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汴京绝句

李清照两首诗吟罢,再次引来满堂喝彩声。

有人也为了相应的作了几首诗词,只不过都平淡无奇,但是也迎来赞颂。

听着大堂中此起彼伏的斗诗,王淮安叹息一声,随口也念了一首。

山外青山楼外楼,

汴京歌舞几时休?

灯红酒绿惹人醉,

何曾记得燕云州?

“好!”

王淮安将林升的诗略做修改,刚念完便引来一旁的叫好声。

王淮安扭头看去,只见其旁边桌上正坐着一老一少。

老的的大约五旬,颧骨高耸,嘴唇厚实,一双眼睛湛湛有神。

少年郎大约十六七岁,头戴书生巾,唇红齿白,一双眼睛亮晶晶,好不俊俏。

王淮安一眼便看出少年郎是女扮男装的,令他有种想要发笑的冲动。

他是真不明白,古代的女人为何要女扮男装,二品还无人发觉。

难道是古人的眼神有问题吗?

叫好声正是那男子发出来的。

王淮安对二人报以微笑。

“这个公子,不知你刚才群吟之诗是何人所作?”

男子面含微笑,对王淮安问道。

男子说着与那女扮男装嗯少年起身坐在了王淮安的对面,余光正好能看到楼下大堂内的情景。

王淮安笑道:“一时兴起,随口所作,难登大雅之堂!”

“哦?”

闻言,男子露出一副惊讶之色,说道:“年轻人太谦虚了。”

“老朽想问问,你这首诗所代表的何意?”

王淮安看着大堂中争相斗诗,推杯换盏的文人雅士,叹了口气。

“想我大宋文峰鼎盛,富有四海,以至于所有人都向往考取功名,进入朝堂。”

“但是进入朝堂的又有几个能保持初心,喂万民谋福祉的?”

“燕云十六州至今都在辽国手中,又有谁会记得那是我大宋的耻辱?”

“遥想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还不就是想要重夺燕云十六州?”

顿了顿,王淮安继续说道:“如今我大宋北有辽国,西有西夏,西南有吐蕃,诸强环绕,甚至是即将崛起的女真与蒙古对对我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但是你看看,众人醉生梦死,逍遥快活,长此以往,我大宋堪忧啊!”

王淮安说完,那女扮男装的少年郎双眸异彩连连。

老者也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紧接着便频频点头。

“敢问少年郎姓甚名谁?”

老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王淮安。

王淮安略微抱拳,说道:“在下姓王,名淮安,字定邦,祖上乃是临淄太守王贵。”

“什么?”

闻言,老者顿时一怔,紧接着便问道:“令祖上就是与杨老将军战死雁门关的王贵王老将军?”

“老爷子知道家祖上?”

王淮安惊讶的看着老者。

老者双眼迷离,沉声道:“当年王老将军七十高龄依然征战沙场,箭矢用尽,以弓弦力斩辽国二将,堪称我辈楷模,老朽如何不知?”

老者顿了顿,接着说道:“没想到小兄弟就是王老将军的后人,将门之后啊!”

王淮安苦笑一声,说道:“后辈无甚本事,令祖上蒙羞了!”

“啊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

“呵呵”

老者淡然一笑,说道:“老朽姓张,如若小兄弟不弃,可以称我一声老哥,可好?”

王淮安笑道:“那在下就托大了!”

王淮安说着拿起桌上的酒坛给老者与那少年郎各斟了一碗。

“小弟在这里就先敬老哥一碗!”

王淮安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看到王淮安如此豪爽,老者也是“哈哈”大笑,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至于那少年郎则是浅尝一口,顿时红晕爬上双颊,美艳不可方物。

王淮安与老者推杯换盏,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些许醉意。

“老弟,这酒可不同寻常,就算是当今官家喝的御酒都差了不少。”

老者端着酒碗,大着舌头说道:“不知这就叫何名?”

王淮安笑道:“这乃是王家老酒,如果老哥喜欢喝可以常来。”

“常来?”

老者惊讶道:“难道老弟是…………”

王淮安点头道:“小弟正是这就四海酒楼的老板!”

“嘿嘿”

老者笑道:“看不出来啊!”

突然,老者语气一变,问道:“刚才老弟的那首诗可有名字?”

王淮安摇了摇头:“此诗乃小弟适才有感而发,并未如名。”

闻言,老者当即眼睛一亮,说道:“如果老弟不弃,不去就让老哥为此诗取一名字,也好让老弟的诗流传与后世?”

王淮安笑道:“求之不得!”

闻言,老者手捻胡须,沉吟了片刻,说道:“不如就叫汴京绝句,如何?”

“妙!”

老者话音刚落,那美艳少年郎便拍掌称赞道:“张………张老取的诗名加上王公子的诗堪称绝配,必定能流芳千古!”

看着美艳少年郎娇憨的模样,王淮安顿时有些痴了。

天呐,这是哪里来的女子,竟然如此的美艳,难道是这位老哥的女儿不成?

感受到王淮安炙热的目光,少年郎顿时霞飞双颊,嗔怪的瞪了王淮安一眼。

王淮安急忙回过神来,干咳一声,对老者问道:“老哥,这位是…………”

直到此时,老者才想起还未给他们二人引荐。

“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

老者笑道:“这位是赵福赵公子,乃是老哥我的学生。”

赵福起身抱拳:“赵福见过王公子!”

闻言,王淮安顿时一愣,紧接着便故意握住了赵福秀气的拳头。

“赵贤弟太客气了!”

王淮安说着还故意捏了捏。

赵福脸颊微红,急忙抽回了手,坐了回去。

看到赵福羞涩的模样,咋计划好暗忖:“小样,让你跟我装!”

老者并未注意到二人之间的小动作,说道:“老弟,你如此高的文采,为何不参加科举?如此也能进入朝堂,平步青云。”

王淮安撇了撇嘴,说道:“老哥,说句不敬的话,如今朝堂上大多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又有几人能为国为民?”

“虽然小弟不才,也耻于与他们为伍!”

闻听此言,老者顿时面露不愉之色,就连赵福秀眉都是微微一皱。

“老弟,其实朝堂上还是中流砥柱的。”

老者说道:“听老哥一句劝,只有进入朝堂,才能实现你的报复,如此才能恢复令祖上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