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突袭乌勒尔

数日后,青龙军团和白虎军团分别在关羽和张飞的率领下,趁着凌晨之机从玄莬郡的西盖马进入高句丽。

同时,赵云率领朱雀军团从乐浪郡的乐都县进入东濊国。

自从高句丽新任国王伊夷模兵败被擒下狱后,闻知此讯的高句丽国内王宫顿时大乱了起来,伊夷模的儿子年幼阿允,尚在吃奶吮指的年龄实难堪大任。

这时伊夷模的表兄弟位宫,被一些年轻激进的将领在危难之际推举了出来,准备出任高句丽的国王。

但是他遭到王后阿恰丽的疯狂反对,有道是母凭子贵,颇有野心的皇后阿恰丽,自然不肯放过垂帘听政、母仪天下的机会。

在一帮老臣的极力抬举下,安然在高句丽国都国内城准备举行登基大典。

结果得到将领支持的位宫决定动用武力,虽然伊夷模将国力的兵力几乎调之一空前往楚国。

但是高句丽人口虽然不过三百余万,但是常年征战的他们,几乎存有后备投二十万左右的兵士。

平常无战时以耕田为生,战时便会弃耕从戎,甚至连盔甲兵器亦有存之。

国内城中常年驻扎着五万多人,是王后拥有的最大兵力,可是在外围诸多的郡属内,位宫在短期内凝聚的兵力几乎是他的三倍。

民间对国王伊夷模的战败,便颇有微辞,女人为王在高句丽的历史几乎不存在,所以平民者支持者甚少。

再经过位宫有意的宣传扩大化,倾向于他的百姓越来越多,自然招募起兵士来也会更容易一些。

于是双方在国内城附近交战不断,让本来国势不振的高句丽雪上加霜。

双方所有战争的开销又均压在了百姓头上,沉重的负担,连年的内战,几乎让多数的百姓们看不到希望。

凌晨时分,十几万的骑兵如同一片笼罩天空的乌云,疾速地从南往北而来,伴随着轰隆隆如似雷般的声响。

不久,远处的一座城池仿佛跳脱而出的太阳般,映入到大军的眼帘。

“我们已经到哪里了?”

关羽问道。

张飞掏出一份羊皮地图,上面勾勒满了高句丽境内重要的城池与地形,他眯了眯眼睛,总算在地图上找到了相关的位置说道:

“前面这座城池叫乌勒尔城,是高句丽南部地区较大的城市,有人口约三十余万,算是一个边陲要地。”

关羽嘴角轻微地上扬,有些傲气地说道:

“区区三十万人口的城市,还叫什么要地,不如我们辽东郡内随意的一个县。”

周围的校尉及偏将们,闻言后均都笑出声来。

“那就一个不留,全都送回楚国吧,主公说了,两国的人民在一起生出的孩子更聪明,这叫民族大团结。”

张飞哈哈一笑后,将手中的丈八蛇矛往前一指说道,眼神中更是闪耀着野狼般的绿光。

“好,就不等后面步兵押送的粮草辎重了,我攻取东城门,你取西城门,谁最先攻下,城内的百姓归谁,不过主公说过了,不允祸害城中百姓,违令者斩。”

关羽手缕颌下的长髯,豪气地打赌道。

张飞一听也不计较,便点头应允。

后面那五万步兵原本就是他白虎军团麾下,他自信的认为哪怕比对方少上一半人马,亦可以与其一争高下。

于是两大军团长,就此分道扬镳,各率一股庞大的铁流分成东西两路,直扑远处的乌勒尔城。

此刻,乌勒尔城上的一队十余人的巡逻兵们,正沿着城门往城墙上走去。

突然感觉到城墙上传来一阵波动,传到脚底下有些许微麻的触觉。

“喂,不会是要地震了吧,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什么?”

领头的小队长低着头小声地嘀咕道,却迟迟不见下属有所反应,便有些生气地抬起头来想斥责一番。

谁知这些巡逻兵正目瞪口呆地眺望着城外,如同被什么给惊呆了一样。

小队长随之跟着一看,顿时冷汗瞬间打湿了衣裳,有些口吃地说道:

“快快......快下去敲响警钟,有敌敌敌袭!”

这时清醒过来的小队成员,马上身体打了个激灵,数人闻言后,转身连滚带爬地往城下跑下。

“哎哟!”

有人焦急之下,脚步跨得过大,身体失去平衡,顿时鼻青脸肿地滚落了下去。

“铛铛铛!”

清脆的铜钟声,将尚在梦香中的乌勒尔城民唤醒,因为此钟只是在敌袭或危机之际才会被摇动。

已经十几年未曾听闻的城内居民们,只是在睡眼惺忪中感到有些疑惑不解,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乌勒尔城的守将叫伊伽,是内战中占据优势位宫大王的妹夫,因其妹妹的功劳下,被派往此要城镇守。

其人虽然颇具勇武之力,但是为人粗鲁不堪,除了匹夫之勇外,也没什么谋略。

此刻他正在城主府内,搂着一位美娇艳女睡得正香。

随着警钟的响动下,伊伽猛然惊醒了过来,慌忙喊门外的士兵搞清究竟。

她身旁的女子似乎对钟声扰梦颇有不满,嘀咕道:

“是不是那个阿恰丽的老巫婆派兵打过来了,就凭她剩下的那点兵力,还能奈何城中的一万雄兵吗?”

这时城内的军营内涌出来大批的士卒,个个衣衫不整,大呼小叫。

口中不是喊着谁穿错了衣服,就是谁拿错了兵器,总是乱遭遭地一通就跑了出来。

“报告将军,好像不是国内城方向来的敌人,像是,像是楚国方向而来的大批骑兵,现离城池不过半里之遥。”

伊伽可算得到属下汇报的真实情况,心中顿时慌了神,如果丢了城,他的姐夫位宫肯定轻饶不了他,哪怕他妹妹得宠也不行。

于是口中连忙喊着更衣、穿甲、拿兵器来。

未等守城的大批兵士走到城墙处,东西两面的楚军铁流,几乎在相同时间内,便已经来到了城门处。

迅速有数十名重骑兵跳下马来,晃动着身上重重的铠甲,有些笨重地抱着一堆绳雷往城门下跑去。

哪怕楚国的重骑兵铠甲经过改良后,不过是东汉同等兵种重量的一半,但仍然有着五十余斤重。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