紧,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影卫军才独断独行私自干涉边缘战,引起战争江湖化,最终代价人影卫忠魂留它处,永远长眠在边境之战,这是本人决策上的失误。”

青松上的那人影,身形颤了一下,闻言道:“就算你们不干涉,这场战斗也会江湖化,他是侠义殿的元老,也是酒州的英雄,生他是侠义殿的人,死他是铁骨铮铮的忠魂,可功过不能相抵,该有的惩罚你们还需服从副殿主与侠主的安排。”

“殿主,影卫誓死服从,甘愿受罚,但也需要殿主的手令,否则众影卫有情绪。”

黑衣人说完,见青松上的人没有说话,手中真元流转,接着道:“殿主,这是侠义册,侠义殿如今发展到数万人,包括酒州之外的江湖人士。”

“十国江湖的动向如何?”

沉思片刻后,那道嘶哑的声音问道:“有多少势力,有多少宗师…”

“殿主,形势不容乐观,十国江湖出动了一半的宗师,甚至来了两名大宗师。”

说道此处,一名黑衣人犹豫片刻道:“江湖势力该来的都来了,有善意也有恶意。”

“眼下以天机岛的速度推算,这些势力次月就可入关狄域。”

话音刚落,青松上的那身影,真元一张,威慑之力一泻百步,气凌霄汉间,声势锐不可挡道:“天机岛!”

殿主,属下失职,请主责罚!

接着,黑衣人闻声一颤,斩钉截铁,当即抱拳作揖,认罚请罪。

听黑衣人,话语如此决绝,青松上的那人,若有所思之间,陷入沉睡中。

“殿主,天机岛点铭入册的时间似乎延长了。”

另一名黑衣人,又接着道:“十国江湖,未曾来过酒州的那些人,必须点铭入册,赐江湖称号,谁也不愿意得罪天机岛。”

“人中劫,天下榜,千机岛上弄江湖。”

闻言黑衣人的话,青松上那人沉凝一句道:”不入江湖中,可知天下事…”

“殿主的实力深不可测,唯有保持沉默,才是上上之策。”

黑衣人望着青松上的殿主,心念一起,思绪万千道:”此事的重要性,容不得半点闪失,稍有差次,就算所有影卫万劫不复,也难以洗脱罪行。”

黑影口中的殿主,正是侠义殿殿主,江湖的新起势力,殿主神秘无比,就连天机岛的天机录,也未曾记录侠义殿殿主的任何信息。

侠义殿的开创者,江湖的救世主,侠义殿的精神领袖,眼前的侠义殿殿主,没人能分清是真是假。

黑衣人对接殿主除了口令与密语,还有需要识别信物,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殿主,以往都是殿主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能听其音不见其人。

江湖传闻,侠义殿有四大影卫团,他们都是由各路江湖人士组成,队伍庞大体系健全,且听说不论四类必修剑式,令人闻风丧胆的便是影卫团千人舞剑,如同万剑归宗,狄域边境一战,更是威名江湖。

眼前的影卫,却是非同一般,甚至有个响当当的称呼,侠义殿第一带刀影卫,天字影。

嗖嗖!

忽然,四周真元波动,数股气劲划破虚空,荡起一波气浪。

眨眼之间,几道人影一闪而现,穿着打扮与天字影如出一辙,但他们腰间挂的令牌显然有所区别。

主,地字影!

主,玄字影!

主,黄字影!

前来领命!

前来领命这四个字,他们说的异口同声,只是他们的语言很冷,冷的像一把锋利的刀刃,未出鞘就能让人筋骨寒。

影,都到齐了?

主,齐了!

一句齐了,似乎触动了所有人的心。

那种的奇怪气氛,五味俱全,压抑无比,是哀伤,是惆怅,是怒火,他们的情绪都掩盖在面纱之下,而青松上的那人,至始至终未曾转过身来。

烽火照高台,战士去不还,那伏尸百里的狄域陨道,那位血染战甲,长枪轰鸣的战士,不但侠义殿记得那道身影,狄域军千军万马都记住了那一刻。

人字影,一位不会被酒州人忘记的英雄,一个战场的传说,一道侠义殿人抹不掉的伤痕。

一滴英雄血,成了白骨人,战士以去,忠魂长存。

“传令下出,这场江湖决斗,侠义殿主要任务坚守岗位,紧盯十国江湖人渗入。”

言闭,那人掌中真元一起,手中赫然出现数枚令牌。

接着,他气焰一凝,数枚令牌瞬即而出。

“酒卫令,地令!”

接过令牌,四大影卫神情一变,惊骇间,单膝下跪抱拳作揖道:“天侠酒卫令,江湖谁不听,一令一乾坤,百令天下行。”

酒卫令,传闻是闭院数十载的雪天院与藏器阁共同铸造,非金非银,材料取决于天陨精石,天下刚好一百零八令,且分为天地玄黄四种令,地令整个江湖唯有二十四枚。

他们眼中的殿主出手就是四枚地令,这在江湖简直就是传说。

仰视眼前轻松上那人的背影,顿时陷入沉思,这道背影宛如心中一道永远解不开的谜。

不知过了多久,此地只留下青松上的那人。

此时,四周就连空气都显得沉静时,那人忽然声音一变庆幸道:“差点露出马脚,你是个人物,我何时才能与你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